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
7月19日,據山東商報山海視頻,近日,山東濟南一名27歲的女生因呼吸困難、四肢麻木、肢體抽搐到醫院就醫,被診斷為呼吸性堿中毒,原因是其父母不停地催婚,女子終于忍不住和父母大吵後就出現了症狀。
這消息看起來很誇張,因為被催婚進了醫院,至于嗎?
一點兒都不誇張,很至于。
為什麼?
别小看這種催婚的壓力,武力值可以擊垮一個人的精神。有一次,一個28歲的女孩子在心理咨詢室裡哭得稀裡嘩啦,妝容都糊了。為什麼那麼傷心?隻因為父母一定要她在一年裡結婚,因為父親生病了,你懂的,老一套,要是你不結婚,等于不孝順。
不盡快結婚=不孝順,這個等式在很多人内心是被默認的。
為了完成這個結婚的任務,好多女孩子是這樣想的:随便找個人算了,反正婚姻就是搭夥過日子。
剛開始是這樣想的,可是等真正談戀愛的時候才發現:人是不能自欺欺人的,内心會極度痛苦。
“盡管對方挺好的,對自己也挺好,但是一旦他拉我的手,搭我的肩,我渾身僵硬。這是為什麼?”女生問我。
喜歡過人的都有些經驗,當你很喜歡很喜歡一個人,特别想看到他,靠近他,跟他說話,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尤其是那位初戀。
肢體的反應有時候比理性大腦更加誠實,比如心跳加速,喜歡對方的信号之一。
不喜歡,還要強逼着自己去跟對方結婚生孩子,這是多麼大的一種自我催眠?
“可是不接受這個男生,我就内疚。”女生說。
内疚感是一種父母逼迫孩子就範最常見的武器,内心戲是這樣的:
你不聽我的話,就是不孝順,我生你養你,你不會感到内疚嗎?
從小在這樣的教導下成長,長大了,就算有了學識,也逃脫不了這種魔力。
新聞裡的這個小姑娘蠻可憐的,結婚是她自己的事情,卻被逼着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她的反抗精神值得肯定,因為她清楚自己的内心,不願意屈從。不過,方式還可以有更多的,不一定要弄得兩敗俱傷。
逃脫父母的催婚有以下的方式,僅供參考,有異議的歡迎讨論。
1. 不跟父母住在一起。
物理上隔離,減少父母對自己的影響。我聽過一個女孩就是這樣做的,她覺得在父母的催婚之下,對這個家都感到恐怖,每天下班後瞎溜達直到晚上11點才回家。與其這樣,還不如搬出去住,少些折磨。
2. 找心理咨詢師做自我成長的咨詢。
物理上隔離了,心理上的内疚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治好的,找個專業的人幫忙,可以讓我們更有效率。
3. 看書。
心理成長類的書籍可以讓我們保持思考,而不是服從于習慣,習慣這個東西有時候也會讓我們很痛苦的。
4. 增強自己的力量。
這個力量指的是自我肯定,自我欣賞。每天靜下心來半個小時,整理這一天的雜事,列出3條自己做得還不錯的事情,寫下來,每天堅持。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權力,父母也不能幹預。你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