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者
學習隸書,必臨習漢隸,漢代隸書基本以碑刻存世,這裡說說隸書中這六大漢碑的臨習方法,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六種隸書漢碑介紹《石門頌》《封龍山頌》《張遷碑》《鮮于璜碑》《衡方碑》《郙閣頌》
漢代流傳下來的隸書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墨迹,時間貫穿于整個西東漢,主要是帛書、簡書;另一類是石刻,主要以東漢時期作品為代表。
《石門頌》碑拓局部
《石門頌》是由東漢建和二年(148)漢中太守王升撰文,為順帝初年的司隸校尉楊孟所寫的一篇頌詞。刻在陝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門隧道西壁之上,現存漢中市博物館。該碑書法古拙自然,富于變化。每筆起處以毫端逆鋒,含蓄蘊藉;中間運行遒緩,肅穆敦厚;收筆複以回鋒,圓勁流暢。通篇字勢揮灑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隸中草書”之稱。《石門頌》是東漢隸書的極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對後來的書法藝術發展産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清代張祖翼評說:“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也。”
《封龍山頌》為著名漢碑之此碑出土較晚,然氣魄之雄偉,漢隸中無出其右者。其書法方正古健,點畫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犷俊朗,有獨特的陽剛之美,與《石門頌》、《西狹頌》和《楊準表紀》等同屬一路。
《張遷碑》,亦稱《張遷表頌》。現存山東泰山岱廟碑廊。該碑書體意在篆隸之間又能有意屈曲,似漢印之缪篆。12字分兩行而無列,布局緊密,大小錯落,渾然一體,或挪讓、或盤曲、或長短,剛健有力,實為額中之妙品。《張遷碑》流行的有明拓本、清拓本、影印本和翻刻本。
《張遷碑》碑拓局部
《鮮于璜碑》,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此碑體勢寬綽豐厚,用筆多方折,筆畫肥瘦有變化,左右開張,氣勢雄強。《張遷碑》與其相似,但晚出21年。曆來把《張遷碑》列為漢隸中多用方筆的代表,及《鮮于璜碑》出土,評者以為更勝《張遷碑》。碑陰隸書,較碑陽稍大,體勢更為恣肆。通碑字迹清晰完好,是建國以來所發現的最完整、字迹最多的漢碑。其書法屬方整勁挺、斬截爽利類型,多棱角森挺的方筆,有波勢挑法的筆畫,具變化之妙,結體方正,字體大多取橫勢,有極高的曆史價值。
《衡方碑》建于東漢建甯元年九月,存世最早的拓本為明本,首行“方”字不損,亦有翻刻本。縱觀《衡方碑》全文,書體風格寬綽圓潤,古樸厚重,外緊内松,方正樸茂,寫出了自身的特點,清翁方綱稱其為“開後來顔真卿正書之漸”是有一定道理的。《郙閣頌》系摩崖刻石,俗稱《郙閣頌碑》。
隸書的基本筆法任何一種字體書寫的基本技法,都不外乎筆法、結構與章法,隸書也是如此。因此,以從基本執筆開始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而言,必須先筆法,後結構,再章法。
隸書的基本筆法事實上可歸結為圓筆與方筆,但任何事物決無絕對,對碑帖作這樣的劃分也僅是方便理解而言。圓筆中也偶爾用方筆以耀其神,方筆中也會滲以圓筆以含其蓄。這兩種筆法在用筆上還是有些不同的,其中圓筆主要用中鋒書寫筆畫的起止并藏頭護尾,而方筆的起止卻用側鋒取勢,但不管怎麼講,運筆過程中一定應該以中鋒為主,不然筆畫就會飄浮不定,缺少沉着感,這就是所要求的筆筆中鋒。
通常人們所說的“篆尚圓,隸尚方”是指字的結體狀态,而并非指筆法,如篆書轉折處的姿态是圓轉,隸書轉折處的狀态為方折,這一點讀者須先詳察。至于寫隸書用狼毫好還是羊毫或者兼毫好,也并不絕對,主要取決于書者的嗜好及功力。一般以羊毫且鋒不宜過長,因為羊毫蓄墨量大,容易做到隸書所要求的豐腴飽滿;鋒不宜過長主要方便控制,以防止走筆偏鋒。
以上是漢碑的基本筆畫,當然在實際臨習中,尚有更多筆畫寫法,但讀者隻要認真學習基本的運筆書寫後,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古人說的筆筆中鋒,這是隸書用筆的共性。但是根據例舉的不同漢碑,在書寫時還要注意各自的特點,下面再作一些分析,供讀者臨習時參考。
《石門頌》是漢代隸書中的巨構,學習此碑者必須明白,它是東漢的摩崖石刻,因而有衆多的率真之處,頗顯蒼茫高古之特色。隸書是由篆書演變而來的,其過程經曆了幾個不同的階段。如西漢初期的隸書,由于波磔法尚不明顯,故稱之為古隸。到了西漢中葉,波磔法已普遍運用,便稱之為八分,以區别于古隸。到了東漢中葉,波磔法成為隸書的标志性筆畫形式規範相當成熟,則固定稱之為隸書。而《石門頌》當屬八分書之成功之作,是古隸向隸書演變過程中的典型之作,所以兼有古隸的渾厚高古及隸書的毓秀靈動。
