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天庭第9期:天庭三十六丞相(六)-人間隐仙四大丞相。
道家之學,始于老子。老子在終南山傳下兩大派,東華帝君的少陽派與尹喜的文始派,各有五祖。
少陽派五祖為東華帝君、鐘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到王重陽創立全真教,發揚光大,故又稱為全真北五祖。
文始派五祖為尹喜、麻衣道人、陳抟老祖、火龍真人、張三豐。文始派又稱隐仙派,隐世修仙,到張三豐武當派發揚光大。
今天聊一聊兩派十祖之中于三清天中擔任丞相的四大隐仙:太清右相劉海蟾、太清靜宰陳抟老祖、上清右相王重陽、玉虛上相張三豐.
這四位神仙都是隐士,自号都帶子,其人生各代表一種隐士。
劉海蟾為退隐。劉海蟾自号海蟾子,海蟾是月亮的意思,代表的是洗淨鉛華,劉海蟾祖師經曆宦海浮塵,高至宰相,最終抽身而退,歸隐山林,修仙訪道。
陳抟為待隐。陳抟老祖自号扶搖子,被稱為睡仙,修煉蟄龍功,歸隐休眠隻是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最終等到了宋太祖趙匡胤,從此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王重陽為苦隐。王重陽自号重陽子,九月初九日重陽節這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時間。王重陽一生仕途不順,空有才華,無處施展,苦悶之下,不得已才隐于終南山,追求得道成仙。
張三豐為樂隐。張三豐自号三豐子,三豐代表寶雞山三座山峰。張三豐真人是真正的隐士,抛去功名利祿,樂隐于山水之間,超然物外,追求大道,修仙成道,成功飛升。
一,海蟾子劉海蟾劉海蟾:太清右相、海陽嗣派九天扶正帝君、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啟南興教天尊,居海陽洞天。
劉海蟾祖師
隐士的第一隐是退隐。神仙中就有許多退隐之士,如八仙中鐘離權原是大将軍,呂洞賓原是個縣令。退隐江湖難度其實是與取得的官職成正比,官越大退隐越難,所以古代權傾朝野的官員基本上沒有幾個善終的,而劉海蟾祖師官至丞相,算是最高級别,想退隐江湖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要有智慧。
劉海蟾祖師,号海蟾子,是全真派第四祖,下八仙之一。下八仙既:王喬、陳戚子、徐神翁、劉伶、陳抟、畢卓、任風子、劉海蟾。八仙在天庭都是代表福祿壽的喜慶仙人,劉海蟾在天庭為财神,有劉海戲金蟾之說。
劉海蟾生于唐末,本名叫劉操,是個天才,十六歲那年就中了進士,進士的含金量可比現在的公務員考試高多了,所以劉海蟾平步青雲,一路升官,如果沒有什麼意外,一輩子就在官場上過去了。
不過唐末那是亂世,怎麼能不搞點事情。唐末各個節度使割據天下,可以算是個獨立的王國,是個土皇帝。
劉海蟾的上司節度使劉守光,不滿足隻當土皇帝,要做真皇帝,就自立為燕國皇帝,算是完成慕容複複興燕國的夢想。
當上皇帝自然要大封群臣,給劉海蟾封了丞相之位。劉守光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屬于末世為真龍天子開路那一夥,遲早失敗,實際也是如此,劉守光僅僅當了兩年皇帝就失敗被殺了。
劉海蟾也預見到劉守光的失敗結局,這個丞相當得是提心吊膽,整天憂心忡忡,隻能借酒消愁。
一日劉海蟾正在喝酒,漢鐘離祖師化身一道人來見,在劉海蟾面前,用十隻雞蛋和十枚銅錢接連疊成一座高塔,然後一把推倒,雞蛋碎了一地,然後大笑而去。
