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書裡看到了一個号稱永久有效、長期穩定的投資組合模型——永久投資組合。
這本書名叫《哈利·布朗的永久投資組合》,如書名所寫,永久投資組合是由一個叫哈利布朗的人在70年代提出的資産組合概念。顧名思義,“永久”就特指着“長期(甚至永久)有效”,按書裡的話來說,永久投資組合就是一種在任何經濟狀況下增加和保護你一生積蓄的投資策略。
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偏實操的書,裡面很大的篇幅都用來介紹具體需要配置的産品。然而畢竟是一本外國的書,所以注定了裡面的内容并不完全适用于國内,但這個組合的基本理念個人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
這樣一個号稱“永久”的投資組合,具體要怎麼做呢?
非常簡單,甚至一句話就可以說完:資金中25%投資于股票、25%投資于債券、25%投資于黃金、25%投資于現金。
永久投資組合基本配置
表面上看起來這個組合簡單得簡直無腦。那麼這種配置是怎麼得出來的呢?
既然說要永久,那麼就得兼顧到各個大的經濟周期的情況吧?經濟周期無非就是繁榮和衰退,而哈利布朗則将其進一步劃分成了四個階段:繁榮期、衰退期、通貨緊縮期和通貨膨脹期。
在不同的周期裡,資産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曆史上各個經濟周期中很明顯能看得到上面的規律,在不同的時期裡,都會有某一樣的資産價格在上升。将不同周期裡分别适合配置的資産組合在一起,就得出了永久投資組合。
一定有人和我一樣會認為,某樣資産價格上升的時候,必然會有另一樣下跌,比如社會動蕩時期,雖然避險情緒會推動黃金上漲,但股票肯定也會大跌,這一漲一跌不虧損都算不錯了,怎麼可能盈利呢?
這一點,直接拿出收益率來看就可以了。通過對過去三十年的數據進行回測(見下圖),會發現永久投資組合的收益率穩得可怕——它雖然不是每年都保持盈利,但始終保持穩定,長期下來的表現遠遠跑赢所有的資産。
光看這張圖,似乎股票的收益表現明顯好于組合的收益,直接買入股票豈不更好?
但很多人其實忽略了一點,也是永久投資組合中至關重要的一點:穩定。以股票的這種過山車似的大起大落,是很少有人能拿得住的,而永久投資組合以更小的回測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除了策略簡單外,永久投資組合的維護和調整也非常簡單:當任何一項單個資産比例上升達到總量的35%或下降到總量的15%時,就對投資組合進行再平衡(重新分配各類資産以達到原來25%的比例)。至于調整方向,則是将比例高的資産調整到比例低的資産中去。
這個調整周期,大概一年裡也就一兩次而已。
所以簡單無腦的配置,就形成了這樣一個長期穩定的投資組合!
至于具體的資産持有,永久投資組合中其實也有很多的規則。比如購買國債,不買地方債、企業債等等,但這些細說起來篇幅太長寫不進來,也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了。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上面所說的内容都是一個“隻唯書,不唯實”的讨論,在我大A裡,經濟周期那一套哪能奏效?不管經濟走勢怎麼走,大A依然我行我素啊。确實,上面說到的收益率,都是在外國市場回測的結果,如果放在國内,未必能有多好的表現(有時間我可以做做)。
所以對于這本書的評價,有些人說沒有價值。
但這個投資組合其實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配置不同周期的資産,是否能帶來更穩定高效的回報?
本文中所說的股票-債券-黃金-現金組合,是以一個很宏觀的角度探讨的,那麼再微觀一些呢,比如隻期望持有幾年的組合?
或許可以平均持有不同周期的行業指數,消費、券商、軍工等等;
也可以持有不同周期的股票(當然這個不是很現實);
甚至還可以通過可轉債、分級基金等複雜的金融工具組合來達成類似的效果……
本質上,永久投資的理念依然是熟悉的持有負相關的資産來達到對沖風險的目的,隻是将資産總類擴大到了四樣,并分散在了截然不同的投資品類中。
這種不常見的配置方法,或許在國内的市場中也能有其力量。
(以上内容僅用作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