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喜馬拉雅APP答摩健康的精品課《潘毅·中醫文化必修課》
編輯丨張公子
我國有着幾千年的悠久曆史,五十多個不同民族的人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民間有“三裡不同俗,十裡改規矩”的說法,不同的地方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風俗習慣。
什麼是民俗?簡單地說:民俗就是民間的風俗、習慣。就像魚在水中,生活中的人很少能離開民間風俗習慣的。
民俗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廣泛存在于民間的社會、經濟以及精神生活中,具有人相習,代相傳的特點,往往以循例從衆的形式,以不同的民俗事象顯現,對大衆的行為或意識形成一種柔性約束。
植根于傳統文化土壤上的中醫學,自然與衣、食、住、行以及歲時、節令等各類民俗相關。歲時風俗中,真的不少是人們從保障身體健康的實用目的出發而形成的。
民間風俗之燃爆竹大年初一,舊稱“元旦”。辛亥革命後推行西曆,才正式定名為“春節”。在古老傳說中,有一種叫“年”的怪獸,特别能睡,一年睡足364天,到了除夕夜就出來找東西吃,人與畜都不放過。
人們把竹子燒得噼裡啪啦響,就能吓跑“年”這種怪獸。爆竹的名号,就是這麼來的。放爆竹,立意就是驅邪逐妖,祈求人畜平安,一年順利。
民間風俗之喝屠蘇酒王安石作《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屠蘇酒,又名歲酒,一般是除夕進飲,也可以外延為春節時節喝。屠,就是割;蘇,就是藥草。采了藥草來泡酒,泡成的酒就是“屠蘇酒”了。
它裡面有白術、桂枝、防風、花椒、附子、大黃等中藥,入酒浸制而成。作用是益氣散寒、活血行氣,避除疫疠之邪。由于性溫熱,喝完可以感到新春的溫暖和愉悅,近似于“春風送暖”了。
但喝屠蘇酒有個特殊的規矩: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年齡較長的在後,逐個飲少許。
屠蘇的飲酒次序為什麼别開生面?有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
民間風俗之走百病走百病,又稱遊百病、散百病或度厄,是北方的傳統民俗。據《帝京歲時紀勝》記述:“元夕婦女群遊,祈免災咎。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一般在正月十五或十六日進行。
這天婦女們穿着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午夜才歸。以前的女性長年被困繞在家務中,難得有機會出遊。借此風俗遊樂,促進心身放松。
民間風俗之新春吃春盤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所以立春很為老百姓重視。立春之日有食春餅與生菜的風俗。餅與生菜以盤裝上,就稱為春盤。
杜甫有《立春》詩有:“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之句。也有兼吃水紅蘿蔔,說能去春困,整個嘗新活動稱為“咬春”,表示迎接春天的意思。而多色多樣的“春卷”,就是由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
春盤有時也叫五辛盤,因為新年的“新”與辛辣的“辛”同音,取諧音,取迎新(辛)之意。
五辛盤中盛有五種辛葷的蔬菜,如小蒜、大蒜、韭、芸薹(tái)、胡荽(suī)等,是供人們在春日食用後驅除舊年陳氣、發五髒之生氣用的。
歲時風俗,是人們順應自然規律而生息的行為,大部分是在争取生存,希望吉利平安、興旺發達的前提下進行的。其中保障人身健康、消災免病的意識及行為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而它的演變過程,大多是與中醫藥文化齊頭并進的。
關于主播:
《潘毅·中醫文化必修課》凝聚了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導潘毅教授三十年的學術、臨床積累,用沉澱數百場課程講座的精華,帶你從《黃帝内經》到諸子百家,從曆史文化到哲學思考,全面了解中醫,貫通文化。
在知識上,你将獲得極為廣泛中醫脈絡與文化見解,在技能上,你會完整推演中醫的醫理病理和治病方法,傳遞正确的養生方法。在思想上,你能建立系統而深邃的思考模式,真正看懂中醫,從容應對大千世界。
關于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中國知名音頻平台,4.8億用戶的共同選擇。不用看,聽喜馬拉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