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怕西山夜雨時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怕西山夜雨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23:21:51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怕西山夜雨時(應景讀詩)1

這幾日台風騷擾四鄰,秋雨綿綿,寒意漸起,花壇裡的落葉紛紛灑灑,蕭瑟景色望眼驚聲。人的心情也似被這陰霾天氣,眼前景色莫然的低落,懶散散的竟起無聊之狀。

人啊,一旦無聊心來,煩惱無趣增多,行事念想都閑散的,一身的了無生趣。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長時間來一直處于混沌醉夢之中,無端地耗費着人生這點有限的時光。有一天,忽然發現春天即将過去了,于是便強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賞春色。在遊覽寺院的時候,無意中與一位高僧閑聊了很久,難得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暫且得到片刻的清閑。

這是唐代詩人李涉的《題鶴林寺僧舍》,那時的詩人在唐憲宗時被貶谪為陝川司倉參軍,文宗時應召為太學博士,後來又被流放南方。仕途波折,志向折錯。在他遭遇流放期間,無聊乏力,閑散無趣,“終日昏昏醉夢間”,情緒極其消沉。然而,在“忽聞春盡強登山”與鶴林寺高僧的閑聊之中,無意中解開了苦悶的心結,化解了沉溺于世俗之憂煩,體驗了直面現實及人生的輕松感受,才得以使自己麻木已久的心靈增添了些許的愉快,于是欣然題詩本篇于寺院牆壁之上,以抒發其内心“又得浮生半日閑”之感慨。

人生總要有點事做做,精神才不會空虛乏味,身體才不會懶怠無力。而精神的困乏最易傷筋動骨,銷魂落魄。

詩人的那個時代裡物質生活、生活經濟不是其生命的重要部分,仕途順暢與精神困頓才是詩人郁郁寡歡的根源。

羅曼羅蘭說過:“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不能安心于學術,不能安靜于求知,古人精神上出現的“無聊”隻能聊以詩書排解,詩酒解憂。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怕西山夜雨時(應景讀詩)2

遍尋曆史,古代讀書人仕迹不順,精神困厄的很多,在明心見性,認識自我的征途上,他們多運用文學的才識抒懷自解,聊以安慰,盡力達觀,保循中道,不辜負這僅有的一次的人生。

來,品一品,辛棄疾的《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請,看一看,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噓,聽一聽,蘇東坡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就連那女兒身的李清照,也情懷婉約,綻放宋詞文學絢麗的風景。

“紅耦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紅藕香殘,鮮豔的荷花凋謝了,從竹席上感到深深的涼意,輕輕提起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隊形飛回來(有沒有)傳回誰的家書?鴻雁飛回的時候,(轉眼間)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傾瀉在西樓,(我在這盼望着)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飄流,一種離别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隐隐纏繞上了心頭。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怕西山夜雨時(應景讀詩)3

《墨子》中有一句話說:“有閒,中也。”漢字的美總體現于先人造字的哲理意義,給予我們啟迪。

在古代,“閒”和“間”常常是通用的,“閒”是門中有月,“間”是門中有日,天地間因有日月,便需有沖氣以為和,沖氣集中,即是平衡日月而來。

《禮記》中說:“一動一靜,天地之道也。”動靜陰陽,動靜全在閒與間之間,陰陽全在日月之間。當月光從門縫中射入屋内,我們便該閑下來了,便要卸下一天的忙碌,準備休息了;當日光從門縫中射進來,我們便要開始工作了,一天的忙碌便由陽光的射入開始。這生命中的一動一靜便是天地之道。

為什麼古人常常喜歡說“偷閑”呢?因為白天本應屬于大人們工作、孩子們學習的時間,如果在白天想度過一段悠閑的時光,便叫做“偷閑”了。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随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将謂偷閑學少年。”

北宋的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學家,盡管他寫這首《春日偶成》詩時已是一位藹然長者,可他仍然無法抗拒大自然對他的吸引,他不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還是一個對大自然充滿感情的活生生的人。隻不過他的感情經常被“理”壓抑和扭曲罷了。

淡淡的雲在天上飄,風兒吹拂着我的臉龐,此時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叢之中,沿着綠柳,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前面的河邊。

當時的人不理解我此時此刻我内心的快樂,還以為我在學年輕人的模樣,趁着大好時光忙裡偷閑呢。

“現代的你們這些人呐,哪裡知道我們“無聊、困厄”時的心情啊,正是大好時光求知、求學,為國為民之時,如此的清閑聊賴是多麼的荒廢啊。

莫不以為,我是學那些少不經事、不好學習的少年,偷偷從學堂跑出來,來偷閑呢!”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怕西山夜雨時(應景讀詩)4

配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情說感話2019】乙亥年七月廿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