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葛姓
圖1:葛氏圖騰
葛姓源流有三: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姓氏篇》記載:“葛氏,葛天氏之裔,子孫氏焉。夏時葛伯,嬴姓國也,亦為葛氏。”
1、源出上古氏族部落首領葛天氏。
圖2:葛天氏像
在我國上古時期的伏羲氏時代,在今天的河南省長葛市境内,生活着一個氏族部落,其首領教民以葛根為食,被尊為葛天氏。葛天氏教先民從葛莖中提取纖維,紡成葛線,織成葛布,做成葛衣,又創作了《葛天氏之樂》,教先民舞唱,以教化先民,被擁戴為天下共主,後世尊之為“葛皇”。葛天氏被後世譽為樂舞之祖、紡織之祖,其後裔便以葛為姓。東晉葛洪在《抱樸子·外篇·自叙》中紀述家世道:“抱樸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蓋古之有天下者也。後降為列國,因以為姓焉。”
2. 源出夏代葛伯。
夏初,東夷部族首領伯益因避位有功,其長子大廉被姒啟封為葛伯。夏朝末年,商湯想讨伐夏桀,就計劃先攻滅商的西鄰、夏朝的鐵杆扈從葛伯國。于是商湯先以助祭為名送牲畜給葛伯,又派人為葛伯助耕,因葛伯殺了為助耕之人送飯的童子,商湯以此為借口,一舉攻滅葛國。從此,葛伯國後裔開始四處遷徒。西周時,葛伯後裔徙居于魯國北部,成為魯國的附庸,最終和魯國一起被齊國滅掉。葛國亡後,後世子孫以封國為氏,稱葛姓,此支葛姓尊葛伯為始祖。
3.由其他民族改姓而來: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賀葛氏入中原後,改單姓葛。
② 清滿洲八旗姓墨勒哲埒氏、格濟勒氏等後均有改姓葛者。
③赫哲族葛依克勒氏漢姓為葛。
④鄂倫春族葛瓦依爾氏漢姓為葛。
⑤裕固族格勒克氏漢姓為葛。
⑥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葛姓。
二、國氏
國姓源流有三: 1、出自姬姓,以王父(祖父)的字為氏。據《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期,鄭穆公有十三子,其一子名發,字子國。子國之子公孫僑(字子産)為鄭卿,執政三十多年,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子産的兒子參(字子思)以王父(祖父)的字為氏,稱國氏。
圖3:子産台
公孫僑(字子産)食采于長葛邑(長葛故城在今長葛市佛耳湖鎮孟寨村),葬于長葛後河鎮西北的陉山,可以說,姬姓國氏起源于長葛。
圖4:長葛故城遺址
2、出自姜姓,以賜姓為氏。據《廣韻》、《姓氏考略》和《姓苑》載,春秋時齊國有上卿國氏,本是齊侯公族大夫,由周天子親自任命為輔國正卿,齊國國君便賜以國姓,意為國家尊貴至上的姓氏,其後遂稱國氏。
3、出自古代百濟國大臣八姓之一的國姓,其後稱國氏。
三.遊氏
圖5:遊氏圖騰
遊姓起源有六:
1.源于姬姓。據《元和姓纂》記載,鄭穆公生十三子,其第八子姬偃字子遊。公子偃之子公孫虿字子蟜,公孫虿之子姬皈便以祖父姬偃的字(子遊)命氏,稱遊氏。
遊氏封于汶水之陽,今長葛市南席鎮遊罕村有遊吉墓,可以說,遊氏的祖庭在今長葛市南席鎮遊罕村。
2.出自姬姓,僖公二十四年有遊孫伯,為王子遊後裔。
3.源于官位,出自周朝時期官吏囿遊,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囿遊,是周朝時期王室貴胄宮内(府内)負責管理花園、菜園、果園、陸園之類園林的小官吏,即專職仆役,其時負責掌管王宮門阕的小官吏,也稱囿遊,或稱阍人,如同現今的門衛蒹收發、通禀等,隸屬于天官府司管轄。這在典籍《周禮·天官》中有記載:“阍人,王宮每門四人,囿遊亦如之。”
在囿遊、阍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囿遊氏、阍人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遊氏,世傳至今。
4.源于官位,出自周朝時期官吏斿人,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斿”本意指有流旒(飄帶)的旌旗,或指多牙狀旗幟。旗幟上的流旒數量按王九、公七、侯五、伯三、子一定制,無爵及其以下者皆無流旒。軍中有“斿人”負責掌管王旗,亦稱旒人。《說文解字》注釋為:“遊,音留。本作斿,亦作旒,旌旗之旒也。”《左傳·桓二年》中所記載的“鞶厲遊纓”中的“遊纓”,就是指這種“遊人”腰束“鞶厲”,手執“旒旗”,沖鋒陷陣或耀武揚威的樣子。
斿人(旒人、遊人)後裔多有以先祖官職為姓氏者,稱斿人氏、旒人氏、遊人氏,後通稱遊人氏,再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遊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5.源于改姓,出自明朝時期的王先益,屬于因故冒姓為氏。
據《遊氏族譜》的記載:“由王氏改姓遊,明朝永樂年間王先益為遊家養子,其後以遊為姓。”明朝永樂年間,王、遊兩姓客家人,一起到今福建省漳州市诏安縣秀篆鄉開基。王姓肇基始祖王念八将其子王先益過繼給遊氏肇基始祖遊念四之孫遊信忠為嗣,王先益遂改姓遊氏,稱遊先益,這一脈遊氏遂稱“王遊派”。
6.源于滿族,出自清朝的瑚圖哩·甫福海,屬于以官職命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瑚圖哩氏,滿語為Huturi Hala,漢義“福”,世居黑龍江兩岸一帶,後多冠漢姓為福氏、遊氏、甫氏等。該支滿族遊氏、甫氏皆源出清朝末期著名的地方官吏瑚圖哩·甫福海。
四、罕氏。
罕氏出自鄭國七穆。據《通志·以字為氏》記載:“罕氏,姬姓。鄭穆公之子曰公子喜,字子罕,其孫罕虎、罕魃,遂為罕氏。”
又據《古今姓氏書辨證·罕》記載:“出自姬姓。鄭穆公之子曰公子喜,字子罕,其孫以王父字為罕氏。子罕生公孫舍之,字子展。子展生罕虎,字子皮。子皮生嬰齊,嬰齊又生罕達字子姚……”
罕氏與遊氏并封于汶水之陽,今長葛市南席鎮遊罕村有罕虎墓,故罕氏祖庭亦在長葛。
五、锺氏。
圖6:锺氏圖騰
锺氏源出殷商子姓。據《锺氏通譜》記載,锺氏一脈雙流,都源出宋桓公子禦説。
公元前286年,齊、魏、楚三國聯合滅宋,宋偃王之弟、宋锺邑大夫子烈出奔,隐居于魏國長社縣(今長葛市石象鎮蔡寨村封升崗一帶),改子姓為锺姓,此支為锺姓烈系之始。
圖7:锺烈像
漢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宋桓公第三子子遨後裔锺離昧次子锺離接隐居颍川郡長社縣(今長葛市老城鎮盧莊村北),改名锺接,此為锺姓接系之始。
後來,颍川锺氏定居于今長葛市長興辦田莊,在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名門望族。田莊是锺繇故裡,村南有锺繇陵園。
圖8:锺繇陵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