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盞互通進入最後的施工階段
“這兩年,随着高速路的開通,尤其是甕馬高速的開通,來紀念館的人越來越多。2012年接待遊客30萬人次左右,2013年就已經達到60萬,去年76萬,今年突破80萬。”甕安猴場會議會址被越來越多的人光臨,作為紀念館館長,王維飛覺得很興奮。
從“孤島”邁向交通十字路口,高速路連接起全新的甕安城,建設正如火如荼,人氣也越來越旺。
1.銀盞互通 東南西北都“通”
貴州省三年縣縣通高速大會戰,一條條高速路從無到有,不僅改變了地方的經濟區位,高速路的連接線、互通地名等以前不被人熟知的地名也來到大衆的面前。銀盞互通就是其中之一。
“以後無論是東去湖南、南下兩廣、西走貴陽、北上重慶,銀盞都是必經之地。”站在還未通車的銀盞互通橋面上,甕安縣副縣長楊昌勇頗為自豪地說。
記者看到銀盞互通的确實非常壯觀,因為出入口多,讓人産生一種炫目之感,路太多,不知道從哪裡走起,其實這也是楊昌勇自豪的地方,因為即将通車的道甕、江甕、貴甕以及已通車的甕馬高速都在此地交彙相連形成十字交叉。
這就意味着以後重慶成都南下廣東廣西,走道甕高速,甕安是必經之地,東到湖南,西到貴陽等,甕安都是必經之地。如今,甕安人已把甕馬高速路當成“經濟線”,貴甕高速是“政治線”,而安江高速則是未來的“文化旅遊線”,道安高速則是“戰略線”。
2.從“孤島”變成交通“大動脈”
“高速公路通了,出門不用再走彎彎拐拐的山道啦!”看到高速公路直通甕安,從北京回到甕安老家的王琴指着馬甕高速說,為了這一天,她期盼了太久。
2011年底,因為凝凍的關系,王琴從外地回老家過年,車行至福泉市與甕安交界時,地面鋪滿了厚厚的冰,汽車無法前進,她和二十多位乘客隻好下車步行回縣城,吃盡了苦頭。她說:“走到半山腰的時候,一不小心,摔得四腳朝天,幾公裡路程, 我們 走了 足足3個多 小時。”
那時,人們形象地把甕安比喻成一座“孤島”。
直到2014年11月30日,甕馬高速正式建成通車,結束了該縣沒有通高速公路的曆史。随後,甕安的變化日新月異,這個昔日的“孤島”走上交通前沿,成為連接各地的十字中心。
“我們的産品幾個小時就能到達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我們的磷煤化工可搭載高速通道,走向全國各地。”貴甕高速路項目協調負責人劉文俊說。
3.生意從幾萬做到幾百萬
“政府打造文化旅遊産業園,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鎮上客流量大增,我家飯莊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勒。”高速公路帶來的便捷,讓猴場鎮下司社區紅米飯莊的老闆李文權對發展農家樂信心十足。他說,如今他一天最多能接待大約300名遊客,一年的總收入從幾萬元做到了300萬元以上。
李文權所說的文化旅遊産業園就在他家門口。猴場文化旅遊産業園由千年古邑旅遊區、紅色文化旅遊區、溫泉旅遊區等幾大闆塊構成,随着文化旅遊區的成型,旅遊人數不斷上升。
猴場會議會址管理所所長王維飛告訴記者,會址2005年開館,2009年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開放,但當時景點比較分散,影響力不大,來會址參觀的一年最多也隻有三四萬人次。草塘千年古邑旅遊區開放後,會址遊客每年成倍增加,僅2014年一年,就接待遊客70萬人次。
猴場鎮副鎮長馬世龍說,依托猴場鎮古鎮、商賈、紅色文化旅遊資源,我們把甕安猴場文化旅遊産業園區打造成為黔南乃至全省具有重要吸引力的、集古鎮文化、紅色文化和休閑度假、康體養生、生态旅遊為一體的特色文化旅遊産業園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