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蹲,運動做功機制上分析:
1、深蹲主要是伸髋伸膝裝置做功,也就是臀大肌、股四頭肌及胫骨前肌發力,尤為是股四頭肌刺激最大。
2、并且下降過程是離心收縮,上升過程是向心收縮。
3、這個過程因為負荷不變,肌肉長度發生變化,更像是等張收縮方式。當然的,增加負重可以有效的刺激肌肉增強,不同負荷訓練所得不一樣。
研究數據顯示:(同等正常速率情況下)
1-6RM:爆發力,快速力量
8-12RM:肌圍度,常規肌力,也就是最大肌肉做功力量,這也是我們最經常用到的部分
15-20RM:更多是訓練運動控制,日常生活所需的肌力
當然大于25RM的動作其實訓練的是肌耐力
(RM的意思是同一個動作你一口氣能做最多的次數)
4、同時我們要明白一點,訓練肌肉時不同速率下訓練出來的肌肉表現力不一樣。比如快速的深蹲更多訓練的是爆發力,而相對速度較慢訓練所得是肌肉最大力量、肌肉圍度(肌肥大)和運動控制,這個同樣是通過不同負荷來調整。訓練速率跟負荷強度結合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二、靜蹲,這是一種等長收縮方式,可以在達到消脂的同時盡量避免反複摩擦損傷關節軟骨。其中有分直接深靜蹲跟靠牆靜蹲。
靠牆靜蹲因為牆支點緣故,更多做功的是股四頭肌跟胫前肌。而且股四頭肌内外側頭刺激比例随着屈膝角度不同而變化:屈膝角度教小時刺激股内側肌更多,随着深蹲程度加深慢慢平衡,到屈膝90°時内外側較均衡。(ps:髌骨關節痛人群更多需要強化股内側肌)
三、蹲牆功(又叫面壁蹲牆)
蹲牆功隻有兩個動作要領:一是面對牆壁,二是下蹲上起。
牆蹲功
這個功法跟深蹲的不同在于做功肌肉鍊條差别。正常深蹲基本不刺激肌肉後表鍊,蹲牆可以更多的刺激大腿後部肌群,同時臀大肌、臀中肌等收縮範圍更大,更大得刺激肌肉後表鍊。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人體肌肉運動是通過鍊索的方式進行的,并不像我們醫學院校教解剖時老師講的肌肉獨立運動的(肌肉孤立論)。即使是你端坐着擡起一側上肢,你可以感受兩側臀部壓力的變化,其中涉及到腰部不對稱用力。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楊達的運動鍊裡的肌肉鍊。
刺激大腿後部肌群有什麼作用呢?那就是——穩定膝關節。
特别是膝關節本身有疾患的人群。舉一個例子:有研究數據顯示,膝關節前十字交叉韌帶斷裂重建術後(ACLR)的患者,大腿後側肌群與前側肌群肌力比例<80%的人更容易發生再次斷裂,最理想的狀态是前後群比例1:1,但多年的經驗告訴我,這個非常難得。
阿森納佩萊林ACL斷裂
我們在臨床上更多的是訓練患者做髋主導的下蹲訓練,并且是在無痛範圍內進行,并不是面牆,而讓其盡量臀部往後做,因為這樣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方便加負重。其目的也是類似的。
髋主導的下蹲
當然,一個動作方式、強度的變化可以改變訓練所得,但并非一個動作就能練習達到你所要的所有。系統綜合得科學專業的訓練才能更高效的達到療效,最重要的是還保持健康。
謝謝觀看!更多相關運動醫學、康複及健身減重方面知識,可以關注我——運動康複良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