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通常是沿海城市的旅遊旺季,又加上現在正是大櫻桃收獲的時節,因此五月底、六月初這段時間,在膠東半島各縣市區,常能看到很多外地牌照的汽車。
周末的時候,筆者與朋友外出,就在路上注意到一輛從黑龍江來的車,隻見車牌“黑”後面的字母是“N”。朋友對各地的牌照字母排序很感興趣,為此專門查了一下,“黑N”對應的城市原來是黑河。
當然,本文的重點不在于車牌字母排序,而是方言發音。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膠東不少縣市的方言都把黑讀作“he”,把“河”讀作“huo”(可能也有例外的情況,在這裡隻是以大概情形舉例)。按照這個發音,黑河應該讀作“he huo”(類似于“合活”)。
不過,理論上雖然如此,但筆者此前在現實中還沒有聽到過這樣稱呼“黑河”。而朋友在查到結果想告訴我的時候,可能也是感覺有點别扭,最終還是用普通話讀了出來。
“你用方言試着讀一下‘黑河’吧?”筆者向朋友建議。他醞釀了半天,才一字一句地讀了出來:“he——huo。”剛一讀完,我們倆皆忍俊不禁,因為這個發音的确很難讓聽者聯想到“黑河”這個地名。
為什麼“黑河”用膠東方言讀起來會尤其别扭?筆者想了半天,感覺這可能與方言音節的多少有關。
與北(膠東方言讀bo)京、黑(膠東方言讀he)龍江這種隻帶一個方言音節的地名不同,“黑河”這個詞的兩個字都有相對應的方言讀音。因此,前兩者聽着還容易辨别,而後者就容易讓人摸不着頭腦。
參考“黑河”的例子,還可以造出相類似的“難讀”詞組,比如說“白河”。在膠東方言中,白讀作“bo”(與北的方言讀音相似),與河相連就是“bo he”。這個發音讓膠東的老人們聽起來,可能會聯想到“北河”;而讓外地的朋友聽起來,可能會聯想到“薄荷”。
通過“黑河”這個詞的現象,大緻可以推斷出這樣一點:“方言中的特殊讀音一般都有固定的詞彙組合,如果在沒有形成固定詞組的情況下,将兩個方言單字組合在一起,就容易出現尴尬的情況。”
與“黑河”對比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白肉”。膠東方言将“白”讀作“bo”,将肉讀作“you”,由于“白肉”已經是方言中的固定詞彙,因此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讀着也并沒有不順的感覺。
當然了,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本文隻是描述一個有趣的現象。至于深度的分析,還是等待專業研究者的介紹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