劉海蟾看懂了這是暗示他已經危若累卵,要大禍臨頭。本來已經生出的退隐之下堅定了下來,決定退隐江湖。
退隐不是說退就能退的,需要智慧。像笑傲江湖,劉正風高調搞什麼金盆洗手,被直接滅門。劉伯溫就算低調退隐,最終也逃不過政敵的迫害。
劉海蟾想到的方法就是裝瘋,把錢财散給窮人,然後裝瘋賣傻,最終辭去相之位,成功全身而退。
在遊曆之中劉海蟾又遇到呂洞賓祖師,就拜呂洞賓為師,得授于清靜無為、養性修命、金液還丹之道法。
于是追随鐘呂兩位祖師遁迹于終南、太華之間,在六十九歲時終于丹成,有白氣自頂門出,化為鶴,一飛沖天,後飛升天庭。
劉海蟾傳道張紫陽,張紫陽開全真南派,故劉海蟾為啟南興教天尊。劉海蟾傳承的道派稱為海蟾派,其宗旨是:省悟自歸隐,修養本元神,散誕蓬萊客,逍遙阆苑人。
劉海戲金蟾
劉祖道号“海蟾子”,後來漸漸地演變成劉海“戲”金蟾的傳說。
故事《閩都别記》中記載:劉海父親是個貪官,斷案時隻看有沒有送錢,引起許多冤案。冤魂向閻羅王告狀,閻羅王憤怒之下,将劉海之父變為蟾蜍,投進污穢之海,日夜受苦。
劉海為救父到骊山老母之處學法,鑄了一串法寶金錢,系在長繩上,抛到污穢之海中。蟾蜍被金錢吸引,用嘴咬住金錢不放,劉海一甩将父親釣出了污穢之海,背在肩上。
因為這個故事,劉海肩上的蟾蜍就被看做是金錢的象征。金蟾以金為食,劉海捉金蟾時,常用一串金錢為誘餌,相釣金蟾。于是,民間就有“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之說,劉海蟾也因此成為天庭财神。
劉海戲蟾的吉祥年畫也特别的流行,并且逐漸由仙風道骨的形象,逐漸變成了嬉笑顔開,手舞金錢,腳踏金蟬的孩童形象。
二,睡仙扶搖子陳抟老祖。陳抟:太清靜宰、扶搖子、希夷真人、陳抟老祖、闡道天尊。
陳抟老祖
隐士中的第二種隐是待隐,就是隐逸以待明主。如隐居渭水的姜子牙,隐居南陽的諸葛亮。陳抟老祖就是這種隐,身雖隐于華山,心卻不隐,随時關注天下大勢,最終等到了宋太祖趙匡胤,可以一展胸中才學。
陳抟老祖比劉海蟾真人要小二十多歲,是劉海蟾真人的弟子,随劉海蟾真人學習過丹道,與劉海蟾同為下八仙之一,也是人間福仙。
陳抟小時候渾渾噩噩,五歲時遇見仙人毛女,毛女是秦始皇的宮女玉姜,秦亡以後,流亡深山,遇見仙人教給她秘方,得以成仙。毛女給他服下仙露,從此靈智大開,過目不忘,閱讀經史,精于詩、禮、書、數以及方藥。
陳抟少年成名,16歲那年就受皇帝唐僖宗召見,賜号“清虛處士”。但是卻科場不利,屢次不中,到六十歲時,陳抟參加最後一次科舉不中,後心灰意冷,就到武當山隐居。
陳抟隐居在武當山九石室,經常有五位白胡子老人過來,與他探讨《周易》。陳抟與五位老人一來二去就混熟了,也得知五老其實是真武大帝部下的五方龍帝,就向他們請教修仙之術。
五老于是傳授陳抟龍族秘法蟄龍法即睡功,秘訣三十二字日:“龍歸元海,陽潛于陰。人日蟄龍,我卻蟄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雲上卧,世無知音。”蟄龍法來源于龍族冬眠服氣辟谷之理,凡人修行也能健身延年,陳抟自得此睡功蟄法,每日勤加修煉,漸漸可以一睡百天不醒。
一日,一個樵夫在山上打材,見有一個屍骸,上面布滿塵土,心生憐憫,就要取出來埋掉。扒開一看原來是陳抟,隻見陳抟把腰一伸,睜開雙眼說:"正睡得快活,何人吵醒我。”
陳抟修行有成之後渴望交流心得,于是在68歲那年,陳抟受邀到峨眉山講學,号“峨眉真人”。
在一個晚上,遇見已經成仙的麻衣道人,就拜麻衣道人為師,麻衣道人在篝火前,以碳為筆,傳授陳抟相術之學,陳抟老祖後來整理麻衣道人的學說,寫出《麻衣神相》一書,成為日後算命必備神書。
