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 新聞訊 今天,中華遺囑庫正式向社會發布《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首次采用網絡直播方式對遺囑大數據進行解讀。
記者從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了解到,白皮書首次公布60周歲以下人群訂立遺囑的相關數據。同時,白皮書還通過對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江蘇以及廣西等地數據的詳實分析全面呈現全國遺囑大數據以及各地特點。
據悉,啟動七年來,中華遺囑庫已經在北京、天津、廣東、江蘇、廣西、上海、重慶、杭州、新疆等9個地區建立了遺囑登記中心。
截至2019年底,中華遺囑庫已向社會提供遺囑咨詢19.5萬人次,登記保管了16.5萬份遺囑,目前已生效遺囑共計781份。
首次公布60周歲以下大數據 立遺囑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截至2019年12月底,中華遺囑庫共協助2333位60歲以下中青年人訂立登記遺囑,其中男女比例約為4:6,女性人數明顯高于男性。從區域分布上來看,中青年立遺囑人主要分布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白皮書從立遺囑人數、男女比例、區域分布以及遺囑登記财産類型等方面分析了中青年人立遺囑的整體狀況。同時,對立遺囑人年齡段分布、婚姻、學曆、職業以及财産分配意願等方面進行了數據分析,勾勒出了中青年立遺囑人群像。
針對2019年一度引起熱議的“90後”立遺囑現象,白皮書也進行了詳細分析。
白皮書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間,中青年立遺囑人總體數量和增速較為平穩,其中,40周歲至49周歲年齡段立遺囑人數量增長迅速,占比從2017年的27.96%上升到2019年的34.38%,平均占比為33.99%,成為中青年立遺囑人群的“主力軍”,,其次為50周歲至59周歲年齡段人群,2017--2019平均占比29.1%。
從三年的數據變化情況來看,中青年立遺囑人年齡變化趨勢圖趨于一緻,都是呈現增長的态勢。從三年的中青年立遺囑人的絕對數來看,年齡段越低,增長趨勢越明顯。拿“90後”來看,2017年立遺囑人數為61人,2019年為169人,三年間翻了近2.5倍。
中青年立遺囑者甚至包括虛拟财産無房産者仍有立遺囑需求
此次白皮書發布的60周歲以下立遺囑人群遺囑數據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對中青年立遺囑人群的遺囑登記财産類型進行詳細分析。
記者發現,相比于60周歲以上人群,中青年立遺囑人群的遺囑登記财産種類更為豐富,且分布更為均衡。其中,公司股權、保險單的比例遠遠高于60周歲以上人群。拿2019年的數據來對比,60周歲以上人群僅有1.28%遺囑涉及公司股權,而此項在60周歲以下人群中則達10.92%,高出10倍。
其他财産種類的豐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社會财産的多樣化,也反映出市民對自己财産保護意識的提高。白皮書統計的其他财産主要包括虛拟财産、合同權益、債權、收藏品、個人物品、保管箱等。對比這個數據,2019年在60周歲以上人群僅為0.28%,但中青年人的比例為12.8%。不過其他财産的比例,無論是中青年人群還是老年人群都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
在不動産登記的件數上,中青年人的遺囑中比較多的是2處到3處不動産,這個比例占到了70%。值得關注的是有4%的立遺囑人沒有不動産或沒有在遺囑中安排不動産。說明中青年人群中有一部分在逐漸意識到财産安排的重要性,即使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重大資産,也要提前做好全面的安排。
2019年下半年,有關“90後”立遺囑的話題在社會上引起了一波熱潮。那麼,這一群體的遺囑數據到底如何?此次白皮書進行了詳細解讀。
據統計,2017年,有55位“90後”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了遺囑;2018年這個數字是178;截至2019年底,人數合計為344人。數據顯示,2017年立遺囑的人群中,就有99年出生的立遺囑人前來訂立保管遺囑。18歲也是目前我國允許訂立遺囑的最低年齡。雖然目前僅有近3年數據,但從“90後”人群立遺囑增長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90後”接受并願意訂立遺囑。
“90後”人群立遺囑備受關注的另一個原因在于他們給遺囑增加了更加豐富的财産種類。從“90後”分配财産的内容中可以看到,80%立遺囑的“90後”已經有自己的房産,幾乎所有“90後”在寫遺囑的時候都會将自己的銀行存款納入遺囑分配的财産當中。與其它年齡段的立遺囑人不同的是,“90後”的遺囑中,“虛拟财産”的納入和安排成為其一個突出的特征:支付寶、微信、QQ、遊戲賬号等虛拟财産是“90後”遺囑中常見的财産類型。
針對為何“90後”立遺囑人中80%擁有獨立住房的問題,湯婷婷表示,在實際工作中,她發現這部分“90後”,父母買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現象很普遍,還有的父母甚至會将自己的部分股權挂在子女名下。“這也是為什麼這些人要訂立遺囑的重要原因,防止自己發生意外财産丢失。”湯婷婷說。
單身人群、再婚家庭立遺囑漸成“剛需”
從中青年立遺囑人的婚姻狀況來看,主要以“已婚”人群為主,2019年占比為68.85%,與60周歲以上立遺囑人群中已婚比例相比還是明顯低了許多,60周歲以上人群2019年此項數據為77.07%。
中青年立遺囑人群中未婚、再婚和離異比例相對于60周歲以上人群高出許多。未婚比例三年間始終徘徊在11%至15%之間,而60周歲以上人群此項數據比例不到1%;再婚比例三年間呈現出小幅上升趨勢,從8.24%至9.78%,而60周歲以上人群此項比例不到3%;離異比例三年間徘徊在8%,而60周歲以上人群此項比例不到4%。數據再次顯示,年輕人對婚姻的選擇更趨于多元化,再婚家庭以及單身人群漸成中青年立遺囑人中的“剛需人群”。
中青年立遺囑人夫妻同立遺囑的比例和單方訂立的比例相對比較持平,雙方同立的比例要遠遠低于老年群體的同一數據。這一數據也與立遺囑人的婚姻狀況數據相呼應。崔文姬介紹,單方訂立的通常為單身人群或者再婚家庭,“再婚家庭一般情況比較複雜,有一方先來咨詢然後再去說服另一方,但很多都是背着另一方前來咨詢訂立的。”崔文姬說。
同時,白皮書數據顯示,在無法訂立遺囑的原因中,23.41%因為文盲,66.64%因為身體健康問題,導緻書寫能力的原因而無法訂立遺囑。湯婷婷介紹,在中華遺囑庫各登記中心,經常會遇到老人明明大字不識,卻迫切想訂立遺囑,之前我們往往會婉拒其訂立遺囑的請求。因為按照現行法律,識字能力差或者文盲訂立的遺囑會有極大法律風險。
陳凱介紹,經中華遺囑庫已開發出一套适合識字能力差或文盲群體的遺囑登記流程,。目前,中華遺囑庫已經開始受理這類遺囑申請,解決了文盲遺囑的老大難問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