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名畫賞析美術

名畫賞析美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08:14:39

名畫賞析美術?演講專家梁 進(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教授),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名畫賞析美術?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名畫賞析美術(名畫中的數學之美)1

名畫賞析美術

演講專家

梁 進(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教授)

在傳統印象中,數學家的樣子是固執的、保守的,而藝術家的樣子是非傳統的、瘋狂的。可以說,數學和美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存在。然而,數學和藝術其實能夠在哲學層面産生交集。藝術是形象思維的高度抽象,數學是邏輯思維的高度抽象。但數學的研究對象是“數”和“形”,所以數學中包含“形象邏輯”;藝術講究邏輯,所以也包含“邏輯形象”——在哲學的層面上,二者殊途同歸、“高維連通”,這是一種非直觀關聯,是更高層面的浸潤。實際上,一些數學家在發現重大定理時,偶爾也會通過“藝術”的直覺來發現。

19世紀荷蘭“幾何形體派”畫家蒙德裡安利用繪畫三原色(紅黃藍)和幾何圖形創作的代表作《構圖 II》

藝術中也有廣闊時空

作為兩個領域,藝術和數學的思維方式的确有很大不同,數學的思維是嚴謹的,而藝術的思維是跳躍的、抽象的、發散的。時間和空間是數學和物理中最基本的概念,那麼時空在藝術中是如何反應的呢?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随着時間流淌,一首樂曲必須從頭聽到尾才能理解其含義。而美術是一種空間的藝術:繪畫作品是二維的,雕塑作品是三維的。它們在時間上相對固定(不同時間點去欣賞同一幅作品,呈現的内容基本相同)。不過,藝術不是一成不變的,繪畫也可以在作品中“表現時間”,音樂也可以“尋找空間”,比如交響樂比獨奏的空間感要大得多,表現的内容也更豐富。

那麼,名畫是如何與數學産生交集的呢?事實上,繪畫的結構“很數學”,例如,色彩是繪畫中最基本的重要因素,從三原色開始,通過不同比例的調配能夠獲得更多的顔色,每一種色彩中紅、黃、藍的比例是不同且固定的。

因此,色彩可以組成一個具有x、y、z軸的坐标空間,每一種顔色都有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點,比如(255,255,255)為白色,而坐标原點(0,0,0)則為黑色,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數學”表現。

光學三原色(紅綠藍)可構建色彩坐标系

名畫中的數學結構

數學中最簡單的形狀是圓、三角形、四邊形,這些形狀不僅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還被賦予各種含義,例如圓往往代表“完美”。

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很早就發現了“黃金分割”。據說有一天,畢達哥拉斯在大街上聽到鐵匠在打鐵,他注意到打鐵的聲音非常好聽,一強一弱的節律很有規律,畢達哥拉斯通過分析其中的規律,發現了黃金分割點——這是音樂節奏中的數學。

斐波那契的“兔子數列”示意圖

喜歡數學的人一定知道斐波那契數列。這個數列還有一個“兔子”版本,即一隻兔子生下一隻小兔子,一個月後,小兔子也可以生小兔子。按照這個規律,兔子生兔子的數列就是0,1,1,2,3,5,8,13,21,34,55,89,144……這就是斐波那契數列。斐波那契數列又稱“黃金分割數列”——如果把通過斐波那契數列計算出的“黃金矩形”放在一起,便會進一步形成“等角螺線”。“等角螺線”在大自然中也很常見,比如葵花籽的排列方式就是按照等角螺線來排列的。

除了黃金分割點和等角螺線,自然界還有“黃金角度”——137.5度,如果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大自然中的許多樹杈就是137.5度。為什麼樹杈會正好長到這個角度?人們發現,這個角度正好可以讓樹木獲得最大的采光量。

說到繪畫與數學的融合,不得不提達芬奇。他不僅是美術家,也是數學家、科學家,是文藝複興時期的博學家。《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的代表作,畫作的比例十分符合等角螺線和黃金三角形定律。後世畫家在處理半身像時,或多或少都加上了《蒙娜麗莎》的影子,其影響之大可見一斑。而達芬奇另一幅備受關注的畫作、人體繪畫的标杆《維特魯威人》也包含大量黃金分割。

達芬奇《維特魯 威人》手稿(來源: 視覺中國)

《維特魯威人》描繪了一個四肢張開的健壯中年男子。如果以頭、足、手為端點,正好外接形成一個圓形。同時,在畫中疊加着男子兩臂張開平伸的結構,則可以外接一個正方形。這幅畫,将數學的“形”體現得淋漓盡緻。

“文藝複興藝術三傑”中除了達芬奇,拉斐爾的畫作同樣結構明顯。例如《嘉拉提亞的凱旋》的結構是由多個三角形組成。

拉斐爾畫作《嘉拉提亞的凱旋》(來源:維基百科)

藝術走在了數學之前

工業革命後,數學界經曆了一次危機。從微積分的誕生,到關于“無窮小”的争論,再到非歐幾何的崛起、随機問題對傳統的挑戰等,數學家的眼光逐漸從具象轉向抽象。

同一時期,畫家也受到了嚴酷的挑戰:特别是19世紀初,照相機的問世讓一批畫家丢掉了飯碗,這時候對于畫得“如何像實體”的追求已經已經走到了盡頭,藝術家們在方寸畫布上,也開始追求“抽象”和“感覺”,印象派畫家開始引領風潮,其獨有的朦胧風格畫作引起世人廣泛的共鳴。

可以說,這回藝術走到了數學前面。數學一直以精準著稱,然而直到印象派崛起的一個世紀後,數學界才發展出“模糊數學”學科(美國學者紮德發表“模糊集合”論文,标志模糊數學誕生)。

什麼是模糊數學?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一二,比如老師說“請高個子同學站起來”,你一定會想:我算不算高個子呢?但如果老師說“請一米七以上的同學站起來”,這時符合條件的同學就會起立。有了模糊數學,我們就可以通過計算“一米七是高個子的概率有多少”來描述高個子這個模糊概念。模糊數學目前在許多領域(包括醫學)中被大量應用。

其實,藝術與數學的發展都是無窮盡的。至少從目前人類掌握的知識來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可以把每個學科看成是不同的道路,或許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這些路途就會産生交集,從而出現讓人類覺得不可思議的、看似巧合卻并非巧合的事物。■

不止達芬奇有密碼

文藝複興時期的德國藝術家丢勒留下了大量的版畫作品,其中最有名是《抑郁症I》。在這幅作品中,多面體、球體、圓規、尺子代表幾何學;刀鋸、刨、錘代表工程學;船錨、指南針代表航海學;天平、沙漏、鐘代表科學。而最有意思的是少女頭頂上代表數學的4×4幻方。

幻方上的數字橫豎加起來都是34,是斐波那契數列中的數字。而且對角線上元素的平方和748或立方和9248等于非對角線上的元素平方和或立方和。幻方最下面一行中間的兩個數字15、14正是這幅畫創作的年代1514年,時年丢勒正好43歲,是34的鏡像。這種直接将數學研究成果放在藝術品裡真是神來一筆。

(記者/白竟楠 編輯/丁林)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浏覽内容,轉載分享隻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内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