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帝内經最經典介紹

黃帝内經最經典介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1 08:13:34

小編導讀

第二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已經拉開帷幕,如果您有對中醫經典的研究成果和運用心得,歡迎踴躍報名!

本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海南省中醫藥學會、海南省中醫院承辦,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支持,面向廣大中醫藥臨床工作者、高等院校師生、中醫藥研究人員及中醫藥愛好者的一場全國性大型經典傳承活動。

目前正在廣泛征集作品階段,詳情可文底留言咨詢。

“國藥天江杯”中醫經典傳承大會自啟動以來,受到了中醫經典愛好者的廣泛關注。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會陸續推送黃帝内經、傷寒論、金匮要略、溫病學四門學科的相關溫習資料。希望以經典閱讀為引領,與大家一起溫故而知新。

經典學習,注重傳承。深入領會經典内涵、挖掘其精華、為臨床所用,是每一位中醫經典學習者必經的研學之路。而對于中醫經典的學習來說,須從《黃帝内經》這部著作開始。

今天咱們就來一起學習《黃帝内經》部分重點條文~

01

原文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殁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素問·靈蘭秘典論》)

注釋

殁世不殆:三國時期曹魏張揖《廣雅》注釋說:“殁,終也。”東漢許慎《說文》注釋說:“殆,危也。”“殁世不殆”,即終生沒有危險。

十二官:指的是人體十二個髒腑,即心、肝、脾、肺、腎、膻中“六髒”,以及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腑”,《素問·靈蘭秘典論》以封建社會的不同官吏來比喻人體髒腑的作用和地位,故稱“十二官”。此外,膻中即心包絡,因其為心髒的外圍組織,故常将其并入心髒,一般不稱“六髒”而稱“五髒”。

使道:指十二髒腑相互聯系的通道。

釋義

本條原文是說,人的心髒在髒腑之中居于首要地位,從取類比象的角度來看,譬如一個國家,心髒的地位就好比一國最高的君主一樣,其他髒腑都是在心的主持下,各司其職,分工合作,便能保持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心髒的功能正常,則十二髒腑即相互為用,協調平衡,人能健康長壽,故說“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心主血脈”與“心藏神”兩種功能之間是相互關聯的,血液是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精神活動能調節和影響血液循環。如果心血不足,血不養心,可導緻心神不安,出現心悸、失眠、多夢等病證。因此,發生病變後,兩者之間亦可以互相影響,如血液虧虛,可以導緻心神不安;心神不安,又可以引起血行不暢。病久還會影響到各個髒腑的功能,引起氣血運行道路的閉塞,髒腑之間失去協調配合,人體整體功能即會遭到破壞,“形乃大傷”,人的生命就會發生嚴重的危害,故說“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02

原文

肺者,髒之長也,為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故曰:五髒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此之謂也。(《素問·痿論》)

注釋

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失亡”,指情志不遂,好像所好之物亡失、遺失一樣。“所求不得”,即要求、願望不能得到滿足的意思。

肺鳴:指喘咳有聲。

痿躄:“痿”,指四肢痿弱,“躄”,指兩足不能行走。

釋義

本條原文是說,由于肺為髒之長、為心之蓋,肺髒與髒腑尤其是心髒關系密切。因此如果情志不遂,好像所好之物失亡、遺失一樣,個人要求、願望不能得到滿足,因為心藏神、主情志,所以會引起心氣内郁。心氣内郁,郁而化火,火旺克金,可使肺熱而灼傷精血津液。肺熱津傷,肺主呼吸,肺合皮毛,故發喘咳有聲、氣促氣短以及皮毛幹枯失潤的“肺痿”“皮毛痿”。情志不遂,郁而發熱,肺葉幹燥焦枯,肺熱津傷,“上焦如霧”功能失調,不能輸布精血津液以潤養全身,五髒由于肺熱津傷而得不到營養,由此影響五髒所主管的五體組織失養,就會發生各種痿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03

原文

是故五髒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靈樞·本神》)

注釋

精:即精氣,包括精、氣、血、津液等,在廣義上指構成人體和維持正常生命功能與活動的物質基礎,包括父母給予的遺傳物質和後天所獲取的營養物質等。

陰虛:此指五髒之精氣不足。

氣:指人體的生命活動與各種機能。

釋義

本條原文是說,精、氣、神是人體“三寶”,三者各司其職,但以精為根基,五髒精氣可化為“氣”和“神”,“神”既指人這個生命體的存在,即人活着就是有“神”,亦包括精神、意識、思維與情志情緒活動。由于五髒主藏精,精為維持人體生命活動與五髒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氣”與“神”産生的重要保證,所以任何一髒都不能受到傷害。五髒安和,精充,氣足,則神旺,身體健康,壽命綿長。而五髒受累,精氣“失守”,精衰,陰虛,氣虧,則神衰,精竭,陰盡,氣竭,則神亡,神亡則死,精衰必然緻病,精竭則夭折生命。

04

原文

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髒不受邪矣。(《靈樞·本髒》)

釋義

志:有志向的意思。

意:指意念。

魂:《靈樞·本神》說“随神往來者謂之魂”,即魂是在神的支配下的低級的、本能的精神心理活動。

魄:《靈樞·本神》說“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即魄是以精為物質基礎的一些與生俱來的、本能的、較為低級的感覺和動作。

釋義

本條原文是說,人的志與意調和,即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們精神集中、思維敏捷,魂魄活動不會散亂,沒有懊悔、憤怒等過度的情志刺激,從而使五髒的功能安定,如此可使人體能夠應對外界的幹擾和侵害,确保身體健康。

書籍推薦

《黃帝内經養生智慧解密》

黃帝内經最經典介紹(經典屆的扛把子系列之黃帝内經)1

(鄧沂 著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本書簡介:本書精選《黃帝内經》養生名言64條,根據内容分為養生法則、因時養生、髒腑養生、情志養生、飲食養生、起居養生、房事養生、經絡養生、氣功養生和病後養生。譯文竭力追求信、達、雅,将深奧的古文用流暢的語體表述出來。

第二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相關文章
  • 「重磅」第二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作品征集開啟!等你來
  • 回顧|第一屆中醫經典傳承大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