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星荟萃的十九世紀俄國文壇,陀思妥耶夫斯基(陀翁)和托爾斯泰(托翁)是一對明亮的雙子星。他們的偉大成就令同時代的其他作家黯然失色,但他們沒有掩蓋住對方的光芒。
左,托翁;右,陀翁
陀翁和托翁是相似的,他們都從普希金、果戈裡那裡繼承了俄國文學偉大的批判傳統;他們都生活在農奴制即将崩潰的社會變革期;他們都始終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心理的奧秘。
陀翁和托翁是不同的,他們雖然目标相似,但創作風格卻迥然相異。陀翁的心理描寫是混沌的,托翁的心理描寫則是清晰的;陀翁的作品始終是未完成的,托翁的作品則是完成的。用批評家巴赫金的話來說則是,陀翁的小說世界是複調的,托翁的小說世界則是獨白的。
下文即以同名作《窮人》為例,具體分析陀翁和托翁創作上的異同。
一、兩部《窮人》的共同點:以人物心理為主要描寫對象在《論小說與小說家》中,伍爾夫曾這樣寫道:靈魂就是俄國小說的主要角色。
伍爾夫
确實如此,從普希金到契诃夫,一代又一代俄國小說家都緻力于探索靈魂的奧秘。不過,靈魂一詞概括性雖強,但難免失之于神秘、抽象。尤其是陀翁與托翁都把更為具體的心理擺在了作品的顯眼位置,因此,從心理角度把握二者的作品或許更為貼切。
1.陀翁《窮人》中的心理時空和心理描寫
陀翁的《窮人》由54封信件組成,以女主人公多布羅謝洛娃和男主人公傑武什金為叙述者,通過信件一步步将各自的過去以及現在展現在彼此面前。但值得注意的是,《窮人》絕非僅僅是在描繪兩位主人公的過去和現在。
這部小說除了過去、現在兩個時空之外,還有一個心理時空。或者說,這部小說的基礎就是心理時空,過去的時空和現在的時空都由此催生而出。因為小說雖然呈現主人公的過去和現在,但小說中描寫的過去并非客觀的過去,現在也并非客觀的現在。它們都經過了心理空間的加工,變成了記憶中的過去和感受着的現在。
《窮人》封面
認識到心理空間是這部小說的基礎後,我們也就不難發現,這部小說的主要描寫對象既非人物也非故事。盡管羅謝洛娃和傑武什金這兩位叙述者在不斷地講述和自己有關的故事,小說看起來也确實主要由人物和故事組成,但事實上過去和現在都不受他們控制,他們之所以向對方傾訴,不過是為了寄托情感、慰藉心靈。
因此我們看到,傑武什金一方面毫無保留地訴說着自己對多布羅謝洛娃的情感;另一方面也神經質般地抱怨果戈裡、普希金等人的文學作品,抱怨自己所受的不公正待遇。多布羅謝洛娃則花費了許多筆墨講述自己年輕時故事,甚至毫不掩飾自己對波克羅夫斯基的愛。在結尾處,羅謝洛娃講述貝科夫對自己的追求,卻不要傑武什金提供任何意見。
2. 托翁《窮人》中的心理描寫
托翁的《窮人》是一部很短的短篇,講述的是漁夫妻子桑娜在等待丈夫歸來時,出于同情收留了鄰居的兩個孤兒,後來發現丈夫想法跟自己一緻的故事。小說時空結構簡單,故事情節平淡,也缺乏對人物的具體描寫。
《窮人》插圖
事實上,托翁的《窮人》和陀翁的《窮人》一樣,它的重心并非故事情節和外在人物形象,而是人物的心理。桑娜在小說中的意義,主要是通過她的心理體現的。最後才出場的漁夫,也同樣如此。
桑娜在看到鄰居留下的兩個孤兒後,她的内心開始了強烈的鬥争。即使在把孤兒抱回自己家後,這種鬥争依然在繼續。因為桑娜家已經如此貧苦,實在無力撫養這兩個孩子。更重要的是,桑娜不知道丈夫的态度。
在小說的結尾,桑娜的丈夫終于回來了。聽完女鄰居的不幸遭遇後,他這樣說道:
你看怎麼辦?我看抱過來吧,要不然孩子醒來看到死去的母親會是什麼情景?對,就這樣,想個法子抱過來!快點去啊。
這段話中也包含了一個心理變化過程,漁夫一開始是商量的口吻,但想到孩子們的不幸後,他終于變得堅定起來。但是,桑娜聽完丈夫的話後,卻一動不動。這個時候,小說中最為精彩的一句話出現了:你不願意嗎?你怎麼了,桑娜?
