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菌怎麼種植?根據四川的氣候,羊肚菌一般在11月中旬下種,次年4月采完這種被稱為“菌中之王”的食用菌,因價格昂貴,一直受到種植戶的青睐四川省金堂縣被稱為“中國羊肚菌之鄉”,其産量和産值一度占全國60%以上,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母菌怎麼種植?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根據四川的氣候,羊肚菌一般在11月中旬下種,次年4月采完。這種被稱為“菌中之王”的食用菌,因價格昂貴,一直受到種植戶的青睐。四川省金堂縣被稱為“中國羊肚菌之鄉”,其産量和産值一度占全國60%以上。
記者近日在南充市嘉陵區采訪發現,近兩年種植羊肚菌的人越來越多,2021年全區種植面積雖隻有1000畝,但跟2020年比幾乎翻了一番,且按一些種植業主的計劃,2022年還将擴産,面積會更大。
但還是有個别冷靜的業主。他們沒有盲目快上,而是跟一些科研院所展開合作,在充分掌握各項技術的前提下,根據品種特性,遵循産業規律,穩紮穩打,首先保障品質,然後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不貪不搶,進而從土地中獲取高額回報。
南充市嘉陵區安平鎮龍孔田村,有一個富康源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070畝,種了500畝柑橘,其餘的一直種蔬菜。“柑橘已于2020年初挂果,2021年産值200萬元,到2022年産值會翻倍。”基地負責人許毅說,蔬菜上半年種南瓜、下半年種榨菜,并按訂單銷售。
照理說,這樣的經營效益還是不錯的,可合作社還是擔心。近年來,南充市發展100萬畝晚熟柑橘,各地柑橘也紛紛湧向市場,滞銷甚至濫市的風險一直存在。“雞蛋不能隻放在一個籃子裡,還得從其他方面突破。”許毅說,從2020年起,他們嘗試種羊肚菌。
之所以選擇羊肚菌,是因為它長期市場價高且緊俏,生長周期隻需80天左右,一畝羊肚菌産值可達三四萬元甚至更高。“如果把蔬菜調整出來種羊肚菌,一年少說也能賣1000萬元,就算柑橘全虧了,也能保證整個合作社赢利。”許毅說,省農科院也推薦種植羊肚菌。
但種羊肚菌畢竟以前沒嘗試過,因此,2020年合作社隻種了50畝,盡管菌種、營養袋均從省農科院購買,整個生産過程也十分小心謹慎,但最終産值還是沒能達到預期。“每畝僅1.5萬元左右,隻相當于人家的一半。”許毅說,原因在于土地未經消殺,導緻病蟲害多。
于是,許毅和另一個基地負責人陳紅杉認真請教省農科院老師,并到金堂、綿陽及省外一些羊肚菌基地考察并學習技術。“現在明白了,種羊肚菌前必須用石灰給土地消毒,而且不能年複一年重複在一個地塊種,必須每年輪換着種,否則将影響産量。”許毅說。
2021年,合作社還是隻下了50畝菌種,打算等技術完全成熟了,再逐步擴大。“我們準備在500畝蔬菜基地裡調出一半種羊肚菌,而且跟其他蔬菜輪換着地來種。下一步,待自己會培育菌種、配制營養袋後,将發動周邊群衆種,總規模控制在1000畝左右。”許毅說。
具有7年羊肚菌種植經驗的南充市綠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2014年發展到現在,總規模也僅為五六百畝。“在南充市嘉陵區龍蟠鎮司南垭村隻有200畝,其餘的在漢中、蒼溪等地。”公司董事長張濤說,種羊肚菌投入大、技術含量高、風險大,不宜盲目快上。
“種羊肚菌必須事先用石灰對土地進行消殺,而且必須一年換一個地方種。”張濤說,盡管他們已經掌握了相當的技術,但還是不敢掉以輕心。“越貴的東西越嬌氣,說不準什麼時候因其他不可預測的原因導緻顆粒無收,這麼多年了,我們還在一邊種一邊總結摸索。”
但多年來,張濤還是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經驗。首先從營養袋上就跟人家有區别。南充是全國聞名的蠶桑基地,每年大量桑枝等待回收利用,張濤正好利用上這一物美價廉的東西,把桑枝打成粉,和麥子混合制成的營養袋,培育出來的羊肚菌品質更好,味道更鮮。
張濤有個同學在當地養牛,流轉了幾百畝地種牧草,于是他們倆聯合,利用這幾百畝牧草基地,調出一部分輪換着種羊肚菌。“牧草本身對土地有害物質可以起到一定消化,反過來,種過羊肚菌的地,輪過來種牧草會長得更旺盛,這樣一舉兩得節約了土地成本。”
張濤的羊肚菌平均畝産500斤左右,平均畝産值3萬元至3.5萬元。“種羊肚菌不可施用農藥、化肥,絕對生态綠色,鮮品上市一般在每斤70元到100元。”但制成幹貨價格會更高,儲存到春節前後賣,利潤會更高。張濤說,他的羊肚菌2/3是制成幹貨賣的。
其實,羊肚菌僅僅是張濤食用菌産業的一小部分。他在龍蟠鎮高坪宮村建了一個占地80餘畝的工廠化食用菌生産基地,主要生産袖珍菇和姬菇,年産5000餘噸,産值在3500萬元左右。2018年起,他開始重視品牌價值,注冊的“蜀芝仙”菌類産品已小有名氣。
2020年,金堂縣羊肚菌種植戶也遭遇過挫折。
“一是種植面積太大,且時間長,年複一年地種,很多地已不适宜種了;二是大家都在趕和搶,沒有準确地把握最佳時令,總想跑在市場前頭,總想占領更大市場,結果弄巧成拙。”有10年羊肚菌種植經驗的張蜀萍說。
張蜀萍在一立鎮蔣氏祠村成立的白平農業專業合作社,10年了,羊肚菌種植規模始終保持在200畝。而且緊依四川省農科院和陝西省農科院為技術支撐,自己不僅熟練地掌握了羊肚菌全套種植技術,還聘請了3名專家常年給合作社作技術指導,絲毫不敢馬虎。
“這200畝羊肚菌,100畝采用林下種植,100畝為地植栽培,且每一年輪出來的地,我甯願空着,讓它日曬風吹荒蕪一年,也不妄圖種點其他的。”張蜀萍對其他人将羊肚菌與其他作物套輪作的方法不以為然。“哪天遭受巨額損失他們就曉得了。”
張蜀萍的羊肚菌平均畝産值可達到四五萬元,明顯比别人高,完全不輸别人采用輪套作複合種植的綜合效益。“我這還不算最高,國内一些地方平均畝産值可達10萬元,甚至更高!”張蜀萍說,羊肚菌對自然生态環境和技術含量要求非常高,必須舍得在這方面下功夫。
一般人隻知道羊肚菌須在11月中旬左右下種,“可究竟哪一天最好呢?精準地把握季節非常重要,晚一天早一天直接關系到後面的産出。”張蜀萍說,她無時無刻不在用顯微鏡觀察着菌種、菌絲和幼菇的生長發育情況,并适時調整土壤環境、溫濕度及營養供給。
在張蜀萍的手機裡,有一個“中國食用菌群”,是2014年經朋友推薦加入的。多年來,她在群裡向高人請教,并随時奔赴全國各地考察學習。而且,她每年都要去省農科院參加一次技術培訓。“隻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技術,以技術支撐才能不斷提高單産。”張蜀萍說。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傳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