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07:42:33

今天想分享一下對“陛下”的理解。

一、“陛下”的傳統理解

公元前221年,秦國一掃六合,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嬴政自比三皇五帝創造了“皇帝”,稱始皇帝,并規定了皇帝自稱為“朕”一一朕者,掌舵人也。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說文解字皇上)1

而關于臣子對皇帝的稱呼有很多,比如:皇上、聖上、萬歲、陛下等,其它都好理解,就是“陛下”到底如何解釋一直存有争議。

因為從古至今都認為“陛”是皇宮的台階,以緻于文人學者們一直圍繞着“台階下”進行着牽強附會的注釋。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說文解字皇上)2

最流行的“陛下”之說是君臣之間存在九階的高度差,以顯示皇帝的高高在上,臣為表示對君的尊敬,說話做事都要經過中間人(近侍太監)代為轉達給君。反正我是看暈了,如果曆朝曆代的皇帝們知道臣子們喊的“陛下”是“台階下”之意,會不會後悔沒砍了這些“膽大包天”的臣子?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說文解字皇上)3

二、“陛下”之我見

無論是《史記》還是《戰國策》,提到“陛下”均與嬴政有關,從“朕”的内涵來着,“陛下”應該也有着深刻的内涵。

要理解“陛下”,關鍵先要弄清“陛”的本義。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說文解字皇上)4

“陛”最早見于《說文》小篆,要解讀出其本義有點難度,必須更加深入地探索其源頭一一“坒”。

“坒”是“陛”的古字初文。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說文解字皇上)5

從《漢典》看,“坒”字雖然未見于甲骨文,但已見于商代晚期的金文中。

我們單獨看下商周時期的金文“坒”。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說文解字皇上)6

其構字是“郭” “比”,二者左右可互置:

“比”為“二人”,在古漢字中“二”已可表示“多”,所以“比”實是表意“多人”。

“郭”表意的是城邑。下圖是“郭”的字源演化及甲骨文表意圖。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說文解字皇上)7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說文解字皇上)8

所以,“坒”的本義是“城邑中的人(臣民)”。城邑是防禦設施,具有保護百姓的作用,故又引申出“坒”的“保護臣民”之義。

而“陛”是“阝(阜)” “坒”,“阜”的本義實為“左中右三軍(陣形)”。據專家研究,至遲在商代晚期已出現“左中右三師”。我曾經解讀過“師”的本義是“左右二軍(陣形)”,“阜”是“左中右三軍(陣形)”。

皇帝為什麼被稱為陛下(說文解字皇上)9

綜上可得,“陛”的本義是“指揮三軍保衛城邑中的人”。

而對于皇帝而言,自己是上位者,臣民均為“下”,所以“陛下”者,就是指揮三軍守衛城邑、保護臣民的人。正是因為稱皇帝為“陛下”,皇宮中的台階才借用了“陛”的稱謂。

這種解釋是不是非常合理?

歡迎讨論

(文中圖片均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本文原創,轉載請注明:渣渣灰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