南宋大詩人楊萬裡曾寫道“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在夏天,不僅是中午燥熱難耐,在夜晚也是毫無涼意,于是輾轉反側之下隻能在月光下站立,度過長夜。這樣百年前的情形時至今日也仍舊在發生,在這七月的盛夏,烈日似火,萬裡無雲,人們不論做些什麼,迎面而來的都是熱浪,絲毫沒有精氣神。
但是這夏天真正炎熱的三伏天還沒有到來,人們常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一年之中最悶熱的時間當屬“三伏天”,但是究竟何時才要入伏呢?其實時間早已确定,那就是2022年7月16日。在古人的眼中這入伏的時間也另有講究,分為“公伏”和“母伏”,那今年是“公”還是“母”呢?
夏至三庚數頭伏
何時入伏,每一年的時間都是不确定,因為入伏天随着夏至節氣而改變,在民間留有這樣的諺語,那就是“夏至三庚數頭伏”,以此來确立初伏的時間。夏至隸屬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這一天白晝最長,黑夜最短,之後氣溫将會節節攀升,直至入伏之後達到最高溫。
而入伏天則指的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很多人對于這“庚日”無法理解,其實這是古人的農曆時間,采用“幹支紀日”的方式,這一做法自春秋時期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在華夏沿用了上千年時間,這也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紀日方式。
在“幹支紀日”中,人們可以紀日紀時,在天數上古人分為“十天幹”,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在每日具體的時辰上又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地支。這兩者可以相互配合,不斷地循環使用,是古人對生活規律的智慧總結。
夏至為今年的6月21日,為乙巳日,之後的第一庚日就是6月26,所以第三個庚日7月16也就是“入伏”天。這樣一句看似簡單的諺語,包含了老祖宗的千百年來生活的經驗,指導着老百姓的農業生産。
公伏天,母伏天
在古代樸素的哲學觀念之中,人們将這世界分為陰陽兩派,兩者相互對立轉化,影響着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關于這入伏天的“公母”之分也來源于這樣的陰陽學說。如果在入伏那一天的農曆時間為單數則為“公伏”,象征着陽。而若是雙數則為“母伏”,那則代表着陰。
今年的入伏天為農曆六月十八,所以就是“母伏”,而古人則通過确定其公母來判斷天氣狀況,也曾留有“公伏兇,母伏爽”的俗語。如果是“公伏”,那天氣便會十分毒熱,令人們酷暑難耐。反之“母伏”則會讓人們感覺涼爽,舒适。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随着社會環境的改變,現在的氣溫處于節節攀升的狀态中,還沒有入伏,人們都已燥熱難耐,甚至熱火攻心,身體出現諸多不适。但是這入伏天即将來臨,還有長達40天的高溫生活,大家還需要及時注意防暑為好。
和古人學防暑
不同于現在生活的便利,古時候的人們在燥熱的夏天沒有空調電器,那麼他們如何防暑降溫呢?其中自有古人的生活妙招。在封建社會之中,權貴之人會在自家的建設“清涼亭”,又稱“水簾亭”,傍水而建,院中修有水車,其次再将雨天的雨水收集起來,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将雨水從屋檐之上流下,保持屋内清爽的溫度。
而對于普通百姓而言,自然是沒有這樣的财力去修建涼亭,于是人們在夜晚睡眠的時候就會用“竹夫人”,即用水邊的大竹子做成的竹夾膝,有降溫的效果。東坡居士蘇轼就曾寫道“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這裡竹夫人是他送給好友的禮物。
小結
夏日,雖然明媚,但是對于人們的生活來說卻有着諸多的不便,太陽炙烤着大地,身體的高溫如何都難以消散,所以做起事來無精打采,也容易急躁惹事。可是這真正磨練人的三伏天還沒來打,面對之後長久的高溫天氣,大家還需要多做準備,及時避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