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張培山
在皇帝制度下,臣民對皇帝就要有種種的避忌,就要避當今皇帝及其祖宗的名諱,這就稱為“避國諱”。臣民的衣服顔色、紋飾不得穿黃色和有龍鳳之類的花紋,這稱為“避服色”。臣民在起造房屋宅舍墳墓的時候,要限定在一定的寬窄大小範圍之内,不得超過制度規定,否則就是逾制。皇帝喪亡,臣民要服喪持哀,遇皇帝的忌日,民間不得作樂、飲酒、食肉。在使用文字上要避開某些與皇帝尊嚴相抵觸的文字,否則便是對皇帝的不敬。臣民若有所犯,就處以刑律,責罰也是相當嚴厲的。這些所謂的避忌,無一不是以維護皇權為其出發點的。
封建社會的臣民對皇帝不能直接呼其本名,隻能稱為皇上、陛下之類,若有犯者則為大不敬,這也叫做“避諱”。避諱之說早在儒家的經典《春秋》中便已經提出來了:“為子為臣,要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周制還規定了避諱是一種國家的禮法,《左傳》就記載有“周人以諱事神”的說法,同時還進一步說明,“君父之名,非臣子所宜斥”,“自殷以往,未有諱法。諱始于周。諱者,臨時言語有所諱耳”。可見,避君父之名諱是起于周代禮法盛行之時。
但是,周代避帝王名諱開始的時候隻是實行于宗廟之中,其它場合下并不一定要避忌。成王時期的詩中有“克昌厥後,駿發爾私”的句子,就不避文王姬昌和武王姬發的名字。其實,中國在先秦時期避帝王的名諱是很寬泛的,并不如後世那樣嚴格。
自秦代确立了皇帝制度之後,避國家君主的名諱就被定為國家的律法,并逐漸嚴峻起來。大體說來,對皇帝的避諱有避本名諱、避嫌名諱、避二名諱這三項。
避本名諱就是對皇帝的本名要實行避諱,如果有同字相犯,就必須用其它相應的字來代替。如秦始皇嬴政的父親莊襄王名楚,臣民就要避楚字諱而改楚字為荊字;西漢避高祖劉邦的諱,就把稱呼宰相的相邦改為了相國;為了避惠帝劉盈的盈字諱,就改盈為滿;避呂後的雉字諱,就改雉為野雞;避文帝的恒字諱,就改恒字為常,北嶽的恒山也由此改稱常山;避武帝的徹字諱,改侯爵中的徹侯為通侯,把當時的大臣、著名的縱橫之士蒯徹改名為蒯通;東漢時期,臣民為了避光武帝劉秀的諱,就把秀才改稱為茂才。甚至有百代不易的姓氏,如果與皇帝的禦名相犯,也得因避國諱而改姓,什麼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皇權面前統統都是瞎扯淡。漢元帝劉奭時期,當時的奭氏就由此而改為盛氏;漢明帝名莊,連其父親劉秀的同窗好友莊光的莊姓也改為了嚴姓,所以稱為嚴光,現代人隻知道他叫嚴光,其實叫他為莊光才是。那麼,莊子用不用改啊?也得改!所有的莊氏統統改成嚴氏,所以史書上的老莊也改稱為老嚴,緣由就在此處。
對皇帝不僅要避本名,而且還要避與皇帝本名的聲音相同的字,這就是避嫌名諱。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叫楊忠,于是,隋代除了避忠字以外,連同音的“中”字也要避。由此,中字改成了内字,中書也改稱為内史,中書令改稱為内史令,中書省也要改稱為内史省。唐高祖李淵祖父名虎,所有同音的字也要避,連浒字也要避,幸虧唐代沒有《水浒傳》,不然怎麼稱呼這部名著?!李淵的父親名昞,因避昞字,秉字也要避,天幹地支中的丙字則要改寫為景字,所以,丙子、丙午就改寫成為景子、景午。武則天名曌,因為要避嫌名,诏書就改稱為制書,诏令改為制令。不過,這樣的避嫌名諱并不是什麼古禮,因為在西周時期是不避嫌名的。《禮記·典禮》上說:“禮不諱嫌名。”所以,周康王名钊,他的孫子就稱昭王,并沒有什麼避嫌名。但是,自漢魏六朝盛行禮法之後,避諱就層層加加碼了,避嫌名諱也就嚴格起來并習以成風了。
對皇帝的避諱,又有二名諱。二名就是皇帝的名字是兩字相連的雙名,臣民的名字若有與皇帝二名中的字相犯,也得改。避二名諱原先是“禮不偏諱”,僅避其中的一個字就可了,如唐太宗李世民,禮法規定若避世字就不用避民字,若避民字就不用避世字。但是,在實際實行中,帝王周圍的擡轎者和吹鼓手們卻進一步加碼,二名中若有一個字相犯,也是要避的,統統要避,改世字為代字,避民字改為人字,或者避開世字,或者幹脆把世字删除了,後來幹脆連“勢”字也要避。所以,唐初名将李世勣的雙名就被改為單名李勣。民部尚書改稱作人部尚書,後來高宗時又改為戶部,并沿用至今。唐代宗廟号原來想稱世宗,也是因避世字而改稱為代宗。唐玄宗李隆基,要避基字諱,連“機”字也要避。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原名叫趙匡義,太祖即位後,避匡字諱乃改名為光義。
避嫌名在開始的時候,隻是在宮廷裡的宦官、妃嫔的口中,不過,這樣獻媚的大好機會豈能讓那些宦官、妃嫔們獨享,所以朝廷中的官僚大臣也紛紛趨附效尤,于是就普遍流行開來了。及至宋代,避國諱的風氣是愈演愈烈,據南宋的洪邁統計,“本朝廟諱有五十字者”。
在封建時代,避國諱不僅要避皇帝的本名,而且還擴大到要避皇帝祖先及其家屬。對皇帝祖先的避諱一般要追及七世或者九世,是與宗廟之制中的廟諱相配合的。避皇帝家屬的諱則擴大到皇太後、皇後、太子、親王等人,這種廣泛的避諱情況一直沿襲到宋明之際。明崇祯三年,禮部奉旨頒行天下避諱的條例中,規定避太祖、成祖的廟諱外,還諱及孝、武、世、穆、神、光、熹七宗廟諱。其中,太祖、成祖因對明代立國作出貢獻列為不祧之祖之外,孝宗以下則為七代,合之為九代,這正是沿襲了唐人諱九廟的作法。
此種對皇帝的避諱不僅要在口頭上注意,在文字上諸如臣僚上奏的章疏、民間刊刻的書籍、士人參加科舉考試的文章中都要一律回避。若是以禦名及廟諱有所犯,則是依法處分。《唐律疏義》中規定:上書奏事“犯宗廟諱,杖八十,口誤及其它文書誤犯笞五十,即為名字觸犯者徙三年”。在宋代,士人參加科舉考試,在試卷中若稍有不慎誤犯國諱或者隻是“小涉疑似”,考官便行“黜落”,直接取消考試資格了。由于是犯國諱,士人從此不僅本科沒有了錄取的希望,甚至還會影響到今後的仕途。所以,宋代禮部恐怕應考的士人犯廟諱,就曾頒發過《禮部韻略》的官方文書,在此書中凡是與廟諱同音之字都不收錄,這些不收錄的字就是國諱,千萬不能犯。這些需要避忌的字數量是巨大的,簡直就是不讓人說話寫文章的節奏啊,可見宋制避諱的極端嚴格。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在此書中避匡諱就有13個字,避胤諱有11個字,一個趙匡胤就有24個避嫌名的同音字。
END
圖片來源于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贊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