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克己複禮”,必然會想到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 551 年生于魯國,位于中國東部的現在的山東省。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宋國貴族是商朝王室的後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糾紛已經失去貴族地位,遷到魯國。孔子自幼在魯國受到周禮的熏陶,使他對周禮融會貫通。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周禮名存實亡。春秋以來,大國稱霸取代周天子的宗主地位,像齊桓公、晉文公等霸主,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說禮樂征伐已不自天子出。孟子形容那時的狀況說:“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僅《春秋》記載,國君被弑者就有三十六人。西周是孔子的理想國,之所以是理想之國就是因為有周禮。孔子認為,禮儀亂了就是秩序亂了,秩序亂了當然天下就亂了。這就是孔子大聲疾呼恢複周禮的原因。
“克己複禮”就是約束自己而返歸于西周之禮,語出《論語·顔淵》。
原文為: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意思是:顔淵請教什麼是仁。孔子說:“約束自己返歸于周禮就是仁。一旦所有的人都約束自己而返歸于周禮,全天下就盡歸于仁了。對仁的追求完全取決于自己,難道還要靠别人嗎?”顔淵說:“那麼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說:“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顔淵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我會遵照您的教導去做。”
朱子解克己複禮,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複。譬如塵垢既去,則鏡自明;瓦礫既掃,則室自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