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意義上的夏季到8月22日(處暑)就結束了,眼看着暑假馬上就要過去了,但天氣依舊還是特别的炎熱,空調根本停不下來,着實讓人有點受不了。如果你還沒有出遊過,就趕緊抓住這難得的最後幾天的暑假出去走走。出遠門旅遊時間又不夠,那麼應該怎麼辦呢?夏季炎熱,去旅遊當然要找一個清涼,而且可以玩水的地方啦。一定有這樣一些地方值得你用暑假去旅行的。在距離上海200多公裡的柯岩風景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
紹興柯岩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岩大道558号,景區始于漢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曆史,總面積6.87平方公裡。至清代,形成著名的“柯岩八景”,素為越中名勝。是一處以古越文化為内涵,融紹興水鄉風情、古采石遺景、山林生态于一體的名勝景區。
步入柯岩風景區大門,迎面是一座古樸石亭,亭中石碑上“柯岩絕勝”四字為王羲之手迹。
再往前走就是一柱燭天照壁,照壁前有一淨池,名為“淨手池”。相傳,善男信女拜佛前都要在此淨手,表示虔誠,而求祈禱之靈驗。現在四周已建有欄杆。
來到大佛岩廣場,看到位于湖中央一塊巨型镂空的岩石内雕有一尊彌勒佛像,這就是著名的“柯岩大佛”,也稱大佛岩。大佛岩内的“彌勒石佛”,高10.6米,通體一石。開鑿于隋代,竣工于初唐,距今已有1600年的曆史,為浙江四大石佛之一。
柯岩“雲骨石”,号稱天下第一石。據說“雲骨石”和“大佛岩”是在隋唐年間,由柯岩祖孫三代石匠曆經百年相繼開鑿而成的。從平地上直插雲霄,形體曲折,上寬下窄,高三十米,底寬六米,最薄處不足一米,猶如一支巨大無比的冰激淩。柯岩雲骨又名“爐柱晴煙”。爐柱即雲骨,遠觀如一柱煙藹,袅袅升空,故名“爐柱晴煙”。
在鏡水灣景區,有一個外方内圓的文化廣場,象征着天圓地方的中國傳統思想。廣場中心有三根6米高的漢白玉雕像,分别刻為孔子、老子和釋加牟尼雕像,象征着儒、道、佛三教相聚。
鏡水灣水石交融的景緻,湖水清澈見底,平靜如鏡,站在湖邊的遊客能清晰地看見,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地遊來遊去。
一些烏篷船正載着遊人在水上緩緩地行駛。小型的烏篷船更具情調,三五遊人坐在上面,或悠閑輕松地說着話,或怡然自得地觀覽着美景。
烏氈帽亭以它的亭蓋為一頂長8.5米、寬6.714米、高3米的巨型烏氈帽而得名。這頂烏氈帽由當地5位民間匠人耗費450個工時精心制成,用去烏氈達180平方米。可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烏氈帽。烏氈帽下的亭柱也别具一格,共3根,造型均為紹興黃酒酒壇的模樣,按大小可分為單壇柱、三壇柱和五壇柱。
在越中名士苑内,我們看到了魯迅這位大文豪的浮雕像,是一個棱角分明的側面像和一隻挾着香煙的左手,浮雕石碑上還刻着他的座右銘: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對聯刻劃出這位沒有絲毫奴顔和媚骨的一代文化巨匠的風采,也表現出魯迅無比犀利的洞察力和嫉惡如仇的性格。
湖中有百條烏篷船和六條遊船畫舫。
乘坐烏篷船,領略“人在鏡中遊”的悠閑情趣。
鑒湖原名鏡湖,相傳黃帝鑄鏡于此而得名。鑒湖還有長湖、慶湖、賀家湖、賀監湖等别名。鑒湖水質特佳,馳名中外的紹興老酒,即用此湖水釀造。鑒湖湖面寬闊,水勢浩淼,泛舟其中,近處碧波映照,遠處青山重疊,有在鏡中遊之感。
整座橋都好似由一條條烏篷船搭建而起,橋身是堅實的木頭制作而成的,橋的兩側都是一條條烏篷船,安靜地躺在湖面上。走在橋上,有點搖搖晃晃的感覺,仿佛置身于蕩漾在湖面上的輕舟中,讓人體會到了紹興水鄉獨有的風情。
鑒湖乃曆史名湖。建湖1800多年來,其美麗而獨有的湖光山色,可謂盡享風流。唐代詩聖李白雲:鏡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南宋詩人陸遊高吟:千金無須買畫圖,聽我長歌歌鑒湖。明代雜家袁宏道遺詠:六朝以上人,不聞西湖好。清代齊召南詩贊:白玉長堤路,烏篷小畫船。
鑒湖湖面上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算是這座白玉長堤了,它宛若一條長長的青龍,靜靜的橫臥在湖面上,整座長橋都是由巨大的石塊做成,周圍沒有任何護欄,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走在橋上,如古人描繪的“人在橋上行,如在水中遊”那般。飄逸的感覺使人恍恍惚惚起來。
貼士
我采集了關于柯岩風景區的旅遊靈感,這裡适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上海旭日東升 更新:2019.08.2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