《石門頌》屬古隸演變為隸書,因而其用筆從篆書蛻變而來,與篆書的用筆一脈相承,以圓筆法為主,适當增加隸書波磔筆法,尤其是橫筆,往往表現為蠶頭雁尾之狀,但沒有成熟隸書波磔明顯,而是在運筆過程中随勢而出,一任自然,沒有雕琢刻意的痕迹。
《封龍山碑》用筆圓轉遒勁,結體方整疏朗,臨寫時除了要掌握漢碑的共同特征外,尤應注意用筆的變化。此碑以篆法入筆,逆鋒取勢入紙後,應用手腕之力翻轉筆鋒,注意此時不可重按,重按即蠶頭過于明顯,在《封龍山碑》中是不應見到這種筆姿的;翻轉筆鋒後輕提,調鋒而運,猶如蜻蜓點水,不留痕迹;然後行筆過程中注意提按與節奏,并取逆勢行筆,這樣線條才能具備瘦硬的要求。收筆時亦要注意此碑筆畫粗細變化不大的特點,即運筆送到後輕按,然後輕提、疾收,如遇風之陣雲,往而複收也。雁尾筆則筆畫送到後輕頓,然後提筆出鋒,出鋒後空中作勢收筆,此則無往而不收也。對于初學者,往往關注筆畫的蠶頭雁尾,對運筆起止相對注意,中間行筆則相對忽視。在起止時提按幅度過大,雖然具備了隸書筆畫的特點,但與此碑中的用筆相去甚遠,故臨習者不得不深察。至于結構,本碑的特點是方整疏朗,中規中矩,容易掌握,但字的重心相對隸書結體的共性來說,相對下移一些。
《張遷碑》在用筆上粗重樸茂,方整遒勁,古趣漾溢,側鋒取勢,中鋒運筆,方圓兼之,沉着痛快。其注意要點有如下幾條:一是按筆毫後必須要提得起,防止鋒卧紙上而失去深厚感,走筆過程中加強腕對鋒的控制,使其産生澀感,才能達到深厚粗犷的效果。要注意的是,隸書運筆産生澀感的一種重要方法,即所謂的運筆取順勢,與其他書體取逆勢是有所不同的。所謂的順勢,是指筆反而向運筆方向作一傾斜,這個傾斜的角度不可過大,過大則成順拖;然後傾力而行,不可過慢,使其摩擦力增大,這就是隸書澀筆之法。二是以方筆即側鋒在起止時取勢,運筆時要調整筆鋒,中鋒走筆,形成方圓筆并用,并由此産生節奏感;轉折處必應方折為之,這也是《張遷碑》方筆法必須掌握之處。
如初學者還沒有掌握這一使轉法的話,有一個小的訣竅,即轉折處用另外一筆重起,然後兩筆相連,相連處亦要防止圭角現象。
《鮮于璜碑》純以方筆為主,用筆凝重,結構方整,布局規範,開隸書方筆之先河,且體勢古拙精密。因為它是隸書中最具特點的用筆方法,要寫好隸書,這實是關鍵之筆。其起筆方法與方筆隸書起筆方法無異,側鋒取勢切入紙後重按後提,然後調鋒而行;中間也當然是中鋒運筆;而出鋒則送到後按頓結合,蓄勢逆出。其用筆起止頓挫明顯,這一點初學者往往不易掌握,造成頭尾重中間輕的柴擔毛病。筆者在上海民族傳統文化培訓班輔導學員學習隸書時經常發現此類毛病,橫畫的彎勢過大,緻使筆力全無,這一點必須引起重視。
《衡方碑》當屬漢代隸書成熟時期的作品。它的用筆受隸書筆法程式的限制,變化不大,但卻特别講究用筆的周到與紮實,運筆過程中的鋪毫收縱、角度轉換無不做到筆筆送到、力能扛鼎,尤其在撇、捺的處理上,毫無草率之感,由此形成了它筆畫豐腴渾厚、方拙有力的藝術特色。在結構上,它沒有隸書中常見的左右開張的筆勢,屬方整、嚴峻一路,但卻講究結字内部的筆畫安排,努力尋找空間對比的效果;同時一反上緊下松的結體原則,往往在單個字的處理造成上松下緊的藝術特色,使人觀之有泰山壓頂之感,增強了凝重色彩。另外,有些字的結構中宮較寬松,空間比例較大,為避免字的松垮、重心不穩,采取筆畫短促的辦法,使字體方整,從而彌補了局促之弱點。
《郙閣頌》被清方朔評為:“書法方古,有西京篆初變隸遺意。”清楊守敬認為《郙閣頌》與《西狹頌》風格相似,但選石不精,故鋒穎甚殺,确是如此。《西狹頌》顯得大方精《郙閣頌》則是亂頭粗服、野氣十足,但點畫雄渾厚實,力能扛鼎。相其下筆粗鈍,酷似村學堂五六歲小兒描朱所作,而仔細把玩,不求讨好之緻,自在行間。隸書在結體上還多少保留了篆書的一些基本特點,結構原則橫平豎直,左右平衡,重心穩妥,這一點繼承了篆書的特點,但更加左右舒展,中宮緊縮,四體開張;字形取扁方,與篆書的字形長方具有一定的區别,因而隸書取橫勢,而篆書取縱勢,當然也不是完全絕對;個别字的結體還保留了篆書的遺意,有些寫法甚至契合,也就是說,還存在篆隸相雜的字例。
漢碑隸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雖然字最初是經過書家書丹時用筆寫出的,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漢碑均是由石工雕刻的,即使是技術十分精湛的石工,在雕刻過程中也不可能将書家的筆意完全表現出來。因此碑跟墨迹是有很大區别的,筆鋒的運轉過程不可能看得十分清晰,加上年代久遠,石碑因風化剝蝕而産生一種金石氣的特殊效果,而這并非原來書寫時的效果。這裡有兩個再加工的過程,是雕刻藝人的再創作過程,即謂人工過程;另一個則是大自然的物理過程,即謂石質風化過程。我們學習漢碑時必須透過刀鋒見筆鋒,同時摒棄剝蝕風化痕迹,盡量探求漢隸内在的用筆技巧和藝術風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