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錦鯉和紅白丹頂錦鯉
錦鯉是日本在十九世紀開始雜交選育的鯉魚,原本叫“金鯉”、“色鯉”,“花鯉”,“模樣鯉”。二十世紀才用了“錦鯉“這個名字,按日語的漢字訓讀為”nishiki錦 koi鯉“,中國古代也有錦鯉,并且很早就用了錦鯉這個詞,但是兩者來源并不同。日本的錦鯉是從真鯉中漸漸選育出來的,與中國的紅鯉魚關系較少(有一種說法是日本原本不産鯉魚,是三國時從中國傳黃河鯉魚入日本,若是這樣,倒是祖先了,隻是證據不是很足)。雖然小編不喜歡日本,對于錦鯉的粗肥審美标準也頗有微詞,但是我們不能學韓國,見不得别人好,楞說錦鯉是中國傳過去的,當這個小人。是中國傳過去的,我們要明說,不準他們颠倒黑白,不是的話,我們要實事求是。我們選育出了種類繁多的美麗的金魚,選育技術不比日本差的,用不着泛酸的。日本有東西做的好,我們看在眼裡就成,暗地裡下了力,做的比他還要好,搶了他們的生意才好。那種見了日本稍有可取之處,就忘了自己祖宗是誰,颠兒颠兒地跑過去跪舔,沒有羞恥心地大放溢美之詞,隻恨自己爹媽不是日本人的行為就太下作了,這種行為比泛酸還要不得。這是題外話了,稍微說一下就行,以示清源。
中國的墨龍睛
錦鯉源自真鯉,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鯉魚,說是1800年左右,一個日本新潟縣的農民檢查過冬的鯉魚時,發現有的鯉魚的顔色發生變化,有的變成淺紅色,有的變成到了黃色,就撿出來另養的,逐漸雜交選育而出。按日本的脾性,這個農民的姓名應該留下來的。隻是日本人以前平民是沒有姓氏的,1875年明治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令》,日本人平民才有了姓氏,故而這個最早開始培育錦鯉的人沒有留下姓名。
錦鯉開始的時候名稱沒有統一,到了1867年才開始叫“錦鯉”,那個時候品種還不是很多,隻有“鹿子”(身體是白色的底子,紅鱗如鹿身之斑,子就是小圓點)、“頭巾”、“口紅”等幾個品種。經過兩百年的選育,現在有13大類200多個品種。但是其他的品種雖然多,人們最喜愛的還是“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紅白”這三種,成為“禦三家”,甚至有人對于紅白錦鯉有着特殊的愛好,稱:始于紅白,而終于紅白,有種閱遍千鯉,返璞歸真的味道。
昭和三色
從譜系圖我們可以看出所有錦鯉都出于真鯉,日本本土由于物種資源匮乏,使他們不得不對于平常的物種,進行選育,搞出很多奇怪的東西來,日本的長尾雞也是一種,普通的家雞讓他們養的尾巴超過十米,完全沒有美感,就是新奇而已。
日本長尾雞
真鯉
最初的真鯉中有變異出淺黃真鯉、鐵真鯉。淺黃真鯉和鐵真鯉我們日常也會見到。淺黃真鯉并非是魚的顔色是淺黃,而是最初的淺黃錦鯉的魚鱗是深藍色或淺藍色,魚鱗邊緣呈淺黃色,這樣魚鱗就可以像龍鱗一樣片片可見。但是随着後來的選育,淺黃色漸漸變成白色,甚至一點黃色都沒有了,但是名字還是淺黃的名字,不知來由的人就會覺得很納罕,叫淺黃卻一點黃色都沒得。
淺黃真鯉
鐵真鯉并非真鐵色,而是鐵鏽色,黑中帶紅,呈深褐色,似乎此種中有較多的紅色的粘液細胞,故而其後代中有的分離出較純的種類就是绯鯉,這個就是純紅的鯉魚了,這種簡單的一代選育在自然界中也會發,生,所以紅鯉魚在自然界中也能見到,傳說中活了226歲的花子就是這樣一條紅色的鯉魚。而另外的一些就還是鐵真鯉,而剔除紅色基因的鯉魚,又蛻變為了真鯉。
鐵真鯉
淺黃真鯉經過選育,分離了黑色和淺黃,就出來烏鯉和绀青淺黃,烏鯉的純黑色就好淺黃真鯉的套子一樣,脫了這層套子,绀青淺黃的樣子就出來了,绀青就是黑裡透紅的顔色,绀青淺黃的顔色還是有黑紅兩種色素,顔色還要深一些,并不純,遺傳性不是很穩,在進行選育時就會有新的變化,後出了松葉鯉、深藍淺黃、鳴海淺黃(鳴海淺黃稍後再說)、藍淺黃(水淺黃、通草淺黃)、淺黃三色(已淘汰)。
