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的上中學時就學過範仲淹《嶽陽樓記》中的這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意思是說一個仁人志士或一個君子,應該在天下人之前憂慮,在天下人之後享樂。
這句話充分表達了範仲淹憂國憂民的無私胸懷。他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願為天下的人們的幸福而奮鬥。
下面讓我們重溫這一名段:
原文選段: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唉!我曾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這是什麼緣故呢?是因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
這樣他們進入朝廷做官也憂慮,退處江湖也憂慮。雖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以後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路呢?
作者寫本篇時,正是仕途不順之時,她雖身處江湖,心系國家,身在逆境,卻不放棄心中的理想,他以頑強意志,克服困難,迎難而上。
可以說範仲淹之所以能寫出這樣名話也不是偶然的,這與他的家國情懷是分不開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話所體現的精神,就是那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高尚品質,可以說是範仲淹一生作人的行為準則,對今天的人仍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為人民,也就是為大多數人的幸福觀,更是我們新時代領導幹部所應具備的品質。這就要求我們時刻為人民利益着想,要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緊緊連在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