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談到“初戀”,曾這麼說過:“
初期的愛情隻需要極少的養料!隻須彼此見到,走過的時候輕輕碰一下,心中就會湧出一股幻想的力量,創造出她的愛情。一點極無聊的小事就能使人銷魂蕩魄。”
沉寂的生活如一潭死水,你還記得年少時,陽光下朝你微笑的男孩或是對你羞澀一笑的女孩嗎?
日月莫閑過,青春不再來。
我們怅然青春的逝去,卻一定記得初戀的美好,不是嗎?
電影背景介紹:
初吻(La Boum)是一部法國青春愛情電影,由克勞德·皮諾托執導,于1980年12月17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由法國國寶級女演員蘇菲·瑪索擔任女主角,也是她首次出演的電影。上映時她才14歲,本色出演,卻依然掩蓋不住靈動的眼神和精準的感情表達。
電影上映後,蘇菲·瑪索憑借清新,迷人的少女形象而被親切的稱為“法蘭西之吻”。
電影内容介紹:
十三歲的薇卡,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然而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她,身上充滿了青春期的特質:開始産生強烈的自我意識,任性,叛逆,卻對愛情飽含憧憬。
在一次校園舞會上,與環境格格不入的薇卡邂逅了帥氣的馬修,馬修穿越人群,從背後将一個大大的耳機,輕輕地戴在薇卡的頭上。耳機中傳來暧昧又多情的歌曲《Reality(現實)》,愛情,瞬間在兩人心中發了芽,生了根。(這一段強烈推薦,我已經完全淪陷其中)。
可是正當薇卡沉浸在戀愛的甜蜜中時,她的父母卻因為種種原因選擇分居。
而此時,她與馬修的感情也出現了摩擦,讓薇卡夜晚忍不住的淚流滿面,也初次體會了愛情的傷痛。
幸好這一切的成長與經曆,都有觀念新潮,打扮時尚的外祖母一路陪伴和适時的指引。
時光不會停止,無論是美好還是痛苦,薇卡終将長大。
而電影中青春期女孩面對家庭問題,初戀遭遇背叛,與外祖母共同面對這些煩惱,這一切的麻煩和美好,都隻是薇卡的成長的一個片段,既真實又現實。
電影随感:1- 少男少女的愛情,因為投入不計較後果,而真摯美好。
1986年,心理學家史登堡發表了著名的“愛情三角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認為愛情由三部分組成:“親密”“激情”和“承諾”,這三個因素互相影響使愛分成了許多形式。
而少男少女的戀愛,激情遠遠大于親密和承諾。
他們的愛情激烈而又炙熱,真摯而又單純,簡單而又瘋狂,無關乎結果,不計較得失,隻是追随着内心的直覺,任由“荷爾蒙”燃燒,即使有淚水,也同樣無法磨滅那份絢麗的美好。
2- 成年男女的愛,遭遇背叛後還能否追回?
電影中另一條主線,薇卡爸媽由愛到背叛,最終互相原諒重新攜手的故事,極具法國愛情電影的特色。
法國的愛情片總能展現出愛情與衆不同的面貌:浪漫而又讓人羨慕。他們個性鮮明獨立,關系平等,在愛情面前既真誠而又不失活力,最重要的就是尊重自己的内心不被世俗約束。
在薇卡爸爸不忠,媽媽出軌後,按照一般發展應該是互不打擾,可是他們最終用愛找回彼此。雖然整個過程中,憤怒,争執,失望,掙紮,經曆了一切,卻在一次次的矛盾中,找回當初的愛,也重歸家庭。
借用希臘詩人 聖保羅的 «愛情的優勢»:
“如果我沒有愛情,我就什麼都不是,
如果我沒有愛情,這對我來說一點兒用也沒有。
愛情會經曆一切,愛情會相信一切,愛情希望一切,愛情承受一切。”
結語:這就是青春:叛逆,任性,無所畏懼。
這就是初戀:炙熱,甜蜜,痛苦,義無反顧卻值得珍藏。
而當你跨過青春再看愛情時,明白愛情不僅僅是激情,更多了一份責任和承諾。
#情感寫作小能手#
作者簡介:土豆拌肉肉,大手拉小手的寶媽,有目标有底線有态度,生活越來越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