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準工時定義
标準工時是在标準工作環境下,進行一道加工工序所需的人工時間。标準工時的制定方法有多種,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标準工時=标準作業時間 輔助時間
标準作業時間由工藝過程決定,主要為直接增加産品價值的人工/機器時間消耗。對标準工時的降低隻能通過工藝改善和輔助時間降低。
二、标準工時測量
1、秒表測量法,即使用秒表(也叫碼表)進行直接測量的方法,通常選擇一般熟練員工在正常環境下作業,進行時間測量;秒表測量也有多種方法,可以選擇使用多次測量,也可以選擇連續測量;既定時間标準設定(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 PTS)法 它是将構成工作單元的動作分解成若幹個基本動作,對這些基本動作進行詳細觀測,然後做成基本動作的标準時間表。2.、模特法,即将人體的各種動作分解為21種基本的動作,制定标準工時的時候,将員工作業的動作分解成模特法中對應的動作,并根據對應動作相對應的時間來制定标準工時,模特法中最基本的動作單元時間為0.129秒,可以根據熟練度等條件不同而加以調整;
3.、簡明工作因素法(BWF:Brief Work Factor ),BWF也是将各種動作分解成基本動素,基本單位為BU,每個BU的時間為0.06秒,每個動素為5個BU,通過将員工動作分解為BWF中的基本動素,以制定标準工時。
4、其他方法。除了上述幾種方法之外,還有 MTM(預定動作時間标準法)、WF(工作因素法)等其他的标準工時制定方法。這是指理論上的方法,實際上制定标準工時的方法可以靈活運用,比如有新機種需要制定标準工時是,可以參考以往的相似機種來制定标準工時。三、典型應用
3.1 效率和績效評估
1、效率管理
效率是對标準時間達成程度的指數,标準時間決定之後,管理人員必須在标準時間内完成作業。
2、工作績效評估及獎金計算
實施獎工制度必須籍由标準時間來衡量工作績效,才能公平合理計算獎金。
3.2 能力和負荷計算
3、設備能力
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必須依據标準時間作計算分析,以作為設備購置之依據,及采取适當之應變措施。
4、設備計劃
透過标準工時及設備的産能,将整廠的設備作最佳的安排。
5、人員及負荷計算
生産計劃拟定後,可依據标準時間計算所需之人工小時及所需人員,而且前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期負荷的情況都需依據标準時間來計算。
6、标準産能計算的依據
依照各産品的标準工時,将每天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各産品的标準産能。
7、人員計劃
将标準工時所計算出的産能來安排工作人員,在将全廠的人員來排定計劃。
3.3 投料控制
8、生産計劃進度安排
依照标準工時來安排各産品的生産進度。
9、日程管理
制造部門依據标準時間計算出應生産的産品數量,安排人員設備的配置、日程計劃、生産管制等工作,以達成要求的數量。
10、人機配合的計算
依據标準時間,方可适當安排人員及機器的配置,以減少人力的浪費。
3.4 持續改善
11、生産線平衡的計算
生産在線各工作站若配置不當,會造成瓶頸及過多空閑時間而造成浪費,需在标準時間适當地安排工作。
12、工作方法的改善
将各單元的标準時間予以計算出來,作為改善的參考依據,同時可作為改善前後的比較。
13、作業指導訓練的标準
在現場生産單位的作業指導訓練中,标準工時是其各作業單元效率的依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