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地區流行着很多俗語,這些球員都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雖然很多農民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卻有一雙可以發現生活的眼睛。
他們将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情,總結成了一句句帶有哲理性的俗語,時至今日人們也一直沒有忘記俗語的魅力。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其實說的是農村蓋房子的事情。
在農村地區蓋房子,是一件非常有講究的事情,房屋作為永久居住的地方,一旦出現某些問題,不僅會讓人心裡不舒服,嚴重的甚至會對家庭中造成一定危害。
從表面意思上去看,可以解釋為蓋房子的時候如果門朝南,那麼居住在屋子中的人就不會受寒,簡而言之就是采光和保暖性比較好。
“樹通軒人丁散”則是說,人們在院子中種樹的時候,千萬不能過密,否則就會對主人造成一定危害。
第一、門朝南,子不寒無論古今,農村地區在蓋房子的時候,都喜歡蓋一座南北朝向的房子。也就是說一般大門都需要朝南開,而宅基地則坐北朝南。
這種房屋格局,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北方地區,由于四季溫差比較大,所以大門朝南的房子,相對來說保暖性更好。
這主要是因為大門朝南,可以接受更充足的陽光。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西北風肆虐時,由于隻能吹到房子的後牆,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房子的保暖問題。
“子不寒”其實非常好理解,說的是門朝南的房子可以世代居住,子女不會受寒。
并且将這座房子當做傳家寶,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實際上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說的就是門朝南的房子,可以居住的時間非常久。等到自己的孩子或孫子住在房子中時,也根本不會感到寒冷或不适。
事實上這非常符合農村人的思想,正所謂一座好房子,可以興旺幾代人。
第二、樹通軒,人丁散
“樹通軒人丁散”簡而言之,就是栽種的樹木已經遮住了房子,并且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農村地區,每家每戶都會有一個庭院,原本會在這個院子中栽種一些時令蔬菜,草皮以及一些可以讓人納涼的大樹。
在這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講究一個适度原則。如果院子中栽種的樹木特别多,或者說樹冠已經遮擋住了陽光,這樣其實很容易也影響居家生活。
雖然到秋季的時候,樹上可能碩果累累,并且也具有一定觀賞性的作用,但如果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就應該及時将多餘的樹木砍伐掉。
農村老話說“桑皂杜梨槐,不宜入陽宅”, 說的是這5種樹木,絕對不能栽種在院子中。這一點其實與一些民間思想有很大關系。
在古代社會老百姓都認為,桑樹、槐樹屬于招鬼樹,栽種在院子中就會對家人不利。
“人丁散”其實意思非常簡單,如果院子中的樹木過于濃密,或者栽種了“桑皂杜梨槐”,很容易影響這個家庭的人丁興旺。
通過一個“散”就可以得知,如果不遵守這條俗語的勸告,那麼就很容易影響子孫後代的發展。
事實上這句俗語并未阻止大家種樹,但是一定要把握一個适度的原則。在種樹的時候應該根據院子的大小,選擇合适的樹木栽種在院子中。
千萬不要将樹種植的特别密集,而且也不應該帶入一些長得特别高大的樹木,否則就很容易影響采光。
“樹通軒”的意思是,從門口一直蔓延到走廊,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這樣的布局,其實很容易造成遮擋陽光。
導緻陽光無法進入,久而久之就會導緻房子潮濕、黴變,這樣的房子根本不宜人類居住,所以才會有“人丁散”的說法。
結 語
從古至今農村地區一直都流傳着很多俗語,這些俗語其實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既有關于房屋建造方面的行為,同時也有一些關于禮尚往來人情世故的俗語。
無論哪一類俗語,都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希望大家能夠多重視屬于文化的魅力,隻有這樣才能讓所有文化源遠流長,并且對人們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