《窮人》插圖
此時漁夫的内心世界,出現了之前桑娜所經曆過不安、猶豫和困惑。漁夫和桑娜這兩個人物,在這一刻得到了心理上的統一。
二、兩部《窮人》在心理描寫上的不同之處通過前文分析,我們發現兩部《窮人》都以人物心理為主要描寫對象。不過,兩部《窮人》中的心理描寫卻有着極大不同。陀翁重在挖掘内心世界的深度,他筆下的人物心理是破碎的、混亂的。托翁則遵循着“心理辯證法”,他筆下的人物心理有着清晰的發展過程。
1. 挖掘人物内心深度的陀翁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我隻是最高意義上的現實主義者,也就是說我描繪的是人的内心的全部深度。在《窮人》的主人公傑武什金身上,“内心的全部深度”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陀思妥耶夫斯基
傑武什金是一個幹了三十年抄寫工作的九品文官,生活貧困、地位低下,即使是身邊的同事也不尊重他。但是,傑武什金卻并不像果戈裡筆下的亞卡基耶維奇一樣麻木。傑武什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價值,哪怕這不能被他人認同。
因此我們看到,傑武什金在第一封信中抱怨道“這些給我們講故事的人啊!他們不去寫些對人有益、令人心情愉悅的作品”;在看到果戈裡的《外套》時,極為不滿地說道:他那樣寫,隻不過是我們日常平庸生活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例子而已。
果戈裡《外套》
但事實上,傑武什金又清楚地知道,自己這一輩子可能就這樣了。他充滿愛意的接近并幫助多布羅謝洛娃,當然是想要得到她的愛,可他又不敢奢求她的愛。他雖然對不公正的待遇充滿憤怒,但他又似乎早就已經認命了。
更加引人深思的是,在傑武什金生活得到改善之後,他又不再抱怨拉塔紮耶夫,說自己先前的抱怨隻是惡意诽謗。傑武什金這個人物的内心世界,正是通過他的矛盾以及自我否定一步一步解釋出來的。
2. 遵循“心理辯證法”的托翁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托爾斯泰更感興趣的,卻是心理過程本身,是這過程的形态和規律,用一個特定術語來表達,就是“心理辯證法”。在《窮人》的主人公桑娜身上,托翁便清晰地為我們揭示了一個這樣的過程。
車爾尼雪夫斯基作品
在開頭部分,桑娜一邊擔心着外出打漁的丈夫,一邊抱怨着貧窮的生活。但是在看到孩子們熟睡的臉後,她的内心逐漸平靜。之後,桑娜想起了生病的女鄰居。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桑娜的内心沒有平靜,她是不太可能會去看女鄰居的。桑娜的善良,是在她内心平靜之後體現的。
桑娜看到女鄰居的遺孤後,毫不猶豫地将孩子抱回了自己家中,因為“她知道,她不可能不這麼做”。這承接了桑娜去看女鄰居時的心理,并進行了發展。不過,當桑娜回到自己家中後,貧窮促使桑娜思考現實問題,之前對貧困生活的抱怨進一步發展成了具體的擔憂。她害怕丈夫不理解自己,甚至害怕丈夫會揍自己一頓。
此時桑娜的心理已經發展到了無法自主調節沖突的地步,再往下描寫,隻能朝着陀翁的方向發展。但這個時候,桑娜丈夫出現了。他和桑娜一樣想要收養鄰居的遺孤,這無疑解決了桑娜心中的沖突。于是,桑娜的内心再次恢複平和。
不難看出,托翁筆下的人物心理過程非常清晰,一個階段承接一個階段,每個變化之處都過渡得非常平穩。
托爾斯泰
