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是三國時期魏國的文學家、思想家,與嵇康齊名。他與當權的司馬氏集團有矛盾,但又不敢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于是就把抑郁和憤慨寄托在飲酒、作詩的生活裡。他的不少詩都隐約曲折地表達了他憂國和避世的心情。
阮籍的朋友除嵇康之外,還有山濤、向秀、劉伶、王戎,他們志同道合,意氣相投,再加上阮籍的侄子阮鹹在内,一共七人。他們經常在一片竹林裡遊玩,作詩彈琴,狂飲談論,高興時放聲大笑,不高興時失聲痛哭,無拘無束,豪放不羁。
其中,阮籍最為突出。 他有時在家讀書,數月閉門不出,有時出外遊山玩水,幾天不歸。當他高興的時候,忘乎所以,甚至連自己是什麼樣子都忘掉了
所以後人評價他:“當其得意,忽忘形骸,時人多謂之癡。”成語“得意忘形”即由此引申而來。
成語釋義
得意忘形。本意為因高興而忘掉一切。現多形容淺薄的人得志,高興得無法控制自己。
[出自]《晉書.阮籍傳》:“嗜酒能嘯,單坦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
[示例]小明上次考了100分,得意忘形,結果,這次就考差了。
近、反義詞
近義詞:得意洋洋、忘其所以、趾高氣揚
反義詞:郁郁寡歡、心灰意冷、怅然若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