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做事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不僅在于别人如何看我,更在于我如何看人。
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道:“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隻可惜,兩人相遇、相交時,大多數時候是缺乏缺乏考察機會的。
換句話說,如何看人隻有一次機會。倘若一次看錯,下一次再看清時或許你已是局外人,看不看得清也就不重要了。
對此,老祖宗告誡後人,但凡身上有這兩個特征的人,要盡量少招惹,否則沾上黴運還不自知。那麼,是哪兩種人呢?
一、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的人很多,自以為是的最高境界是:他們永遠不認為自己自以為是。反而覺得自己可以聽得進他人良言,可以采納别人意見,這大概是最可悲的。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位名将叫做趙奢,趙奢善用兵,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理所當然,趙奢的兒子似乎也是用兵高手。
平日裡趙奢與兒子讨論用兵之道,兒子對答如流。雖然兒子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不過父親趙奢卻并不那麼認為。
他認為自己的兒子雖頗有才華,但還談不上可以為國效力,故而也一直沒有向趙王舉薦。
趙奢死後,廉頗老矣,恰逢敵國來犯,趙奢之子請求出戰,蔺相如極力反對。奈何趙王堅信,老虎的兒子怎麼可能會是犬子?
結果,這位名将之後在長平之戰大敗,直接導緻了趙國的滅亡。
這位名将之後就是趙括,紙上談兵的締造者。也讓後人深深的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自以為是,會讓人出現盲點,不能給自己一個準确的定位。從而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無法提升,原地踏步,要知道停步不前就是退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很多人以為這是孔子在教導後人要好學,要向他人學習。事實上,孔子要告訴大家的是人要謙虛,懂得謙卑,明白人外有人,需要時刻學習增強自身實力。
一次孔子帶着他的學生周遊列國,宣揚仁政,去晉國的路上被一個幼童擋住了路,孔子對幼童說道:“你不該在路中玩,擋住了我們的車”。
幼童答道:“老人家,你看這是什麼?”,孔子定睛一看,原來幼童用瓦礫碎石搭了一座城池,幼童接着說道:“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
且不說這位幼童何等的天縱奇才,反正孔子是被問住了,孔子倒不覺得尴尬,反而回過身對學生們說道:“這位幼童才七歲就已懂禮,他可以當做我的老師啊。“
孔子認幼童當老師的故事不止一例,重要的是孔子被譽為聖人賢師,面對還未啟蒙的幼童時,卻可以放下身段,認真讨教。
放下架子,是一種高貴的品德。與這類人當朋友,會受益無窮,學到很多東西。而若與自以為是的人做朋友,則會反受其害。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自以為是的人卻不會去改錯,久而久之,錯越來越多,甚至會禍害身邊的人。因此,對待自以為是的人,一定要敬而遠之。
二、言行不一
言行不一,不誠也。不同時期的“誠信”是不一樣的,所造成的後果也不相同。
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曰:“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見彼時的誠信,更多的在與朋友交往這件事上。
失信,便是失義。“義”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古人可以“舍生而取義”,可見“義”是多麼的重要。
一個人在鄰裡之間失去誠信,因為古代信息交流不便,這個人完全可以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東山再起,官府也不會在這個人的路引、憑證上寫下“失信”二字。
現代就不一樣了,随着商業經濟的發展,我們的文明來到了更高的層次,對于一個人德行要求自然水漲船高。
一個人缺乏誠信,不僅代表着個人修養的缺失,還會失去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影響一個企業的發展,一座城市的振興,一個國家民族的生存。
要知道一個金融上的違約,很可能便是上千萬、上億的違約金。
言行不一,在程度上小于失信,可以将其理解為欺騙,也可以将其簡化為“開個玩笑”。但玩笑能亂開嗎?話可以亂說嗎?
當然是不可以的,因為這極有可能會造成對他人的傷害。所以對待言行不一者,可以出于利益與其淺交,但切不可深交。
結語
道理,是相互的。生而為人,我們從來不是旁觀者,而是當局者。在小心生活中這兩種人時,對待自己也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