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别急,慢慢來,好戲在後頭。
不管你身處何處,陷入了哪種境地,千萬别沖動。學會冷靜觀察,從别人的言行裡找到出路,從自己的言行裡總結經驗。
盲目沖到前面去,多半是逞“匹夫之勇”,碰得頭破血流,還沒有任何收獲。
《易經》裡一句話:“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
一個人想要遠行,在前面就會迷路,在後面跟随依傍,就是非常吉利的。
我們常常用“跟屁蟲”來形容那些盲目跟風的人,卻不知道其中的奧妙,不懂得他們規避風險、後發制人的智慧。
真正有遠見的人,都在“後面”,在紛紛擾擾的社會上,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02
讓别人先走,一探究竟。
有幾個朋友,結伴去爬山,到了岔路口,一些人決定往東走,一些人決定往西走。隻有一個人,他說,自己很累了,要休息一陣子。
過了半個小時,往東走的人,折回來了,他們遇到了懸崖峭壁;往東走的人,不敢繼續前行了,因為荊棘太多了。
每條路都是死路,大家隻能折回去,尋找向導。
大家都折騰得夠嗆,唯有原地休息的人,滿血複活。
每個人都想成為“探路者”,走在最前面。尤其是生意場上,都在争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當然,能夠另辟蹊徑的人,肯定能挖到一桶金。但是,概率小之又小。
真正能夠成功的人,并不是貿然前行,而是注重“推陳出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翅翺翔。
讓别人先走,大概有“找替罪羊”的嫌疑,但仍舊是智謀。
即便是哥倫布這樣的冒險家,他在航海之前,仍舊做了很多功課,借助了《地理學》這本書,請教了意大利著名的數學家、地理學家托斯卡納裡,還在叔父的漁船上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熟悉了大海和海船的操控。
那些偉大的“先驅”,并不是毫無把握地去做某件事,而是借助了别人的智慧和力量,讓别人送他走了很遠的路。
03
讓别人先說,彙聚智慧。
在職場上,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開會的時候,所有的下屬,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最後才輪到“一把手”說話。
“一把手”的話,最有道理。
事實上,後開口說話的人,把别人說話的“精華部分”,彙集起來了,湊成了自己的篇章。
佛家有言:“不要圖口舌之快。”
唐朝的時候,李世民治國,采用了“廣開言路”的辦法。讓所有的臣子,包括群衆,都能開口說話,提出治國的建議。
政治家魏征,前前後後建言200多次,連皇帝的過錯,也直言不諱。
有一次,李世民要去打獵,裝備都準備好了,但是遲遲沒有動身。他在觀望,看魏征對此事,有什麼意見。當時,他的行動,沒有得到魏征的認同,便取消了行程。
讓所有的人,都暢所欲言,站在高處的人,虛心接納,看似降低了自己的尊嚴,其實是做人的“高明之處”,反而更加受人尊重。
古時候,周厲王非常暴躁,聽得任何人的建言,派巫師到街上去觀察,聽到任何人說壞話,就記下來,一定重罰。
從此,所有的人,見面時,都不說話,隻是用眼神和表情交流。
三年之後,群衆造反,把周厲王驅趕到了一個叫“彘”的地方。
古人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想要阻止周圍的人說話,就像堵塞大河一樣困難。堤壩越高,壓力越大,越容易毀掉。
有遠見的人,都善于疏導,讓别人說話,然後自己從千言萬語中,分析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人多的時候,位高權重的人,首先說話,那麼底下的人,就不會提出不同意見了,隻是拼命鼓掌,這是很愚昧的做法。
04
讓别人先上,學會讓賢。
春秋時期,齊國的大臣晏子,去魯國出差。
因為路途遙遠,也沒有汽車、高鐵、飛機之類的交通工具,因此這一去就是好幾個月。
晏子回來的路上,聽說齊景公壓迫很多群衆去修高台。
當時,天氣寒冷,做事的人,非常可憐。
晏子向齊景公建言,阻止他繼續建高台。
齊景公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說:“寡人将速罷之。”
隔一會,晏子直奔工地,用皮鞭抽打做事的人,督促大家快點幹活。大家都罵晏子,太沒有道德了,居然助纣為虐。
晏子剛剛離開工地,齊景公就下令,停止修建高台,大家都回家去避寒。
孔子說:“晏子這個人,真的了不起。把罵名留給了自己,把好的名聲,留給了君王。”
做人如水,“你高我就退去”。如果一個人可以做到這一點,那麼他就真正是賢惠的智者了。
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如果一個人不是特别厲害,就别拼命往高處走。德不配位,注定垮台,摔下來的時候,非常痛苦。
如果一個人特别厲害了,就應該主動走下坡路。一山不容二虎,誰要是霸占高位不走,就得四面受敵,連睡覺都不能安穩。
在很多景區,我們都能看到挑山工,他們總是讓遊客先走,但是他們又比遊客先一步到達最高點。
不是挑山工有健步如飛的本事,而是他們走得慢,走得穩。正所謂,“積跬步,至千裡”。
05
結束語。
《韓非子·孤憤》裡寫道:“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會明察秋毫,從走第一步開始,就預測到了十步之外的事情。
“後”的反義詞是“先”。如果你一直沖在前面,那麼你注定傷痕累累,甚至是自身不保。
沒有人可以預測到,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但是可以通過别人的經驗教訓,找到規避意外的辦法,恰好是别人的智慧,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鬼谷子說:“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
跟在“後面”,不是膽小如鼠,而是一種大的格局。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