绀青淺黃可以看出頭部的底色還是淺黃色的
鳴海淺黃
水淺黃
泥真鯉的顔色比鐵真鯉和真鯉都要淺一些,體态稍長,色如泥沙,似乎黃顔色多一些。泥真鯉再加選育,分出茶鯉,茶鯉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鯉魚,體色呈茶綠色,背部花紋明晰,由于原始性,它的免疫力也比較好,可以長得非常大,能長到一米半,雖然沒有特殊的顔色,但是勝在體态,被保留下來了。
泥真鯉
我們先捋着淺黃這條線說吧,烏鯉出來之後,它的遺傳就比較單純了,後代差不多都是黑色的。烏鯉的後代中中間有的黑色開始缺失,就是我們說的生着生着沒有墨了,就生了新變化,開始的時候黑少,缺失隻在魚鳍上,魚鳍如魚之羽毛,鯉魚憑鳍遨遊如鳥借羽飛騰,鳍生白斑故名羽白。羽白再育,白斑漸多,有頭尾皆白者,如人失發,故起名為秃白;再育再選,有脊背生白者,名之九紋龍;再育再選,出松川化,松川化的黑白斑可随四季變化,松川言其出處,化就是說它的斑紋能四季變化;同時還有白寫,但是這種白寫,并非最初的白寫,最初的白寫是另一個品系,在培養昭和三色時,有些錦鯉沒有遺傳到紅色而生出,最初是作為淘汰品種的次品處理,但是後來有客人喜歡這種水墨畫一樣的魚,就開始選育顔色分布好的鯉魚,作為單獨的品種,所以白寫的選擇标準是參照昭和三色下來的。另外有一種黑白分明的錦鯉:白别甲是選育大正三色時生出來的,不是這個品系的。
烏鯉
羽白
秃白
九紋龍
松川化
白寫
淺黃的另外一條線就是绀青淺黃,绀青淺黃的背是藍色的,但是下腹部是橙紅色的,以紅藍不越側線,顔色鮮豔分明為上。绀青淺黃再選育出來深藍淺黃、鳴海淺黃、藍淺黃(通草淺黃,因通草為淡黃色),淺黃三色(淺黃下腹有橙色,橙色越過側線,魚肚為白色,現在已經不再選育這種了)。
日本風格的海浪
鳴海淺黃是其中最著名的品種,為什麼叫鳴海呢?鳴海是是一個日語詞,我們現在看來是可以理解的,海無喉,何能鳴?必是波濤洶湧,海水激蕩,其音如鳴。鳴海就是指的大海其波浪的狀态,日本的浮世繪中的鳴海紋即是如下的樣子,大家在看看鳴海淺黃的魚鱗是不是很像這種鳴海紋?因為鳴海淺黃的魚鱗中間的藍色深,邊緣的淺黃淡,格外像鳴海紋,于是就得名鳴海淺黃。由于鳴海淺黃的形狀比較好,就拿去和德國鯉和泥淺黃雜交選育,出了另外的品系。
鳴海紋的花布
绀青淺黃除了培育出淺黃系列,另外一個品系就是松葉鯉魚。松葉鯉魚都遺傳了淺黃鯉魚鱗片的顔色分明的形狀,隻得了绀青淺黃的黃色基因就是黃松葉、得了绀色基因的就是赤松葉,失了色隻保留了銀白底色的就是銀松葉。一提到松葉,我們中國人就想到松針,想這個魚跟松針有個毛關系!其實這也是來源于日本的繪畫,日本傳統繪畫中的松葉紋就是指的排列整齊的一簇簇的松葉的形狀,這是我們使用語言的習慣不同。
日本鐵壺上的松葉紋
金松葉
銀松葉
赤松葉
這些松葉鯉魚再選育,去了魚鱗的藍色,就成了光澤類的黃金鯉魚和白金鯉魚,黃金類中又按顔色不同分了黃金、山吹黃金、奶黃金。山吹黃金的名字有些怪,其實說破了也不怪,山吹花就是我們中國說的棣棠花,顔色鮮黃明亮,其實山吹黃金就是明黃色的錦鯉。而山吹的名字的意思的來由也是中日習慣不同而來,山言棣棠的生長地方,吹是飄落的意思,山吹花得自棣棠花謝時,風吹花瓣漫天飄零的景色。另外古龍的小說中有西門吹雪,這個吹雪也是飄雪的意思,從中可以看出古龍定居的島子的語言實際上受到了不少日語的影響。赤松葉就沒有必要再選育了,在鐵真鯉的選育時已經有了。
黃金錦鯉
棣棠花
白金錦鯉
今天就寫到這裡吧,明天接着寫,敬請期待。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