麻衣道人原叫李和,道号為初陽,二十八歲時看破紅塵,到終南山隐居,遇到了終南隐聖尹喜真人,傳授他道法要妙和相人的本領。
麻衣道人住在石洞裡足有十九年,不論冬夏都穿着麻衣,所以人們稱他為麻衣道人。
當時周圍大旱,一天夜裡,忽然有十二個少年,拜見麻衣道人說:“我們是龍族,天帝命令我們來輔佐您實現教化衆生的使命。”
于是麻衣道人帶十二龍神四處行雲布雨,周圍鄉民們知道後,有什麼雞毛蒜皮的事都來求他,麻衣道人漸漸不堪煩擾,就搬到安徽黃山居住,被稱為“黃山隐者”
後來麻衣道人仙遊至湖北鄖陽時見白鶴翔集,祥雲蔚烨,于是麻衣道人在此屍解成仙。
麻衣道人
陳抟被麻衣道人帶到華山修道,一日呂洞賓與劉海蟾祖師來訪,陳抟又拜劉海蟾祖師為師,學習丹道之術,所以陳抟老祖為隐仙派和少陽派共同傳人。
陳抟修得驚天動地之術,自然不甘一輩子隐于華山,随時關注天下大勢,等待可以輔助的明主,不是為了個功名利祿,陳抟有更大的夢想,就是成為帝王之師,為此他四次下山,考察四位帝王,終成心中所願。
第一位是後唐明宗李嗣源,招陳抟入洛陽谒見,卻以美女美酒籠絡陳抟,陳抟看出其并非明主,喝完酒倒頭便睡,最後留詩一首,飄然而去,詩日:“雪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得來。處士不興巫峽夢,空煩神女下陽台。”
第二位是周世宗柴榮,招已84歲的陳抟入京,隻是問點石成金之術,令陳抟大失所望,回答說:“陛下為天子,應以治國為念,怎麼留意點石成金這種旁門左道?”搞得兩人都不高興,柴榮雖面上不說,不久就禮送陳抟回華山了。
第三位是宋太祖趙匡胤。基本上每位開國之主身邊都會傳說有一位仙風道骨的道士輔助,趙匡胤身邊的就是陳抟,相傳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都是陳抟出的主意。陳抟與趙匡胤的故事很多,有“兩個天子一擔挑”、“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弈棋赢華山”、“長安會二主”、“雙日現真龍”等民間傳說。最有名的當數弈棋赢華山,趙匡胤酷愛下象棋,一次輸紅了眼,把華山輸給了陳抟,就有了“自古華山不納糧”的傳說,有歌謠:“山是道家山,樹是皇家樹。華山不納糧,不準亂砍樹。”。
宋太祖趙匡胤曾召陳抟入朝問自己的壽命,陳抟不好直接回答,就委婉的對他說:“丙子歲十月二十日夜如果下雪就要準備後事,如果沒下雪就能再活十二年”。到了那夜,果然下雪,趙匡胤于是急召弟弟趙匡義進見,傳下帝位,随後去世。
第四位是宋太宗趙匡義,繼位後召陳抟入朝,當時陳抟已經106歲,獻上“遠近輕重”四策,即遠招賢士,近去佞臣,輕賦萬民,重賞三軍。然後飄然而去,重隐華山。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農曆七月二十二日,陳抟仙逝于華山張超谷石室,享年118歲。
三,重陽子王重陽王重陽為全真派第五祖,全真教的創始人,被封為上清右相,重陽廣教,興玄育德帝君,飛雨妙化天尊。
王重陽
隐士中的第三種隐是苦隐,就是有驚世之才,卻郁郁而不得志,隻好苦悶地退隐山林。在古代這種隐士很多,如隐于桃花庵的唐伯虎,王重陽祖師也是如此。
王重陽在金庸的小說《射雕英雄傳》中被塑造成一位武功高強的抗金義士,其實現實中的王重陽是個為金效命不得,無可奈何歸隐的隐士。不過中神通這個外号取得不錯,王重陽祖師一生都在變通之中。
王重陽一生喜歡寫詩,其一生經曆基本都在其寫的悟真歌之中。
悟真歌
餘當九歲方省事,祖父享年八十二。
二十三上榮華日,伯父享年七十七。三十三上覺婪耽,慈父享年七十三。
