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請别急着批判,我這是正經八百的學術知識普及文章,閱後便知。
上回說了要講商周的服飾,那就先得搞清楚:服飾不僅僅是服裝,還包括配飾。
以往大家注重的是服裝,尤其是服裝的形制——這方面也有不少的資料和文章,所以一笑就不在服裝形制上面多說了,給大家講點别人講的少的、容易被忽視的。
例如頭飾以及發型。
遠古時期沒有Tony老師,原始人類的發型相對簡單,主要就4種:披長發、截短發、紮辮子、束頭發。
其中,紮辮子就順帶弄出了額飾——用一根繩子把貝殼、獸牙或者漂亮的小珠子串起來,勒在頭上,方便易行,男女通用。
後來,有些人發現把油脂或者蜂蠟抹在頭發上能夠起到定型的作用,于是就用這種純天然的“啫喱水”把頭發弄得卷翹起來,形成了一種時尚。
不過抹油和蠟容易結塊,所以紮辮子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馬家窯文化--舞蹈紋彩陶盆,看到人影的辮子沒?
不過,紮辮子還是存在頭發甩來甩去的問題。所以有人就把頭發盤起來,拿樹枝或者細骨頭這麼一插——咦,固定效果還不錯,而且還挺漂亮的,于是笄 [jī]就出現了。
商代女戰神婦好的墓中出土了500多件笄,其中玉笄28件,雕花骨笄490多件——可見女人對服飾的需求從古至今都沒有滿足過。
宋代《事林廣記》記載說女娲之女用竹笄,堯用銅笄,舜用象牙、玳瑁做笄,到了漢武帝就用玉笄搔頭發,所以笄後來又被稱為“玉搔頭”。
下面所列,除了最後一個,都是商代的笄。
最後一個看起來最精美的,其實是新石器晚期龍山文化的産物。
這件玉笄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玉石鑲嵌藝術品,工藝十複雜,不僅有镂雕、還有插接,最為難得的是白玉上面鑲嵌綠松石,在新石器文化期就能做到、并且做得這麼精緻,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龍山文化玉笄
商代在笄的基礎上發展出了钗,即雙股的笄。
由于商代崇拜鳥圖騰,所以商代鳥形的笄和鳥形冠很流行,後來演變成大家熟知的鳳钗和鳳冠。
鳥笄與鳳钗
到了周代,特别講究禮儀,所以服飾也形成了制度。
笄這時候被稱為簪,還成了身份的象征——女孩子15歲行笄禮,代表女子已經成年,可以出嫁了,這就是所謂的及笄之年。
男孩子則要等到二十歲才能行冠禮,表示已成人。隻有戴冠取了字的男子,才具備擇偶成婚的資格。所以二十歲就叫做弱冠之年。
——想想,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女方15歲就嫁人了,男的還得等上5年,5年後女的娃兒都能打醬油了,真悲催!
好了,不扯淡了,接下來真正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冠和帽不一樣。
冠的主要功能是禮儀而不是實用,沒有身份的人不能戴,而帽子就沒所謂了,想戴就戴。
而且冠往往隻是戴在頭頂,“占頭面積”小,而帽子則可以完全蓋住腦袋。
良渚文化出土的三叉器就是冠,上面的小孔用來插羽毛。後來這種插羽毛的冠就演變成武将的羽冠。
良渚文化三叉器
羽冠的演化
噢,忘了說了,遠古就出現的頭飾還有一種就是梳子。
傳說黃帝的王妃方雷氏受魚骨發明了梳子,實際上早在大汶口文化已經出土了象牙制作的梳子。
大汶口文化象牙梳
梳子除了梳頭,還能插在頭發上做裝飾,因此也叫“插梳”。
正因為梳子主要用于妝扮,所以迄今女孩子打扮自己還被稱為“梳妝”。
這算是比較複原的了,隻不過梳子還可以精美點
還要補充是:
梳的齒密一點就叫篦[bì]。
梳子梳頭發,篦子篦虱子。
左篦右梳
篦子——認得這個的都不年輕了
梳和篦合在一起叫栉 [zhì] ,栉風沐雨、鱗次栉比的栉,千萬别讀成 [jié] 。
(未完待續)
本文是《趣談中國漢字/書法史》姊妹篇,《笑畫中國美術史》(暫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鐘,收獲受用一生的知識,你值得擁有!加關注看之前文章,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标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