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夏曆史 齊原#天下之中# #易經# #易經說什麼#
目錄:
(一)《易經》之基本邏輯
(二)釋《臨》卦
(一)《易經》之基本邏輯
前言:《易經》是商周史,六十四卦是商周之變的六十四件事,周公大腦中的六十四個主題,這是本公衆号發布之《易經說什麼》系列的基本觀點。
玄之又玄的易學,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幾千年演化,一直演化到人們忘記了《易經》究竟在說什麼,隻記住了孔子說什麼,王弼說什麼,算命先生說什麼。
這裡面有幾個核心問題:
第一,《易經》為什麼是64卦?
64是2進制數,2的六次幂,8的平方,就是八卦之上再八卦,所謂重卦。
作者需要一個結構化而非線性的記錄空間,因此選2進制,2進制數裡32太少,128太多,因此選64,需要6根小木棒。
我們可以設想,假如周公或者文王選用幹支計數法,那也許我們看到的将是60(12/10的最小公倍數)卦的周易,但這個設計是不精彩的,因為無法表達象思維,所以我們有第二個問題。
第二:卦象的本質是什麼?
8*8之重卦結構,可以提供一個象思維的空間,作者大腦裡的64件事,都可以抽象為某上有某,某在某上,上某下某的意向。
卦象的本質,6根爻所組成的圖案,其本質是主題的一種函數映射,正因為主題決定了卦象,所以可以通過卦象可以反推主題。
商王象兵之沖鋒,《豫》,雷出地奮;
殷商貴族之命運,《明夷》,明入地中;
姬周封建之康侯,《晉》,明出地上;
孟津觀兵之彗星,《大有》,火在天上;
伐商聯軍之篝火,《同人》,天下有火;
第三:卦名的本質是什麼?
卦名的本質,就是直接了當,有什麼主題,就選一個或兩個合适的字,就是文章的标題。
卦名是總結理解主題的,最早的作者和讀者一看就懂,心領神會,卦名并不想欺騙或隐瞞什麼,但是千年之後的我們,卻往往不知所雲。
卦名之所以會成為一個問題,是幾千年來漢字的演變造成的,因為一個字會有多種含義,每個字都是一顆概念樹,後來者往往以樹冠上之新意去釋樹根上之古意。
《豫》的本意是商王的象兵,是周公回憶裡雷出地奮的恐怖記憶,而豫之愉快和音樂,先王作樂崇德的之粉飾,則是晚出的新意。
第四:爻辭的本質是什麼?
爻辭是對主題的繼續闡述,因為隻靠卦象和卦名,很多信息無法表達,估計記錄者過幾天自己就忘了。
但是爻辭也有湊數和誤導的嫌疑,比如六根爻,這個兇,那個吉,這個吝,那個悔,真的如此神奇嗎?我估計周公自己是不信的,傷烏龜殼斷兇吉這事,商纣王時代就已經要動搖了。
用一張圖來總結表示以上的想法:
1.卦名、卦象、爻辭都是由主題決定的,卦名、卦象,爻辭是同一個主題向三個方向,獨立射出,不相關的三隻箭頭,是三種映射。
卦名是主題到漢字空間的映射;
卦象是主題到重卦空間的映射;
爻辭是主題到文章空間的映射。
三種影射的函數邏輯,隻在創作者的大腦裡,他是寫給自己看的,包括孔子在内的讀者,隻能猜。
2.因此基于第一點,卦名、卦象、爻辭之間,都是間接而非直接的關系,若三者互相解釋,是隔靴搔癢,是三個影子的對話。
幾千年來,抛開商周之變的曆史去解讀《易經》,用爻辭解釋卦象,用卦象解釋卦名,用卦名解釋爻辭,或者反過來,都是因為沒有看到核心的藍色部分,而陷在外圍的綠線邏輯之中。
如此,《易經》永遠也說不清楚,因此也就能永遠繼續說下去,《易經》的結構和爻辭,也為後來者提供了無盡的解釋空間,綠線邏輯是個圈,在圈裡轉不出去,就是内卷。
(二)釋《臨》卦
本卦釋《臨》,主題是兵臨城下,先看卦象和爻辭:
《彖傳》: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兇,消不久也。
《象傳》: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卦名 |
卦象 |
爻辭 |
《臨》 |
000011 |
鹹臨 |
坤上兌下 |
甘臨 | |
澤上有地 |
知臨 |
說實話,如果找不到主題,僅憑爻辭裡的寥寥數語,怎麼會讓孔夫子有君子以教思無窮,保民無疆之感慨呢?
如果我們認識到,臨是兵臨城下,臨車之臨,一切都豁然開朗。
《詩經·大雅·皇矣》曰:與爾臨沖,以伐崇墉。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六韬·軍略》:“攻城圍邑則有轒輼臨沖。
《楚辭 遠遊》: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朝發轫于太儀兮,夕始臨乎于微闾。屯餘車之萬乘兮,紛容與而并馳。
《楚辭 思古》:臨深水而長嘯兮,且倘佯而泛觀。
臨,兵臨城下,臨車高聳,護城河外,如臨深淵。
<臨車 圖片來自網絡>
<馬面 圖片來自網絡>
整個故事是這樣的:
要保民無疆,就要修城牆,挖護城河,防止敵人侵略;
而作為進攻方,要越過護城河,攻克城牆,就需要一種叫做臨車的大殺器;
臨車有兩個關鍵,第一就是底座移動平台要寬,推着可以跨過護城河,第二是作戰平台要高,要高過城牆;
對付臨車,古代城牆之設計也有專門的應對方案,比如襄陽城巨寬無比的護城河,什麼臨車也過不去,此外就是修馬面,就是城牆防線上突出的結構,從側面攻擊臨車,造成三打一的效果,故宮午門外,也有這樣的結構。
要理解臨車-護城河-城牆-馬面這四者關系,看《大秦賦》第一集就夠了。
護城河上,防守一方的城牆和進攻一方的臨車,都可視為澤上之地,地為坤,澤為兌,因此《臨》之卦象,上坤下兌。
《象傳》: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藏在《臨卦》背後的答案,作者不想直說,但澤上有地之卦象,正是破譯密碼的鑰匙;《象傳》的作者也不明說,但是他暗示得已經不能再明顯了。
《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兵臨城下,或攻或守。
先夏曆史原創作品 齊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