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老人前列腺癌早期還能活幾年?60歲以上為高發人群武漢同濟醫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教授葉章群,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90歲老人前列腺癌早期還能活幾年?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60歲以上為高發人群
武漢同濟醫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教授葉章群
近十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快速上升,它已成為我國男性中發病率排名第六位的惡性腫瘤。前列腺癌發病的增加與居民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結構調整,脂肪蛋白質攝入過量等因素有關,6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發人群。
然而,我國公衆對于前列腺癌的認知水平較低,能正确認識到前列腺癌高危因素、自查症狀、早期篩查和治療方案的公衆不足三成。
年齡和遺傳是主要危險因素
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教授李漢忠
前列腺癌早期不易被發現,患者确診時常常病情已發展至晚期,主要症狀是尿血、尿痛及骨痛。直腸指檢(DRE)聯合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是目前公認的早期發現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篩方法。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早期檢測和診斷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健康男性PSA小于4ng/ml,其水平越高,發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越大。
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和遺傳。首先是年齡因素,據統計新診斷患者中位年齡為72歲,高峰年齡為75~79歲,我國超過60歲男性發病率明顯增長。其次是遺傳因素。兄弟/父親中有1人患前列腺癌,則其患病風險增加1倍以上;兄弟/父親中若兩人或兩人以上患前列腺癌,患病風險會增大5~11倍。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患者通常會比無家族史患者的發病早6~7年。
階段不同治療方案有異
浙大醫學院附一院泌尿外科教授謝立平
随着治療理念的不斷改進,前列腺癌的治療目标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同時注重減輕患者的症狀并改善生活質量。
高危者(有家庭遺傳因素)要時刻盯梢,主動監測,定期進行血清PSA檢查、直腸指檢及活檢。早中期患者(沒有其他合并疾病,身體條件可接受手術治療者)盡量争取手術治療或放射治療。中晚期患者(不能手術、放療的患者)要争取與瘤和諧共存。
内分泌治療是國内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之一。國際研究顯示,雄激素水平進一步降低,患者的生存期可進一步延長。因此,在阻斷睾丸、腎上腺激素合成的同時,抑制腫瘤本身合成雄激素,已成為前列腺癌治療的新思路。
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4版)前列腺癌診斷治療指南指出,新型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劑醋酸阿比特龍是内分泌治療新的藥物和治療方法。
整理/健康報記者 朱永基
圖/源自網絡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