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拿起手中的電話“喂、喂、喂,土豆土豆,我是黃河”的時候,當我們微信聊天打出“死鬼,我好稀罕你”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說出的這些話或者打出的這些字是怎麼傳輸的呢,是怎麼送到對方那邊去的呢?
這裡我們學習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幾個基礎概念。
比特
二進制中的“位”,例如“1”或者“0”就是一個位,也稱作為一個比特,簡稱1bit。比特用來衡量信息量的多少。
舉個例子,你發微信,手機打電話,信息在傳輸的時候這些東西都變成“1”和“0”的組合形式。 比如我們在電腦上需要發送一個英文“A”,計算機會用“1000001”來表示“A”,所以到這你該懂了,其實我們的數字世界都是由“1”和“0”組成的。而每一個二進制“1”或者“0”就是一個位,也稱作一個bit。
波特
用來衡量每秒鐘波形發生的變化。或者理解為每秒鐘波形振蕩的次數。波特率,或者稱為調制速率。如果數據不壓縮,波特率等于每秒傳輸的數據位數;如果數據進行壓縮,那麼每秒傳輸的數據通常大于調制速率。
碼元
攜帶數據信息的信号單元叫做碼元。單位時間内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數目稱為碼元速率,簡稱波特率。
-------------------------------------------------
以上說法較為官方,如果不懂繼續往下看。
碼元的官方解釋為:在數字通信中常常用時間間隔相同的符号來表示一個二進制數。這樣的時間間隔内的信号稱為(二進制)碼元,而這個間隔被稱為碼元長度。
通俗的解釋如圖1所示,圖中的“0”代表一個碼元,圖中的“1”也可以代表一個碼元。此時,數據是沒有經過壓縮的。所以圖中的“0”長度稱為碼元長度,圖中“1”的長度也稱為碼元長度。此時我們把這種碼元叫做k進制碼元。此時的碼元狀态有2種,一種代表“0”狀态,一種代表“1”狀态。而且每個碼元對應1個比特。
圖1:數字信号波形圖
值得注意的是當碼元的離散狀态有大于2個時(如M大于2個),此時碼元為M進制碼元。
舉例,當M=4時,我們叫做4進制碼元,意味着有4種離散狀态,分别為“00”,“01”,“10”,“11”狀态。如圖2所示,圖中分别有“00”,“01”,“10”,“11”碼元“00”,“01”,“10”,“11”碼元。此時數據經過了壓縮,所以這裡面每個碼元對應了2個比特。
圖2:四進制馬原圖
波特率:單位時間内,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數目成為碼元速率,單位波特(Baud,B)。
波特率和碼元的關系如下:
假設,圖1,圖2中的T為1秒鐘,那麼圖1的碼元長度為1/2=0.5s,通過公式可知,圖1波特率=1/0.5=2(B)。
圖2的碼元長度為1/4=0.25s,通過公式可知,圖2波特率為1/0.25=4(B)
圖1兩個碼元對應了2個bit信息,分别為“1”,“0”;圖2四個碼元對應了8個比特信息,分别為“0”,“0”,“0”,“1”,“1”,“0”,“1”,“1”。
比特率和波特率關系如下:
其中,H是每個符号所包含的平均信息量是每個符号所包含的平均信息量。(備注:通俗地說就是每個碼元裡面的比特數。)
通過公式可以知道,圖1的比特率=2×1=2b/s。
因為圖1中含有2個碼元,分别為“0”和“1”。代表中單位時間内通過了2個碼元。
每個碼元裡面含有的平均信息量(比特數)是1個。
通過公式可以知道,圖2的比特率=4×2=8b/s。
因為圖2中含有4個碼元,分别為“00”、“01”、“10”、“11”。代表中單位時間内通過了4個碼元。
每個碼元裡面含有的平均信息量(比特數)是2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