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果地球一天隻有四小時

如果地球一天隻有四小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5:47:01

時間流逝比過去半個世紀的任何時候都要快,從“隻争朝夕”到了“隻争刹那”。不過,生活并非隻有快進鍵,還有慢鍵。從本質上看,生活和事業的快進,其實都是以慢進為基礎的。除夕前,人們迎來一條有趣的新聞:一項研究顯示,自2020年的年中以來,地球的自轉速率呈現加快趨勢,為50年來最快。也就是說,一天已不足24個小時。現在時間的流逝比過去半個世紀的任何時候都要快。研究人員發現2020年的7月19日短了1.4602毫秒,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然而,即便是每天24小時快進約1.5毫秒,每個人在生活中是毫無察覺的。

如果地球一天隻有四小時(地球一天已不足24小時)1

1秒等于1000毫秒,1毫秒等于1000微秒,這隻是時間上的數據,與我們的感知并無直觀聯系。對所有人的生活幾乎都不會有直接可見的影響,但是時間流逝變快,人類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地球自轉變快可能與地球表面形态的變化有關。人們看到花樣滑冰運動員或芭蕾舞者做轉體動作時,身體聚成一團,轉速就變快。地球的自轉也是如此,當物質向更中心聚集時,自轉也會變快。現在,全球氣候變暖導緻冰川、冰蓋融化流入海洋,地球上的物質較以往更靠近中心,地球自轉也就變快。全球變暖又主要是因為工業化以來人類使用了過多的化石燃料,如果要讓時間慢下來,就需要多做一些事,至少要加緊實現“碳中和”,以達到二氧化碳淨零排放。這也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不過,今天的時間流逝加快,也更強化了人類對時間的感知和總結。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因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珍惜時間,并在有限的生命内,多做一些事情。盡管毫秒級的概念普通人難以感知,但是對于特殊行業和職業的人有明顯的意義。例如100米和200米短跑運動。博爾特在2008年5月以9.72秒的成績打破鮑威爾9.74秒的世界紀錄,就是快了20毫秒。今天的時光流逝對于普通人也有實際意義。進入互聯網時代,秒殺、秒搶、秒回成為一種時尚和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秒回成為人對工作是否重視,對戀人是否真愛的一定體現,同時也伴随着快進和倍速生活方式的出現。當人們觀看影視作品時選用倍速,可能是劇本太次或太爛,或者更可能是已經沒有耐心從頭至尾地觀看下去,有的用2倍速,有的還用10倍速。更極端的稱,建議倍速觀看(16倍速最佳),甚至直接看那個進度條上的小點點,随便點幾個标題看一下就行了。這樣的生活太快,當然能節省時間,也符合今天的情境。時間流逝比過去半個世紀的任何時候都要快,從“隻争朝夕”到了“隻争刹那”。不過,生活并非隻有快進鍵,還有慢鍵。從本質上看,生活和事業的快進,其實都是以慢進為基礎的。如果沒有研究人員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矢志不移地研究人類通訊和信息傳遞的基本原理、材料和方式,就不會有今天的光纖通訊,也不會有互聯網時代的秒殺。正因為研究人員的坐冷闆凳,才有了今天生活和工作的快如刹那。現在有人懷念過去的慢: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從前的日色比較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這樣的生活當然有足夠的時間品味、回味、咀嚼、思索和尋思。即便在今天快生活的時代,縱然時不我待,生活也同樣不是隻能配上快進鍵,還應當有慢鍵。除了追趕和融入時代要“隻争刹那”和争分奪秒,有時還要停下來,慢一慢,等等我們的靈魂。因為,快是建立在慢的基礎之上。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