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杜甫對生命的态度

杜甫對生命的态度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09:22:48
風雨飄搖中的杜甫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曆史轉折時期,從他的詩歌中我們可以鮮明的感受到安史之亂前、安史之亂中、安史之亂後的不同景象。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帶來的并不是和平與美好生活,而是藩鎮割據的愈演愈烈,生民之深重苦難,怵目驚心。杜甫就執筆于這一場人間悲景中,他也曾壯志滿酬、自信昂揚,可是十年的困守長安,他憤懑、抱怨,又接着八年的安史之亂,他從那個郁郁不得志的青年成長為一個為生民立命、為家國立言的"詩聖"。

杜甫,字子美,京兆杜陵人,自稱"杜陵野老"。他與李白不同,李白的身世到現在仍有些破朔迷離,而杜甫的身世十分明确,他是晉朝明将杜預之後,杜預不僅是位将軍,還曾為《左傳》作注疏,兼備文武之姿,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文章四友"之一。他受教育更加正統,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傳統對他忠軍戀阙、仁民愛物的思想有很大影響。

杜甫對生命的态度(杜甫的兩種人格)1

他的青年時代是在盛唐之中度過的,"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台上,冬獵青丘旁"(《壯年遊》),他也曾有過這麼一段裘馬輕狂的生活。二十歲南下吳越,二十四歲回到洛陽,舉進士不第。翌年東遊齊趙。三十歲時在洛陽成婚。三十三歲遇到李白,二人同遊梁、宋,後又遇高适,三人縱覽山水。他也曾希望緻君堯舜,後在參加李林甫操縱的一場考試後,再次遭受打擊,落第之後獻賦贈詩,希求汲引,均沒有回音。十載長安,盡是辛酸,"饑餓動即向一旬,敝衣何倉聯百結"(《投簡鹹華二縣諸子》)。安史之亂起後,杜甫被叛軍押解到了陷落的長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春望》),曆經艱辛,往鳳翔行在,被授予左拾遺,後又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寫下"三吏""三别"。乾元二年,他棄官入蜀,在成都度過一段相對安定的生活,後又陷于漂泊不定之中,晚景凄涼。

杜甫的"憂端齊終南"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在于其詩有史的認識價值,不僅在于杜詩提供了史的事實,更在于他描繪出了比事件更加具體、廣闊、生動的生活畫面,不僅從事件出發,更是從詩人之心出發,字字血淚。如《又呈吳郎》: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甯如此?隻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沾巾。

草堂的鄰家住着一個無依無靠的老婦人,她常常來堂前打棗,就任她去吧,如果不是因為貧困得生活不下去,她也不會如此,正因為她心裡常常害怕,所以更要對她親切一點,雖然她無需這樣防着你,但是她看見你插了籬笆就更以為是真的了,她曾和我傾訴賦斂不息,她已經一貧到骨,可憐啊,想到這戰亂不斷,心中悲慨。

杜甫将舊居轉讓給吳郎,因偶然看見吳郎在院子周圍稀稀落落地插了一些籬笆,便寫下這首《又呈吳郎》,委婉地向吳郎提出建議。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杜甫将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自己的理想與失落、歡喜與悲怆紛紛見之于詩。

杜甫對生命的态度(杜甫的兩種人格)2

杜甫的時事詩有很大一部分是律詩,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創舉,在他之前,律詩通常被用來寫應酬、詠懷、羁旅、宴遊及山水,由于律詩在格律和字數上有諸多限制,所以用律詩寫時事難度極大,杜甫為擴大律詩的表現能力,以組詩形式來表現寬泛的内容,如《秋興八首》。沉郁頓挫,滿懷悲慨,"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他的詩常有一種深沉的憂思,無論是寫生民疾苦、懷友思鄉,還是寫自己的窮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闊大的,"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杜甫的"微風燕子斜"

胡震亨在《唐音癸簽》中道杜甫之詩:"精粗巨細,橋卓新陳,險易淺深,濃淡肥瘦,靡不畢具",即是說杜甫詩歌風格的多樣性。"不是愛花即欲死,隻恐花盡老相催。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七),清麗活潑,蕭散自然。

杜甫對生命的态度(杜甫的兩種人格)3

杜甫在入蜀之後,度過一段相對安定的生活,他在成都浣花溪畔荒地上築起草堂,"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狂夫》)、"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為農》)。他暫時地從兵荒馬亂之中逃離,去體悟自然、親近自然,"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江亭》)。杜甫的清新之作不僅在山水宴飲之間,還将許多平凡的生活情境入詩,"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又于韋處乞大邑瓷碗》)。杜甫是一位親切的詩人,他在詩中常寫與鄰居的交往,這種交往完全是淳樸和諧的,"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客至》)、"錦裡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南鄰》),又有與老妻、稚子悠然閑适的生活,"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江村》)、"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進艇》)。

杜甫對生命的态度(杜甫的兩種人格)4

一個詩人的寫作風格,常常與他的生活環境是離不開的,杜甫不是傷春悲秋、無端呻吟之人,他聽說軍隊打了勝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他聽到外面淅淅瀝瀝的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他不同時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時期的不同心境,所産生的的作品都是有差别的,我們在"憂端齊終南"之外,更要看到"微風燕子斜",由此重新去回顧反思,才更覺時代之悲哀、詩意之沉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