三、兩部《窮人》在結構形态上的不同陀翁的《窮人》采用的是雙線回折型叙事結構,托翁的《窮人》采用的則是單線型結構。但叙事結構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作品篇幅的差異導緻的。因此,下文将讨論的結構形态差異并非雙線和單線結構,而是形态上的未完成性與完成性。
1.陀翁的《窮人》的未完成性
在《窮人》的結尾,多布羅謝洛娃将要離開傑武什金似乎已成事實。傑武什金盡管不願意接受,但他也不得不承認了這個事實。他在最後一封信中痛苦地寫道:
您聽我說,寶貝兒,您再考慮考慮,親愛的,您要離開我們,這怎麼能行呢?我親愛的,您不能走,不行,無論如何絕對不能走!何況外面正下着雨,而您的身體本就虛弱,您會着涼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傑武什金認為多布羅謝洛娃将要跟随貝科夫去往草原,盡管大多數讀者也很可能會做出同樣的推斷。但是,陀翁卻并未真的在小說中寫出這個“事實”,這部作品是未完成的。這當然不是因為書信體不好呈現,而是因為陀翁不願意去呈現。
換言之,陀翁不願意為筆下的主人公安排命運,他不僅把叙事的權力交給主人公,還把決定命運的權力交給了主人公。雖然小說中暗示了多布羅謝洛娃離開的必然性,但一切僅僅是暗示。
《窮人》早期譯本
傑武什金是否會鼓起勇氣阻止貝科夫帶走多布羅謝洛娃?多布羅謝洛娃是否能回心轉意,并和傑武什金生活在一起?陀翁不願意在小說中給出答案,是因為他既認清了社會的現實,但卻又仍懷有希望。
2. 托翁的《窮人》的完成性
陀翁的《窮人》是未完成的,它的結局是開放的。托翁的《窮人》則與之相反,它是完成的,它的結構是封閉的。
在小說的結尾,當桑娜掀開帳子,告訴丈夫“他們已經在這兒了”之時,小說的結局便已确定無疑。因為在此之前,桑娜和丈夫已經達成了一緻。這兩個善良的人,盡管自己生活艱難,也都曾一度猶豫,但他們最終都在愛的召喚之下做出了收養孤兒的決定。更難能可貴的是,兩人從未有過商讨或争吵,他們的内心沖突都主要都因假設對方的反對而産生的。
不難看出,托翁在《窮人》探讨的終極問題并非個體内部的心理問題,而是個體與個體間之間的問題。陀翁的《窮人》當然也探讨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問題,但是傑武什金和多布羅謝洛娃卻也始終沒有自己内部的心理沖突。
托翁《窮人》明朗的結局
桑娜和丈夫能達成一緻是托翁《窮人》有确定結局的關鍵,他們之所以能達成一緻則是因為他們都心懷對他者的愛。托翁的“心理辯證法”其實由更高一級的崇高理念統治,我們可以将它理解為對大衆的博愛,或是一種宗教式的愛。
在托翁的筆下,對他者的愛最終消解了人物的内心沖突。善者被歌頌,愛解決了現實問題,托翁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喚醒大衆心中的愛,喚醒純潔無私的“俄羅斯心靈”。
寫在最後:
托翁《窮人》中的主人公是受“心理辯證法”控制的主人公,他們最終都要在愛的指引下達到更高級的統一。因此,巴赫金認為托翁的小說世界是獨白的,也就是說小說中隻有作者一個人的聲音。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
陀翁《窮人》中的主人公是不受作者控制的主人公,他們心理是如此破碎、思想是如此複雜,這使作者無法斷然決定人物的命運和故事的結局。因此,巴赫金認為陀翁的小說世界是複調的,也就是說小說中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這些聲音都是主人公自己發出的,而不是作者發出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