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簡單h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是什麼意思呢?這段話來自中國沿用時間最久的“高小語文課本”,有兩千多年曆史的《論語》第七篇《述而》。該篇實際上是孔子以一個教師,的身份闡述自己的“教學心得”,在“學而不厭”這三句話前,孔子将自己比作同宗的殷商史官老彭,“默而識之”的“識”讀作“志”,意思是标注、銘記,這句話是說孔子一旦發現知識點就會不聲不響地記下,“誨人不倦”是說教導學生從不感到疲倦,“何有于我哉”有兩種解讀,一種認為是“除此以外還有什麼呢”,是一種謙遜的措辭,另一種則認為是“這樣做對我又有什麼好處”,帶有一種自嘲、悲傷的口吻,強調自己這樣做完全是為了理想和學生。
《論語》
不論從字面上的意思,或上下文的聯系,後一種解讀似乎更貼切一些。于是又回到開頭的問題-什麼叫“學而不厭"?今天的很多人,其中包括一些老師,會将“厭”照今天最常見的詞義解讀為“讨厭、厭倦”,認為“學而不厭”的意思就是“刻苦學習而不倦",在許多人看來,這一解讀合情合理,完全可以自圓其說。但實際上,先秦的“厭”最初并沒有“讨厭、嫌棄”的意思,這裡的“厭”是它的本意——滿足。“學而不厭”的意思是“刻苦學習,永不滿足”。如果僅僅說“學而不厭”,即便“誤讀”其實也并不妨礙對大意的含糊理解但倘若單單說“厭學”兩個字,混淆“讨厭”和“滿足”這一個“厭”字的兩種不同解讀,就可能鬧出大笑話來。
學而不厭
比如孔子的大弟子顔回是個窮人,《史記·伯夷列傳》裡說他“糟糠不厭,而卒早天”, “糟糠不厭”的意思是“連糟糠都吃不飽",而非“不讨厭糟糠” (其實是很讨厭的); 《戰國策·韓策》裡張儀就說韓國幅員狹小, “一歲不收,民不厭糟糠",這是說韓國隻要有随便哪一年收成不好,老百姓就連吃糟糠都填不飽肚子。但今天,不少人在使用“糟糠不厭”這一成語時,常常将之與“糟糠自厭”相混淆,後者典出元代戲劇家高明的南劇名作《琵琶記》,是形容女主人公趙五娘在丈夫趕考多年未歸、家中經濟拮據的窘境下把為數不多的糧食省給公婆,自己靠吃糟糠糊口的“孝行",“糟糠自厭”的意思是以吃糟糠為滿足。
《戰國策》
簡單地說,“糟糠不厭”是形容沒有糧食、填不飽自己的肚子,講的是“貧窮": “糖糠自厭”是形容明明有糧食但自己不吃省給别人,講的是“謙讓”,兩者是不能混用的。不過,不論“糟糠不厭”還是“糟糠自厭”,單就“厭”字而言,其實倒都沒有“誤讀”,在這兩個詞中,它們都是“滿足”的意思。前面提到,“滿足”是“厭”較古老的詞義之一,在古代文章中,“厭”的這種本意用法比比皆是,如《左傳·鄭伯克段于鄢》裡有“姜氏何厭之有”(鄭莊公、共叔段的母親姜氏袒護共叔段的心哪裡有滿足的時候);蘇洵《六國論》有“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六國的土地是有限的,但秦國對土地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
《六國論》
可以說,如果穿越到先秦時代,說“厭學”二字,估計聽衆們理解為“滿足學業”的比率,會遠高于理解為“讨厭學習”。但“讨厭”“厭倦”的說法出現得也并不算晚,如《史記·孝武本紀》就說漢武帝“益怠厭方士之怪遷語”,這裡的“厭”和“怠”相連,意思和今天最為人所熟知的“厭倦”已經差不多了。這個“厭倦”的“厭”,是從“厭”的另一個較古老字義“壓抑”引申而來,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中這樣的用法很多,如“今晉不以同姓憂我,而強大厭我”,晉文公并不因為鮮虞和晉都是姬姓而産生同情心,反倒自恃強大試圖壓服鮮虞;“陽滅陰者,尊厭卑也”,陽能夠勝過陰,是因為尊貴的可以壓服卑賤的。
《春秋繁露》
而這個“壓抑”的語義又引申出更多詞義,如“掩蓋”,《荀子·儒效》有“厭旦于牧之野”一句,唐代訓學者楊倞指出,“厭旦”的意思是“夜掩于旦”;黑夜被黎明所覆蓋。“壓制”,《荀子·強國》:“其誅殺…如牆厭之”,說治國者根據刑律殺死犯罪的強徒,就像牆倒塌時壓倒牆根下的東西一樣等,甚至“壓勝”(一種迷信手段)這種看似“跑題”很遠的詞義,追根溯源也來自“壓制”這層含義,意思是“壓服邪惡,獲得平安”。有人認為,“厭”的上述兩種含義,分别是由“掩”和“壓”的通假而來,但仔細咀嚼應該不難發現,“糟糠不厭”的厭和“尊厭卑”的厭,其實都帶有“覆蓋、壓制”這層含義在内,隻是年代久遠,引申複引申,結果“兩千年前是一家”的不同引申義間,便出現了這種乍一看“對面不相識”的戲劇性效果。
荀子
要說真的和“覆蓋、壓制”本義無關的《山海經·西山經》裡一種長得像烏鴉卻有三個頭、六條尾巴的怪字用法,恐怕隻有鳥“鵸鶎”(讀作“歧途”),“服之使人不厭”,這裡的“厭”其實是夢魇的“魔”字通假,意思吃了這種鳥而不能按照古代常規“誤讀”為“這種肉特别好吃,怎麼吃也吃不的肉可以不做噩夢夠”,或按照當代常規“誤讀”為“這種鳥吃了之後會讓人覺得不那麼招人讨厭”。
參考資料
《史記·伯夷列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