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說:“大旱旱不過七月半,七月半晴還有八月旱”,這句諺語表明了什麼預兆,是不是指七月半幹旱完,八月繼續降水少呢?
大旱旱不過七月半
我們都知道,在農曆六月份,正值小暑大暑節氣,這段時間恰恰是下雨時節,多有雨水降臨,陰雨連綿。等到了農曆七月,進入立秋時節,雨水減少,秋高氣爽,風清雲淡,秋老虎咄咄逼人。
正如諺語所說:“大旱旱不過七月半”,可以看出,不論夏季幹旱與否,特别是入秋以來,天氣酷熱幹旱,炎熱高溫,但是等過了七月十五這天,往往會迎來降水,甚至是大雨爆發,緩解近期的旱情。
還有句俗語,說:“亡人節多雨”。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民間俗稱亡人節等,也是祭祀祖先之日。意思是這天往往是雨水多發的一天,會大雨降臨,你所在的地方,七月十五下大雨了嗎?
七月半晴還有八月旱
這半句是說老祖宗通過七月十五這天的情況,來預測未來八月份的天氣。如果農曆七月十五天氣是晴朗的,那麼後期天氣也會多晴朗酷熱,而且甚至還會貫穿整個農曆八月,幹旱時間比較長。
正如其他諺語所說:“七月十五晴,四十五日秋老虎”。大家可以看出,45天時間,正好是到整個八月份,看來這天天晴,那麼農曆七月和八月,都是幹旱少雨,陽光暴曬,秋老虎依然如故。
其他諺語
所以總結來看,七月十五這一天大多應是下雨的日子,如果沒有下雨,那就表示未來農曆八月降水少,會長時間幹旱下去。
另外,還有兩句俗語:“七月十五響雷公,大雨滿到平田壟”,農曆七月十五這天,假如雷雨交加,出現雷雨天氣,則往往預示着這天大雨爆發,淹沒田地和莊稼,影響糧食作物健康生長。
第二句:“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豐收”,意思是說,七月十五是一個天氣幹旱或者陰雨的分界線,或者參考日。
而八月十五又是農作物收獲的季節,這時農作物也已成定局,當然就會知道了今年的收成如何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