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換偏旁識字的思維導圖

換偏旁識字的思維導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23 06:13:52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近日新發的疫情使得安徽六安牽動人心。關于這座城市名的讀音,也引發了一輪熱議。在央視新聞頻道、财經頻道的多檔新聞節目中,嚴于信、朱廣權等主播将六安讀作“Liù ān”,5月15日、16日的《新聞聯播》的配音也選用了這個讀音。而在安徽衛視、北京衛視和山東衛視等衛視新聞節目中,主播們的讀音則是“Lù ān”。一時間,網友議論紛紛:六安的“六”,到底應該讀lù,還是讀liù?到底誰讀錯了?讀錯的播音員該不該扣錢?

但依據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六”确實就隻有(Liù)這一個讀音了。這樣看,讀liu的主播似乎沒有錯,或者說至少不用擔心被扣錢。但是,事情遠不是這麼簡單。

5月19日,國家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對外回複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20》中,六安市拼音為“Lu’an Shi”。這也給鬧的沸沸揚揚的“六安”之“六”的讀音,畫上一個一錘定音的句号。5月20日,《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國家民政部區劃地名司的回複非常權威,但如果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不将這個六安的“Lu”的讀音恢複,這個讀音的争議以後恐怕還是無法絕對避免。”

換偏旁識字的思維導圖(文化觀察⑨六安的)1

“六安”的“六”字讀音是“熱搜體” 讓播音員困擾

其實,關于“六安”的“六”的讀音,這不是第一次引發争議。對這個稍不注意就會念成熱搜的字,一向讓播音員頭疼。著名主播康輝在他的書《平均分》中,曾提及“六安”的讀音确實讓播音員困擾。

早在2016年 4月27日,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一則新聞報道中,主播郭志堅将安徽“六安”的“六”讀作了Liù。随後許多網友紛紛指出,郭志堅的讀法是錯的,“六安”的“六”應讀Lù。4月28日,郭志堅發微博回應自己沒有錯:“謝謝廣大觀衆對’六安’地名發音的關注。對于媒體工作者來說,發音書寫的唯一依據是經過國家權威部門審定的字典,相信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在微博後附上了《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相關頁碼的照片,照片顯示“六”在該詞典中隻收錄Liù這個讀音。

據查證,在《現代漢語詞典》第5、6版中,“六”确實都隻收一個讀音liù。而在此前的第1、2、3、4版中,均有為“六安”的“Lù”的注音。這種改變,在黃安靖看來,正是争議所起的根源。“一般的普通語言工作者,包括編輯、記者、播音員在遇到讀音時,會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纂,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是很自然的。既然在這個詞典中,隻注明了Liù一個讀音,那麼也就必然會導緻像包括央視主持人郭志堅這樣的語言使用工作者,認為“六”字在用作地名時也讀Liù。 于是,争議就産生了。”

《現代漢語詞典》從第五版到第七版 取消了“Lù”的發音

既然在此前四個版本的《現代漢語詞典》中,收有“六安”詞條,給“六”注的音是Lù。為何到2005年出版第5版,2012年出版第6版,均沒收錄注音為Lù的“六安”詞條?

據黃安靖介紹,曾有媒體針對這件事打電話給《現代漢語詞典》編寫組,有關人員的回答是:這是一個疏漏,當時正在編纂中的第7版會收“六安”,“六”将補上注Lù這個音。“遺憾的是,2016年《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出版,還是沒有補上。并且,有相關學者在權威刊物上發表一篇文章做了相應說明。這篇文章依據古今音變規律,證明“六”的讀音Lù已經在普通話中消失,所以新版《現代漢語詞典》不再收這個音。”黃安靖說。

對于“‘六’的讀音Lù已經在普通話中消失”這個觀點,黃安靖并不認同,“要證明普通話語音系統中“六”字的Lù這個音消沒消失,最有效的方式是找人讀一讀,特别是要找安徽六安當地人讀一讀。自從争議發生以後,安徽人,更多的是六安人,紛紛表态:他們讀Lù。這已經充分證明“六”字Lù音還存在,根本沒消失。”

