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郭醫生
分享丁香醫生
長輩們總是将「看不清」統稱為「老花」,好像「老花」是伴随人類年齡增長,勢必會發生的事,沒什麼大不了。
當心!父母所說的「老花」,可能是潛藏着緻盲風險的「假·老花」——眼底病變。
眼底病變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所有發生在眼底的病變總稱。
最直接的危害是影響視力。視野缺失、看不清、看不見……生活處處暗藏風險:
還可能逐漸喪失自理能力,出現嚴重情緒問題。老人會嫌麻煩而少出門、少社交,甚至覺得自己一點小事都幹不好,陷入自我閉塞狀态。
更可怕的是,我們的父母可能正處在眼底病變的重重風險中,卻沒有人注意。
風險一
眼底病變,常被誤認為是老花眼
父母說的「看不清」,可能是假老花,真病變。
有些「假·老花」,剛開始視野中心模糊,慢慢的,模糊範圍越來越大,直至遮擋住整個視野。
其實,這可能是「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有些「假·老花」,所有東西都歪歪扭扭,手機報紙上的文字仿佛變成亂碼。
其實,這可能是「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有些「假·老花」,起先覺得看東西總有顆黑黑的東西遮擋,慢慢的,黑色遮擋物越來越多,直至失明。
其實,這可能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有些「假·老花」,逐漸失去色彩,直至世界變成灰白色。其實,這可能是「視網膜靜脈阻塞」。
有些「假·老花」,常常在瞬間或幾小時内突然發生,視力迅速變差,視野變暗,甚至完全變黑。
其實,這可能是「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
這些問題剛出現時,很可能被老人統統被形容為「看不清」,直到最後看不見才被重視。
風險二
各種慢性疾病,加速眼底病惡化
老人,是各種慢性疾病的高發人群。
眼底有視網膜、靜脈血管、動脈血管,這些組織會受到基礎疾病的影響而引發眼底病變,加速惡化。
比如,糖尿病容易誘發視網膜病變。
這是 50 歲以上人群主要緻盲的眼病之一。誘因是糖尿病造成的長期高糖環境,傷害視網膜。[7]
糖尿病病程越長,糖尿病相關的眼底患病率就越高。
更可怕的是,一部分患者,在早期病變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症狀。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再比如,高血壓容易誘發視網膜血管阻塞。
高血壓誘發的視網膜靜脈阻塞,是成人視力下降的重要原因。還會加速黃斑老化,出現看不清、看不見、失去色彩,通常在靜脈堵塞後數小時到數周内發生。[4]
還有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它沒有痛感,沒有預兆,大多在瞬間或幾分鐘内,視力完全喪失。
眼底血管阻塞的患者,發生腦卒中、腦梗死的風險也更高。
一項報告顯示,7 例同時患有重度頸動脈疾病和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患者,有 3 例在 4.5 年的随訪中出現了腦卒中。[3]
更可怕的是,多種多樣的病變,可以同時在小小的眼底疊加發生。
假設一位 65 歲的長輩,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那在他的眼底,可能同時存在 3 種,甚至更多的病變。
通過眼底檢查,早期發現病變
好在,上面這些疾病可以通過「眼底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從而避免嚴重的視力損失。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沒有基礎疾病:父母如果出現看東西模糊、看不清,就需要去醫院眼科檢查。
高血壓、高血脂人群:建議每年至少檢查眼底一次。
糖尿病人群:許多糖尿病導緻的眼底病,早期沒有症狀,要格外重視。
面對可怕的眼底病,真誠地建議大家:請務必盡早,帶爸媽做一次眼底檢查。
希望沒有人聽到那句:如果來早一點就好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