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能夠從一些外國人的身上看到一些漢字的紋身,這一現象說明中國漢字不僅是在中國,在外國也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喜愛。其實放眼來看,在中西方有着很多共同之處,也有着很多的不同之處。在中國傳統文化上,也許是由于神秘的原因,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向往已久,更有很多外國人特意跑到中國來感受一下我國的傳統文化。當然,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在外國人眼裡并不都是好的,他們有喜愛的,也有不喜歡的,比如目前國内某些人提倡的純藝術書法,我幾乎沒有見到哪個外國人紋一個所謂的這種藝術在身上,雖然如此,但是大多數外國人在談到國家的概念時,雖然欣賞中國的文化,但都表達了對自己祖國的熱愛。與之相反的是,在國内卻有一些熱情的崇外分子,他們不僅僅是單純的喜愛外國的文化,非常向往國外的生活,而且恨不得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外國人,對自己祖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制度極力诋毀。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說過一段話:世界上最拒絕承認中國崛起的不是外國人,而是中國網上的一些“公知”,他們就像一群蒼蠅,天天盯着我們家“垃圾堆”裡面,他永遠把我們家的垃圾堆和美國的大客廳相比,方法論有問題,因為大家要比就都比客廳嘛,或者都比垃圾對不對,他不是,他永遠盯着我們家的垃圾堆,其實他們就是一群蒼蠅,他喜歡那個味,不太正常。
金教授的這段話說得非常的形象,也非常的貼切。其實在我們的書法界不但有這樣的人,而且還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在搞書法評論時,有很多人跟我說,光說沒有,你自己寫幾個字看看,這就是一群蒼蠅,他不管你評論的對不對,講得有沒有道理,他就非讓你寫幾個字看看,意思是你不是書法家就不能評論書法。我就納悶了,網上這麼多評論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事的,難道都是一群戰略家?都是高級将領?還都是外交家呢?
對于書法來說,同樣存在這樣一些人,他們評論别人的作品有一個顯著的特征:那就是符不符合我的立場,隻要不符合我們的立場,我總能找到一些理由說你的不好,說你的不對。你跟他說平正,他跟你比靈動,你跟他說靈動,他跟你比險絕,你跟他說險絕,他跟你說古意,你跟他說古意,他跟你說江湖,你跟他說江湖,他跟你說藝術,你跟他說藝術,他跟你說安排,你跟他說安排,他跟你說布局,你跟他說布局,他跟你說創意,你跟他說創意,他跟你說法度,你跟他說法度,他跟你說稚拙,你跟他說稚拙,他跟你說你不懂。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這句話是多麼的形象,一提到這個問題,我就聯想到某些人評論田楷是印刷體,評論楊再春是江湖體,評論啟功是老幹部體,甚至還有人評論王羲之的書法太媚俗。反正隻有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天大地大,唯我獨大。那麼在70年代打印機沒有普及之前,印刷體不都是字模印刷麼?照這個邏輯,碑帖的拓文為什麼大家都争先恐後地去學習呢?如果楊老先生是江湖體,那什麼樣的字才不是江湖體呢?楊老先生沒臨過帖,沒認真練習過麼?啟功老先生是老幹部體,那老幹部不允許寫好一點麼?就連書聖王羲之的字因為大家都喜歡就是媚俗,那書法的目的難道是讓大家都不喜歡麼?還陽春白雪,還曲高和寡,難道藝術必須是少數人喜愛的才叫藝術?什麼狗屁邏輯?
所以說,書法界就如同一個大染缸,總是會有一大群蒼蠅在盯着,即使沒有臭味,他們盯着一塊好肉也要咬上幾口,然後想方設法讓這塊好肉變臭。而這一群人的成份非常複雜,雖然大多數都是國人,因為這些人很多都與書法界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正所謂堡壘最容易從内部攻破,他們能夠結合自己的經驗,發現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從古代的一些書論中,找出一些容易讓人誤解的地方,大肆渲染,惡意攻擊。比如我前期談過的幾個名詞:甯醜毋媚、曲高和寡、雅俗共賞和陽春白雪的概念性問題,這些人通過惡意曲解這些詞語,從而想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當然不排除有一些域外勢力和黑手的介入,有了他們的介入,從經濟上,在輿論上給予他們支持,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的破壞中國傳統書法文化。
可以說,從金教授的話中,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對于傳統書法文化的魅力,外國人包括一些有漢字元素的國家,如日本、韓國等都認為非常優秀,都在努力的學習研究,我前期的帖子也介紹了一些外國人的書法作品,非常的精美。反而是一些長期受到傳統文化熏陶的國人對中國傳統書法文化看不起,不是去認真學習研究,不是下苦功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而是以創新、藝術為幌子,惡搞中國傳統書法文化。其實對于傳統來說,之所以能夠成為優秀傳統,是用來繼承的,就像一些非物質文化,是用來保護的,而不是用來創新的,更不是惡意的歪曲和無底線的創新。
對于文化的創新,世界各國一直都持有不同的态度,我國近些年由于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文化建設日新月異。随着網絡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使得一些西方文化藝術理念傳播較為方便,人們的思想觀念趨于開放。在此基礎上,很多人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就開始動起了傳統書法文化的歪腦筋。其實中國漢字跟古希臘文字,瑪雅文字一樣,都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需要我們加以保護,不要等到哪一天情況危急了才想起保護。對待這個問題上,雖然我對日本沒有什麼好感,但本着擇其善者而從之的觀念,好的東西我們就要學習,其實日本對待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日本學者星野紘以介紹日本 60 年來開展非遺保護的經驗和方式,提醒我們要謹慎對待非遺本體的創新發展問題。他說: “日本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目錄選拔過程中,始終強調尊重原生态。德島縣的‘阿波舞蹈’,富山縣的‘刮風盂蘭盆節舞蹈’,沖繩縣的‘诶薩舞蹈’,北海道的民歌‘江差追分’等在全日本是非常有名的華美的民間歌舞,受到了世界各地觀光遊客的熱烈歡迎,但是這些項目沒有一個列入‘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财産’。理由之一便是這些項目在最近的 80 年裡對原生态進行了加工和美化。”這說明了什麼問題?說明了有的東西是可以創新的,但是有的東西,尤其是傳統文化方法對創新是要持有一種謹慎态度的。
為什麼要創新?創新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問一問國内某些書法藝術大師們,是我們對傳統的書法文化已經領悟透了?還是傳統的書法文化已經不滿足現有社會生産和生活的需要了?還是通過創新能夠提高傳統文化的生産效率或者說是提高傳統書法的文化影響力?我想這些問題也正是對那些提倡創新的所謂書法大師們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吧!如果有的人再不明白,可以去查一查創新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無目的創新,其本身隻可能有兩種解釋,一個就是惡意的創新,想搞亂中國傳統書法文化;另一個應該就是為名利了吧,通過這種博眼球的方式來獲得大家的關注與唾罵吧。除此之外,我實在想不到有什麼合适的理由去搞這種無謂的創新了。
#書法##新春創作季##藝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