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喝不喝茶,一定聽過禅茶一味這個詞。其實,茶在發展過程中,與佛教有密切關系。
早在魏晉時期,我國僧人已開始飲茶。
五代十國時期,毛文錫在《茶譜》中記載 :昔日有僧,久病不愈。一老翁告以蒙山頂上茶能祛宿疾,僧遂于山上築室采茶。“獲一兩餘 ,服未竟而疾瘥”。
這裡記載的是關于茶的功效。茶對于僧人來說,還有其他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提神,靜心。
佛教僧人坐禅時,要摒除雜念,頭腦空明,以達到關照内心的狀态,但是坐禅需要長時間閉目靜思,時間久了容易瞌睡,而茶恰好有提神養心的效果,因此坐禅“唯許飲茶”。
佛教僧人在飲茶過程中,還豐富了茶的文化内涵。
比如形成了獨有的茶藝,茶道,其中代表有徑山茶宴。還有唐代趙州從谂禅師提出的“吃茶去”這一禅宗公案,并逐漸形成了“茶禅一味”、“茶禅一體”等思想觀念。
後來佛教飲茶習慣更是由榮西禅師在日本發揚光大,最終形成了以“和、敬、清、寂”為主旨的日本茶道。
其實,有一些茶,名字中就帶有“佛”字,憑空添了幾分佛性,看看你喝過幾款吧~
一、普陀佛茶
普陀佛茶産于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據李日華《紫桃軒雜綴》記載:“普陀老僧,贻餘小白岩茶一裹,葉有白茸,瀹(烹茶)之無色,徐引,覺涼透心腑”。
優質普陀佛茶外形緊細,卷曲呈螺狀,像碧螺春,色澤綠潤顯毫,芽葉成朵。茶湯香氣高雅,清醇爽口,鮮美濃郁。
二、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屬烏龍茶,據專家鑒定,佛手茶是烏龍茶中最古老的茶種,永春佛手茶樹屬大葉型灌木,因其樹勢開展,葉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
永春佛手茶條卷曲肥壯,色澤砂綠烏潤,湯色橙黃清澈。
沖泡時香氣馥郁悠長,綿綿幽香沁人心脾,又稱“佛手韻”。茶界泰鬥張天福老先生曾稱贊“永春佛手,點滴入口,齒頰留香,色香味俱臻上乘,不愧為茶中名品。”
三、大佛龍井
大佛龍井産于浙江省新昌縣,由于其生長在浙江新昌境内環境秀麗的大佛山之中,品種屬于龍井,故名大佛龍井。
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在“茶葉感官審評報告”中稱“新昌大佛龍井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形似碗釘,色澤嫩綠鮮潤,滋味鮮醇甘爽,湯色杏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勻齊,品質優良,屬浙江龍井茶中的極品。
四、七佛貢茶
七佛茶産于四川青川縣七佛鄉,唐代時期曾為貢茶,因此稱為七佛貢茶。
七佛産茶曆史非常悠久,早在周武王四年(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小國伐纣成功後,苴國侯(苴國,今廣元一帶),用當地所産的桑、蠶、丹、漆、茶等上供給周武王,這是迄今為止茶葉作為貢品最早文字記載。
七佛茶外形扁、平、直、光,色澤油綠、綠潤。香氣高香而持久,且有蘭花香或栗香之味,滋味鮮醇回甘,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勻整明亮。
五、牟定化佛茶
牟定化佛茶是雲南楚雄州牟定縣牟定慶豐茶場于1980年研制的條形綠茶,因與聞名的化佛山毗鄰,因而得名化佛茶。
牟定化佛茶是采摘雲南雙江勐庫大葉茶制成的綠茶,包括“化佛龍爪”,“化佛茶”、“化佛香茗”,其茶條索緊細,湯色清綠明亮,香氣鮮濃持久,滋味鮮濃,葉底明亮。
你還知道哪些名字中帶“佛”字的茶,歡迎留言讨論哦!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參考資料:
1、《淺析茶與佛教文化之淵源》,王慧英,《茶葉》2012,38(1):57~58;
2、《中國茶文化與佛教》,張利平,《茶業通報》2003.25(2):90~91;
3.《中國茶名搜趣》,程柱生,2011年6月第38卷第2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