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祛濕排寒
夏至後,高溫多雨,讓人幾乎天天在“蒸桑拿”,最易生濕。
俗話說的好:“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夏季濕氣重,會讓人出現四肢沉重、惡心、食欲差、失眠等症狀。一些體虛多病的人,比如容易反複發作感冒、咳嗽、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脾胃虛寒等,要抓住冬病夏治的時機,好好補養氣血,增強體質。
女人天生屬于陰,易生寒。
寒濕體,百病生!
人體達到五級寒濕,命在旦夕!
來測一測你是幾級寒濕?
一級寒濕:在表皮
症 狀:皮膚騷癢,長濕疹。長過濕疹的朋友都知道,奇癢無比,反反複複。
二級寒濕:在肌肉
症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乏力,關節酸困。
三級寒濕:在骨骼,即是骨寒濕
症 狀:肩周炎,頸椎病,肩痛 .硬,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四級寒濕:在髒腑
症 狀:(寒濕在子宮、卵巢、睥胃、肺),導緻身體各項機能受損,宮寒、婦科疾病、乳腺增生……随之而來!
五級寒濕:在身上
症 狀:(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的。
當體內"寒濕氣"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身體"凝"的現象;"凝"的意思是循環慢和代謝慢;身體容易酸痛。
然後就會發生於堵,"淤"的時間長了,會怎樣?
會長瘤,長"瘤"也不可怕,怕的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容易變異形成癌症,這是個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寒濕氣往往通過5大穴位進入體内
①肩頸部的“大椎穴”
從“大椎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肩頸酸痛,肩周炎,頸椎病,頭暈頭痛,失眠多夢;
②前胸的"膻中穴"
從"膻中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腫痛,乳腺管道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症狀”;
③肚臍部位的“神阙穴”
從“神阙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特别是女性,當盆腔内的“寒濕氣”重時,就容易引起我們婦科各種疾病,比如:婦科炎症,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症等”。
④腰部的“命門穴”
從“命門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腰酸背痛,腰膝酸軟,各種腎虛,性功能下降等症狀;
⑤腳底的“湧泉穴”
從“湧泉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膝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症狀。所以,避免寒濕、排寒祛濕非常重要,請在日常生活中護住這五大穴位——胸、背、腰、腹、足底!
驅寒大法
1 泡腳
夏天用溫水泡腳養生很有必要,特别是脾胃不好的人,易受濕邪侵犯,用藿香煎汁泡腳,祛濕消暑最好不過了。泡腳之後别忘了按揉湧泉穴。
腳是陰血的大本營,三條陰經都彙集于此: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
春天泡腳,開陽固脫;
夏天泡腳,祛濕除熱;
秋天泡腳,清腸潤肺;
冬天泡腳,丹田暖和。
2 飲食驅寒濕
平時多煲含淮山、薏米、紅豆、茯苓、黨參的湯粥,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配菜中加點蒜、蔥、生姜、辣椒也可祛濕。但要注意量,過多則會火氣旺盛,不要剛去了濕,又來了。
3 運動驅寒濕
每天堅持适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纾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4 艾灸驅寒濕
艾灸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溫散寒邪、活血止痛、補中益氣、溫陽補虛、排毒邪熱、消瘀散結、防病保健、延年益壽等功能。
夏季艾灸:養陽祛濕寒
夏至艾灸的好處,艾灸是溫壯元陽、激發經絡之氣、調動與開發機體潛能、健身防病的傳統方法。夏季是祛濕氣、排寒氣的最佳時期。暑病的發生,是由于冬季寒邪藏伏于體内,至夏而發的伏氣溫病。
夏至節氣過後,人體陽氣達到頂峰,此時針對暑病行艾灸療法,可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有效地扶陽避寒邪、祛除冬病根因,使體内陽氣得到升發和振奮,外界的風濕暑邪便不易侵犯,從而阻斷了發病途徑,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觸發。
夏季養陽,首選艾灸,溫通經絡,深入髒腑,調和氣血,扶正驅邪,促進血液循環,加強代謝,達到防治疾病和保健強身的目的!
夏至後常灸以下這7個穴位,有祛濕健脾、疏肝益腎、滋補元氣、提高免疫的作用:
艾灸穴位
取穴:中脘、神阙、關元、命門、足三裡、大椎、局部阿是穴(即哪痛灸哪,身體哪裡感覺寒涼,這些部位就應該是施灸的穴位),這些穴位可以算是一個整體的調整,提高正氣,補氣血。
溫馨提示:
使用灸法: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或隔姜灸。
使用艾灸罐、艾灸盒的話,要适當延長時間,但一定要根據年齡、體質不同調整好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