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力宏離婚被前妻爆料”的消息關注度很高,有網友評論王力宏“無毒不丈夫”。
但如果咬文嚼字一下,這句話用錯了。
今天就為大家說一說一些被訛傳的俗語、諺語。即便當下它們有約定俗成的意思,但追根溯源的本意并非如此。
“無毒不丈夫”
本意:大丈夫要有點“毒”?
“無毒不丈夫”如今的意思大緻是想成就大事業,必須手段毒辣。但其本意并非如此,而是要大丈夫有點“毒”。
追根溯源,“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是由“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演變而來的,大意是說:對仇人不痛恨的人不是君子,對敵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
在元明清三朝的文學作品中,“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出現的頻率很高。如:
元代關漢卿《望江亭》雜劇第二折:“便好道‘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元代馬緻遠《漢宮秋》雜劇第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明代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八回:“常言說得好:‘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清代李玉《清忠譜》第六折:“〔付〕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由于“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俗語所表達的思想與正統儒家道德思想格格不入,所以很多儒家文化的維護者試圖通過同音替換的方式将“毒”改為“度”,為了與“度”對偶,又将“恨”替換作“量”,将“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變為“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強調大丈夫要有度量。
或是由于“無毒不丈夫”的生命力太強,“度”字始終沒能将“毒”替換下來,結果就形成了“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的俗語,并流傳至今。
不過,作為一個胸懷坦蕩的男子,還是應該有“量”有“度”,而不是“毒”的。
“父母在,不遠遊”
本意:别忘了“遊必有方”
這句話出自《論語·裡仁》,完整原文是“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直譯一下,就是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告知他們自己所去的地方。
由此可見,“不遠遊”和 “遊必有方”是統一的整體。
孔子說這話的目的是勿使父母過分憂思,而不是禁锢子女的腳步。儒家講究“修齊平治”的人生追求,視“兼濟天下”為達者境界,孔子又怎能一味地強調“不遠遊”呢?
放到當今社會,用“父母在,不遠遊”勸阻年輕人外出的步伐也不現實;但是,從孝敬父母的角度看,與父母保持聯系、“常回家看看”,以及在父母需要幫助時給出響應,都是當今“遊必有方”的做法。
“嫁雞随雞,嫁狗随狗”
本意:不是把男人比喻為“雞”“狗”
當下的理解是将男人比喻為“雞”和“狗”,意為女子出嫁後,不論遇到何種情況,都要與丈夫共同進退。
可這句話源于北宋年間“嫁雞逐雞飛,嫁狗逐狗走”。比如:
歐陽修《代鸠婦言》:“人言嫁雞逐雞飛,安知嫁鸠被鸠逐。”
趙汝鐩《古别離》:“嫁狗逐狗,嫁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
原意是,如果嫁的男人家隻有雞的話,那就追逐雞飛;隻有狗的話,就追逐狗跑。
并不是現代人一般理解的,把嫁與的男人比喻成“雞”或“狗”。
“存在即合理”
本意:“存在即理性”
當人們遇到無法用常識理解的現象時,喜歡用“存在即合理”來解釋,實際原文卻不是說“合理”,而是“理性”。
這話出自德國哲學家黑格爾之口。
《法哲學原理——或自然法與國家學綱要》(197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範揚、張企泰翻譯)的序言中寫道:
“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這即是“存在即合理”的原始表達。
可在傳言中,“現實”被換成“現存”、“合乎理性”被等同于“合理”,完全篡改了本意。
通俗來講,黑格爾說的“存在即理性”強調的是因果關系,有因才有果,事物存在于客觀世界中,必然有它誕生的“原因”,客觀的事物隻有符合因果定律才會存在,反之是不可能存在的。
黑格爾本人從未說過“存在即合理”,大家就不要随便“引用”了。
來源:上海網絡辟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