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三點,我正趴在電腦前研究着那些沒有情節隻有骨與肉的片子。
有很多人問我:“你每天都在研究的片子到底是什麼?”
作為一名有理想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我是絕對不會給萬惡腐朽的資本主義留下任何侵蝕自己的機會。
而我研究的片子既不是愛情片,更加不是動作片,它們隻是一張張不會說話卻深含悲歡離合的影像學檢查資料,比如胸部X線片、頭顱CT等等。
“說的大義凜然,事實猥瑣不堪!”美小護總是要拆台的精神不值得大家去學習模仿。
言歸正傳,深夜三點,急診室裡來了一位50歲女性患者,女兒急急忙忙的說:“我母親胸口痛,一定是心髒病犯了!”。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會在睡夢中死去?為什麼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總是要發生在深夜?
其實這個問題我一直也沒有參悟明白,但是,現實卻擺放在眼前:在深夜發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的可能性總是要比白天要多。
原來這位女性患者患有高血壓病20多年,近兩年來反複發生心前區疼痛,一年前曾在某醫院被确診為非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
一天前患者開始出現頭暈、左上肢麻木,進而心前區陣發性疼痛不适,口服硝酸甘油片沒有任何效果。倔強的患者始終認為自己并無大礙,所以一直拒絕來到醫院,直到淩晨三點,這種左上肢麻木、心前區疼痛的症狀越發嚴重後才在女兒的陪同下就診。
“趕緊做個心電圖吧!”對于這樣一位曾被明确診斷為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者來說,很有可能再次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的心電圖果然出現問題:V4/5/6低平,S-T壓低超過0.05mv。
但是,心電圖的這種異常能夠用來解釋患者左上肢麻木、心前區疼痛的症狀嗎?
40分鐘後患者的心肌酶譜檢查結果提示:CTNI、CTNT全部在正常範圍之内。而此時,距離患者出現左上肢麻木、心前區疼痛已經接近20個小時!
如果CTNI、CTNT升高則表明患者的心肌存在損傷,如果超過3倍正常值就可以考慮診斷非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相反,若果患者的心肌酶譜正常,者要考慮不穩定性心絞痛的可能!
60分鐘後,我再次為患者進行了心電圖檢查,而此次的結果和60分鐘前的相比起來,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很快,心内科醫生便将這位左上肢麻木、心前區疼痛的患者收進了病房進一步治療。
兩天後,患者被送上了手術台進行了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這位倔強的患者最終還是做了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卻是完全正常,是否意味着她根本沒有冠心病甚至心絞痛、心肌梗死的可能?”美小護不解的問道。
其實對于那些考慮到需要進行血運重建的患者,或者是那些經過藥物治療,症狀不能緩解的患者來說,盡早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明确病變情況,是十分有必要的。
對于那些有着明顯症狀,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正常或者沒有阻塞性病變者來說,可能存在以下情況:1、診斷有誤;2、冠狀動脈内血栓自發性溶解,微循環灌注障礙;3、病變遺漏;4、冠狀動脈痙攣等。
所以,僅憑沒有陽性結果的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是不能輕易給患者下結論的。
事實上,患者被收住院後,雖然進行了一些諸如擴冠、降壓、營養心肌等對症治療,但是左上肢麻木、心前區疼痛的症狀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那麼,患者的病因到底是什麼呢?
難道課本上經常出現的左上肢麻木伴心前區疼痛應高度懷疑急性心肌梗死的結論是錯誤的?
其實,課本并沒有錯,前人的經驗也沒有錯。
在生活中,有更多類似這樣的患者被明确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但是,這位50歲的女性患者卻是個例外!
後來患者又進行了頸椎CT檢查,結果提示:頸椎生理彎曲變直,頸5、6、7椎體後緣有骨質增生突向椎管内,硬膜囊受壓,椎管輕度狹窄。
嘗試着按照頸椎病的治療方案,予以牽引等治療後,患者的症狀幾乎完全消失。
最後在患者的出院記錄上,被診斷為:1、頸椎病、頸心綜合征;2、高血壓病3級(很高危)。
也就是說導緻患者胸痛的根本原因是頸椎病,而不是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有很多原因可以導緻這種少見情況的出現,雖然至今并沒有完全的定論,但是大緻有以下解釋可循:1、支配橫膈和心包的第Ⅳ頸神經根,因各種原因刺激了心髒交感神經。2、頸椎病可以引起頸6/7和胸1的胸前神經内側支和外側支受壓。
總之,導緻患者出現左上肢麻木、心前區疼痛的根本原因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頸椎病!
聽完我的長篇大論後,美小護不服氣的憋着嘴反駁道:“這隻是一個很罕見的病例,聽聽也就算了,隻能當做是開拓思路的談資。如果你遇見了一位上肢麻木伴胸痛的患者,無論何時何地,首先要考慮的依舊是急性心肌梗死!”。
對于這樣的搭檔,我除了能給她一個贊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讓更多人了解更多一點!
我的最後一支多巴胺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