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普洱茶記》中提到:“時預擇其内之勁黃而不卷者,名金玉天。”這裡的“金玉天”,黃而揉撚不成條索,大緻就是現在的老黃片。
 所謂“黃片”,說白了就是茶樹上的老葉子,因為多數老葉時間長了會泛黃,“黃片”因此得名。其實是指在原料篩揀工序中,因條索疏松、粗大,在揉撚過程中不成條的部分,按照生産标準篩揀出來的這部分茶菁,俗稱為“黃片”。 黃片的品質和所選原料茶菁的品質是一緻的,就我有限的所知大部分黃片基本都是第三葉。隻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揀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質不好。相反,老黃片由于葉片組織厚實,反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見長。 那個貧窮的年代,好的茶葉主要是為了賣錢,而挑揀出來的老黃片不值幾錢,茶農自然留着喝。如今老黃片也能賣個好價錢,但性價比依舊非常高。
老黃片的滋味 别看它粗枝大葉的,滋味卻是溫文爾雅的:甘甜醇厚、不苦不澀,别有一番老成持重的淡然姿态。若能煮一下,好一點的老黃片,厚、滑,木香、棗香撲鼻。 老黃片的功效
這是因為老黃片較為粗老,葉片組織厚實,相比嫩葉嫩芽,咖啡堿和茶多酚含量較少,多糖類含量較為豐富。 也正因為這樣,老黃片對胃的刺激更小,非常溫和,利于消食;同時,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老黃片的沖泡 泡好茶,第一步自然是了解茶性。老黃片葉片,粗老不苦不澀。投茶時,可以稍增加一點投茶量,保證水溫,否則滋味就不能夠充分得以展現。
你應該喝到這個味:厚、滑、潤、生津如泉湧。 若投茶量稍重些,滋味會比較豐富,偶有梅子香……有人形容此茶大投茶量的茶湯有點像吃“滇橄榄”,一種雲南特有的小果子:一入口,厚、滑,口腔迅速收斂,輕輕的酸、澀之後,就是滿口生津,持久不散。
若煮一煮,茶湯厚潤醇和,木香、棗香層次豐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