地名讀音 應遵循“名從主人”的語言學原則

建議重新收錄“六安”這一詞條,并将“六”注Lù音

現在人口大流動,普通話的讀音确實對當地人的傳統讀音有沖擊。但黃安靖認為,“雖然現代漢語會随着社會發展變化,但是一個地方的地名讀音,不應輕易更改之,正如不能輕易更改一個人的姓名一樣。尤其是,對于依然在鮮活使用着的讀音,比如被六安當地依然在普遍使用的lu讀音,不應該輕易改動。

地名、人名的讀音,不能跟其他詞語的普通話讀音完全一樣對待。而是遵循一個語言學的共識:“名從主人”。 就是說,地名、姓氏的讀音,應該尊重“當地人”或“當事人”的習慣,按最接近當地方言的音讀,這些音也大都源于其古代讀音。換句話說,就是把這些還帶有“方言色彩”的讀音,吸收進普通話的語音系統,把它們當作普通話語音系統的成分。”

黃安靖還提到,任何工具書都不是絕對萬能的,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甚至會出現錯誤。如果所查問題正好碰上工具書的缺陷或錯誤,怎麼辦?所以,查工具書不能隻查一種,要多查幾種,要進行多方面比較。《辭海》《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等權威語文類工具書,都給“六安”的“六”注過音,注的都是Lù。《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由國家主管地名工作的民政部組織編寫,“六安”的“六”注的也是Lù這個音。僅以《現代漢語詞典》為依據,遇到問題隻查這一種工具書,出現失誤是難以避免的。

黃安靖說,“六安”這個地名的讀法,當地人依然讀Lù。而且其他大型詞典包括《辭海》等,都還标注了Lù音。按照“名從主人”的做法,六安的六應該讀Lù。“我們也希望,《現代漢語詞典》在下一版本中,重新收錄“六安”這一詞條,并将“六”注Lù音。否則的話,很多跟語言打交道比較多的工作者,還會以《現代漢語詞典》為準,認為六安的六讀成Liù。争議還會繼續。”

換偏旁識字的思維導圖(文化觀察⑨六安的)2

為一地留一音“六安”的讀音并不是孤例

由于人口的流動、普通話的大力推廣等等原因,地名中的特殊讀音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勢必有人按普通話中的一般讀音去讀。如果讀的人多了,地名中的特殊讀音也是可以改讀的。比如廣西的“百色”,其“百”過去一直讀bó,現在讀bǎi。不過,改讀的情況很少見。“六安”的“六”,不排除有人讀liù,但當地人大都傾向讀lù,遠沒有到改讀的程度。六安市民政局地名規劃科相關人員就曾表示,“六安”的“六”讀lù在當地沒有異議。那麼,何必非要改呢?

“六安”的讀音,不僅僅是一個字的事情,還涉及到一批字。黃安靖提到,除了“六安”以外,全國還有許多地名都依據“名從主人”的原則,按最接近當地方言的音讀,這些音也大都源于其古代讀音。如山東“東阿”的“阿”讀ē,不讀ā;河北“蔚縣”的“蔚”讀yù,不讀wèi;湖北“黃陂”的“陂”讀pí,不讀bēi;安徽“蚌埠”的“蚌”讀bèng,不讀bàng;浙江“台州”的“台”讀tāi,不讀tái;廣東“番禺”的“番”讀pān,不讀fān;浙江“麗水”中的“麗”讀l í,不讀lì,等等,為一地留一音,并不鮮見。

讀音是當地人的“鄉音”,凝聚着當地人的“鄉情”,背後也是凝聚着深厚的曆史。六安曆史悠久,自戰國時便存在 Lù 的古音,地名是以 " 六 "" 六國(錄國)"" 六安國 "" 六安州 " 的曆史延續而來,無論古音還是民俗傳承的方言,都讀 Lù 。還有六安網友引經據典,認為“六”在漢代時是臯陶的封地,指水邊的高坡,與“陸”字通假,因此有了lù這個讀音。

同時,漢武帝設六安國,意思是“六地平安,永不反叛”,這裡的“六地”指的是“六(Lù)”這個地方,而不是指“6個地方”。在浸透着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土地上,許多地名曆史積澱深厚,這種特殊性決定其古音的更改尤須慎重。畢竟當地居民依曆史文脈故老相傳讀出來的才是活的地名、活的語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