古今百歲七旬少,觀此遞減怎當甘。三十六上寐中寐,便要分他兄活計。
豪氣沖天恣意情,朝朝日日長波醉。壓幼欺人度歲時,誣兄罵嫂慢天地。
不修家業不修身,隻恁望他空富貴。浮雲之财随手過,妻男怨恨天來大。
産業賣得三分錢,二分吃着一酒課。他每衣飲全不知,餘還酒錢說災禍。
四十八上尚争強,争奈渾身做察詳。忽爾一朝便心破,變成風害任風狂。
不懼人人長恥笑,一心恐昧三光照。靜慮澄思省己身,悟來便把妻兒掉。
好洗面兮好理頭,從人尚道騁風流。家财蕩盡愈無愁,怕與兒孫作馬牛。
五十二上光陰急,活到七十有幾日?前頭路險是輪回,舊業難消等閑失。
一失人身萬劫休,如何能得此中修。須知未老聞強健,棄穴趖墳雲水遊。
雲水遊兮别有樂,無慮無思無做作。一枕清風宿世因,一輪明月前生約。
王重陽出生于北宋末年,文武全才,23歲時參加了金國扶持的劉豫僞齊政權的科舉考試,中了進士,但是因不會拍馬屁,獻給皇宮的頌詞寫的不好,被罷官。
于是王重陽棄文習武,在二十七歲又中了金國的武舉人。可惜在金國漢人注定不會受重視,到了30歲,王重陽還在甘河鎮擔任一個小小的酒監,負責征收酒稅。
郁郁不得志之下,王重陽隻能利用職務之便,終日與酒為伴,借酒消愁。在他的作品《悟真歌》曾自述這段憂愁歲月:朝朝日日長波醉,壓幼欺人度歲時,誣兄罵嫂慢天地”。
到了四十八歲那年,王重陽見仍然一事無成,仕途也無望,不禁感歎:“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到四十歲外物不能動其心,我現在已過了四十,每天卻為了世俗之事奔波,簡直是太愚蠢了!”
于是辭去官職,外出遊曆散心,到終南之甘河鎮,遇見鐘離權和呂洞賓祖師,得傳授先天大道,丹道之學。傳完忽然見東方,現出七朵金蓮,開花結子,王重陽問其故。呂洞賓祖師笑日:豈止七朵金蓮而已,将來必有萬朵玉蓮房也。
王重陽甘河遇仙
回家之後,王重陽抛妻别子,出家為道,回到老家劉蔣村,搭起座茅庵,忽一日自穿一墓,築冢高數尺、上挂一方牌,題名為“活死人墓”,于此潛心修道。
人們見他不安本分而抛家撇業,有如害癫瘋者,就取個外号“王害風”取笑他。但王重陽卻不以為然,還在墓上立張紙牌,上書“王害風靈位”,并作詩一首“忽而一朝便心破,變成風害任風狂。不顧世人常恥笑,一心恐昧三光照。”表示一心出家為道的志向。
王重陽縱酒二十年,身體不好就戒了酒。傳說王重陽在路邊喝一壺酒,一位道士走來叫他說:“害風害風,拿酒來喝。”王重陽于是将酒遞過去。道士一飲而盡,然後拿着空壺到甘河中汲水,讓王重陽飲用,一飲之下,覺得味道極佳,真是仙酒。道士告訴他說:“我就是海蟾公。”說完,便失了蹤影。王重陽從此不再飲酒,隻喝水,臉上卻常有醉容。為此他還作了首詞,說道:“也害風,飲水知多少,因此通玄妙。”
王重陽雖然戒了酒,然住在活死人墓這種惡劣的環境中身體怎麼能好,五十二那年自感時不待我,就像悟真歌詩中所言:“五十二上光陰急,活到七十有幾日?前頭路險是輪回,舊業難消等閑失。一失人身萬劫休,如何能得此中修。須知未老聞強健,棄穴趖墳雲水遊。”
于是一把火燒了茅庵,填了活死人墓,乘着還能行動,南下尋找衣缽傳人,寄希望于下一代。相傳他再遇呂洞賓祖師,囑咐他:“速去束海,投譚捉馬。”
全真七子
王重陽離了老家,向東海進發,一直跑到山東,收了全真七子馬珏、丘處機、劉處玄、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應了“七朵金蓮結子”的預言,王重陽與全真七子創立了一個大道派,叫全真教。
全真七子也各創一派,馬丹陽創立了遇仙派,譚處端創立了南無派,郝大通創立了華山派,王處一創立了嵛山派,孫不二創立了清淨派,劉處玄創立了随山派,丘處機創立了龍門派。後七派弟子遍部天下,應了呂洞賓祖師“萬朵玉蓮吐芳”之言。
