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積善成德
在《楊氏太極拳真傳》攬雀尾總訣雲:“太極拳法妙無窮,掤捋擠按雀尾生。掤式勁點在兩臂,捋式勁點在掌中。擠式勁點在小臂,按式勁點在腰攻。......”掤捋擠按是太極拳的總手,在太極拳和推手中具有重要位置,初學者難以打出味道。人們往往不予重視,錯誤地以為小菜一碟,何足挂齒。其實“攬雀尾”大有來頭。
楊露禅故居
傳說,一天,楊露禅與僧人閑坐,“有飛燕入簾,低繞近身即起手速抄之,顧謂僧曰,此鳥訓就人,聊與為戲何如?辄承以右掌而左手撫之,旋縱使去,燕振翼拟起,師微将掌忽隐忽現,燕不能飛去。”(《楊露禅先師轶事》)這個故事大體是這樣的:楊露禅和一個僧人坐在廳堂閑聊,突然一隻燕子從窗簾飛進來,并低飛繞身。說時遲那時快,露禅出手迅速捉住了燕子。回頭對僧人說:把這隻燕子馴化一下供人玩耍如何?說罷,右手掌托着,用左手撫摸,然後放了燕子。燕子正要振翅飛走,隻見楊大師用手微微忽隐忽現的,不知用什麼方法,使燕子在掌中動彈不得。燕子活動範圍大多在人類居住的地方,性格活潑,膽大近人,聰明機警。太極拳家把掤捋擠按四種手法與鳥雀聯系起來,把敵人的來手想象成鳥雀的尾巴,鳥的尾巴在你眼前撲通,你心靜體松,沉着應戰,以靜制動,随機應變。掤之,則黏之、引之;順勢借力捋化之;若敵欲抽其臂,我則乘其抽臂之際,即可擠之,敵必跌之;若敵再來,則用向上提勁,迅速用雙手先按其肘和腕部,一式接一式,式式連環,絲絲入扣,轉換自如,恰有得心應手之妙。先師楊露禅的功夫了得!其中的奧秘,就在攬雀尾中。
雀尾生
師父趙幼斌對攬雀尾的四個方面做了五個歌訣,簡要介紹如下:左掤。起落開合太極圈,右采橫掤任自然;右掤,架馭敵手需用掤,活潑全在轉腰功;捋,順取肘腕捋勿空,原為引入從己行;擠,捋式變擠順手纏,變成雙掌推向前;按,擠若落空變按揉,左按腕節右按肘。
《十八在訣》雲:“掤在兩臂,捋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我把其中的諸多要求集中起來,直譯如下:掤在兩臂要圓撐,無處不在要暗合。捋在掌中要輕随,動短意長要黏活。擠在手背要微橫,合力前推要略斜。按在腰攻要腰頂,推前先按要勁整。我把掤捋擠按做了進一步的解釋。
按
左掤的勁點先以右手為主,勁點在掌緣,内含采意;左手掤出時,以左手為主,勁點在肘尖、小臂一側,橫勁,内含掤意;右掤時,勁點在小手臂前上側,左手助之;掤要圓撐。捋,要輕随。左臂松松掤住,勁點在掌背。右手輕輕粘住,勁點在掌緣和尺骨處。要掌握好重心。擠,勁點在右掌背尺骨一側,左手助之,兩手似合非合。按,分兩部分,兩臂撤回時,勁點在兩手小指及掌根處;兩手按出時,勁點在掌根處,先下沉按,在平推微上,意在腰攻,前去之中,必有後撐。
推手
注意,這裡的勁力點,就是着力點。但不是在此處用力(太極拳放松是要義)。比如右掤,勁點在右小臂,但周身松沉,不是死勁。運勁随着動作變化而變化,“意到氣到,氣到勁到。”節節貫串,勁整,周身一家。
先師楊露禅功夫不止于“攬雀尾”。初到北京,名不見經傳。在富商張家教拳,其家武師以貌取人,見他的拳術似撲魚摸蝦,便挑釁道:“你這拳能不能打人?”楊師針鋒相對:“除了銅人、鐵人、石頭人不能打,凡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軀,都可以打。”于是張家的武師個個摩拳擦掌,擺開架勢,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不料,一個個上來都不是對手,一接觸,不知何故,即被抛出丈外。此後楊師名聲大振,“楊露禅闖天下,楊班候打天下”傳為美談。
外國友人尋根楊露禅故裡
因為種種原因,太極拳口傳身授已不可能,書籍、文卷大部分遺失,太極拳許多高超的技藝都失傳了。先師楊露禅如何用簡單的掤、捋、擠、按就能把飛燕吸入掌中,就不得而知了。但故事本身卻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太極拳确實博大精深!毋庸置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