大定十年正月初四日,王重陽自知行将羽化,召集四位弟子吩咐後事,飛升于返鄉途中,時年58歲。
四,一代宗師三豐子張三豐張三豐:東華首相,玉虛上相,道通文遠真君,洞玄帝君,通微顯化天尊,邋遢靜光佛。
張三豐祖師
隐士中的第四種隐是樂隐,是真正的隐士,功名利祿如浮雲,樂于山水之間,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張三豐祖師無疑是樂隐之士,故才神龍見首不見尾,飄然于江湖之間。
張三豐,是遼東懿州人,自稱為張天師後裔。名全一,又名君寶,三豐是他的名号,因其不飾邊福,故又号張邋遢。張三豐身材偉岸,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
張三豐出生于元末,出生前其母親夢見鬥姆元君手招大鶴,止屋長嘯三聲。
張三豐五歲時,目染異疾,送到碧落宮白雲禅老張雲庵處治病,随張雲庵學道七年,培養出求道之心。
不過張三豐的父母還是希望他走仕途之路,于是接回家專心讀聖賢書,考取功名。中統元年,舉茂才異等,任中山博陵令。後因父母去世,丁憂回鄉,不再出來做官。
三十歲那年,遇見丘處機真人,兩人一夜長談,張三豐又被勾起修行之心,嘗言‘富貴如風燈草露,光陰似雨電浮漚’,乃決志求道。
于是天不亮未告别妻兒就離開家,踏上雲遊天下的求道之路。但是張三豐不向前面三位祖師一樣幸運,一想修仙就遇上真仙,三十多年遊遍天下依然為遇真傳。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張三豐修仙不成,反而練成一身好武藝,創出了内家拳法,成為武學一代宗師。
倚天屠龍記寫張三豐的武功來源于少林,并非無因,拳師王征南的弟子黃百家在他所着的《内家拳法》中,說張三豐早先精熟少林拳法,後來對少林拳進行加工改造,遂自成一派,名内家拳。
關于張三豐創出内家拳有兩個傳說,一是觀鳥蛇鬥悟得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之理。二是得真武大帝夢中傳授。
相傳張三豐悟得内家拳之後,有一群不開眼的強盜來打劫,張三豐以一敵百,擊潰強盜,從而名動天下。
張三豐六十七歲才在終南遇見真仙,拜陳抟老祖的弟子火龍真人為師,火龍真人賈得升為隐仙五祖,隐居終南,故稱“終南隐仙”。
張三豐随火龍真人在終南學道四載,在這四年間,他精研勤修内丹養生之學及武學技擊之法,并将此兩門絕學融會貫通,自成體系,從而使其道家内外雙修功夫達到出神入化的高超境界。
張三豐百歲之時,返故裡掃墓,在西山又遇上丘處機真人,兩人一番論道,後張三豐入武當山面壁九年,開創了丹武合一的嶄新的道教派别武當派。
張三豐弟子不少,但是得其真傳的不多,沈萬三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
沈萬三是金陵人秦淮的大漁戶,心慈好施。初遇張三豐時才二十多歲,年輕氣盛,對修仙不感興趣,張三豐就傳沈萬三點石成金之術,離别時張三豐預知沈萬三有發配邊疆之禍,遂叮囑曰:“東西王氣正旺,今後我們會在西南相會。”
沈萬三靠點石成金之術成為一方首富,後因得罪朱元璋,被治罪全家發配雲南,再遇張三豐時已經六十歲,拜張三豐為師,一心修道,得授丹法,煉成天元大藥,服後白日飛升。
沈萬三不但得傳丹道,還得傳太極武學。據《大理古佚書鈔》記載:“三豐精周天太極,萬三亦然。劍技之精,前無古人。”
明代天順二年,張三豐羽化登仙,飛升天庭,時年212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