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7點,文化早餐 ▵ 點擊 讀 史 關注 / 置頂公衆号
博文 | 通識| 知古 | 鑒今 | 有品有趣
來源 | 有書(ID:youshucc)
哈佛大學前校長德裡克博克,是美國當代知名的法學、社會學、高等教育學家,在教育界享有盛名。
他曾在哈佛大學擔任20年的校長職務。
他說過一句名言:
“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try ignorance!”
——如果你認為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巴菲特的黃金合作夥伴,查理·芒格,在他的《窮查理寶典》中一再強調終生學習的重要性,其中寫到:
如果不終身學習,我們将不會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識,我們在生活中走不了多遠。
是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整個社會都在給人們講述這樣一個奮鬥努力的故事,告訴所有人你不努力就一定不行。
事實上,誰都清楚,當下不努力有多爽!
當下不加班,回家吃好吃的打遊戲有多爽!
當下不做飯,點個外賣刷淘寶有多爽!
當下不學習,我在被窩打遊戲有多爽!
任何年齡的人都會在放縱中找到歡愉,哪怕是病危嚴重的病人,也會因為偷偷的抽支煙覺得爽上了天!
他甚至在拿生命放縱,可這種放縱就是很爽!
好的,不努力,不逼孩子學習,快快樂樂傻玩,把學習的時間用來打遊戲,用來旅遊。
這麼一對比,那些整天陪孩子學習上課,在學習上跟孩子死磕的家長相比,簡直是天堂一樣的人生。
可你确定,你能夠忍受你孩子的平凡,你的孩子能夠接受自己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嗎?
01
孩子的幸福來自于什麼
提到幸福這麼哲學的東西,事實上有些難辨,但我們不得不提一提,畢竟這是所有父母的終極目标。
什麼高學曆、好工作、高收入等等,這些表象的背後都是父母希望孩子幸福的心意,那什麼真正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呢?
很多作家都有過诠釋和解釋,如果你閱讀的足夠多,你會發現,幸福一定跟兩個指标密切相關——尊嚴和自由。
尊嚴不用講了,與一個人的德行和社會地位密不可分,光是德行好并沒用,你所處的階級會深深影響到你得到的尊嚴,這是階級的定律。
自由呢?
人都有自由意志,但是這個社會給你的自由是有限的,财富和地位決定了很大程度的自由,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除非你期待你的孩子早早歸隐山林。
你去網上看看,年輕人面對那些“二十歲就看到死的職業和人生”、“面對社會中的冷眼”、“面對我們口中的平凡人生的時候”,是有多麼的不滿和無助。
當一個年輕人因為一紙簡曆就遭遇了别人幾十倍的失敗的時候,他會想些什麼呢?
02
别把努力想的那麼功利
越無知的人,越會為自己找借口。
還記得那個道出社會真相的文科狀元嗎?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而像我這種父母都是外交官的中産階級家庭的孩子,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
這就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句句紮心,多少人開始對現實憤憤不平,怨天尤人感慨出身,卻也被它們蒙蔽住眼睛,看不見現實的另外的一部分。
所以很多人就拿這個當借口,說認命吧,反正努力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但總有另外一部分人,在這個還看不清未來的現實裡,還在抛頭顱,還在灑熱血,還在上演熱血屠龍的故事。
那一部分堅持的人,從這段看不見未來的現實裡脫穎而出,到了現實的另一部分。
在這一部分裡面,命運有很多漏網之魚,有很多機遇之門敞開,有無數的希望精靈追随。
就像北京文科高考狀元的最後一句話說的那樣:
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很多人都覺得,從小努力是一件泯滅人性的過度功利的事情,剝奪孩子的“童年”,為了自己的目标。
但事實上,除去個别的極端案例,所有的努力跟功利毫無關系,恰恰是正确的選擇,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統計:
一份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調查中,84%的高管擁有高學曆,48%出身于985名校。
985大學整體的師資力量比211大學都要強很多,就不用提其他學校了。
越是名校的圖書館和文獻存貨越優質越多,藏書量指标代表“幹貨量”。
中國藏書量排名前十的大學均是985院校。此外,985學校能夠提供更多硬件設施、交流平台。
本科繼續深造的話,待遇更是天差地别。
很多“985”院校,推免比例非常高,高到驚人,一個班的同學有一半的人保研,甚至是一半以上。
出國留學也是許多家長與學生熱衷的一條“别樣路”。
申請國外留學時,也有一些“潛規則”,那就是看重學生的學校背景是否屬于重點大學中的‘985’。
就業方面更不用提,以2012年為例:
中國内地前100強的上市公司,超九成每年都會選擇到985、211大學進行“校園招聘”;
非重點(二本及以下)高校總共不足10家百強企業進駐過。
知名企業在招聘時會更加青睐“985院校畢業”。
雖然僅靠文憑評定有失偏頗,但如果按照能力來衡量,這個衡量成本花不起,企業也隻能用一個出錯概率較低的簡單方式篩選。
這些,都是你忽視教育之後的代價。
而這些事情,都指向了為了人生的諸多方面,根本不是功利心,這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和責任,這裡代表着年輕人的目标和理想。
隻要你還在努力,人生就有無窮的可能。
和時間競争,在概率中突圍,做上帝手中的漏網之魚。
03
無知讓人看不清自己
也看不清世界
之前,“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新聞不知道被人說了多少年,很多人覺得:
北大畢業又怎麼樣,還不是去賣豬肉?我小學畢業,也一樣賣。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那個“賣豬肉的”北大學生,叫陸步軒。
而有一個叫陳生的人,最先發現了他的厲害之處:
一個檔口,自己一天賣1.2頭豬,這已經算相當了不起了;
而這小子居然一天能賣12頭豬,太厲害了。
陳生後來和陸步軒合作成立“屠夫學校”,再後來,他們開了幾百家連鎖店,陸步軒和陳生雙雙身家過億。
無獨有偶,秦玥飛從耶魯大學畢業之後,去衡山縣當了一名村官,很多人嗤之以鼻:
一定是在耶魯混不下去了,不然怎麼可能去當一個村官呢?我大字不識一個,我也能去當一個村官。
後來,秦玥飛利用自己在耶魯的人脈資源,啟動“黑土麥田”項目。
利用在耶魯學到的金融知識,引入資本和營銷團隊,發展村裡的商務産業。
于是,他成了中國最美的村官。
有一篇文章寫:
讀了985、211,你才知道讀書無用論是騙人的
985、211這些人,不僅有能力有實力進入更好的企業、平台
即使是在毫無門檻的賣豬肉賣花生瓜子這個行業,他們也有很大概率能做的更加出色。
所謂讀書無用論,所謂名校畢業生素質不行,都是考試機器,其實都是非常極端的例子。
而無知的人,最喜歡扯虎皮當大旗,用極小概率的事件,去為自己辯護,并以惡意揣測他人。
04
不要把學習看得過于功利
那麼,教育和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是為了拿高分?考大學?
不,絕對不是這樣。至少,不隻是這樣。
讀書,絕不隻是為了混一張大學文憑,開啟順風順水的世界。
讀書,是為了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是為了讓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内心
讓你在未來,能獨自混過那些漫長幽暗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
讀書,是為了将來能和你的愛人,不止讨論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談論琴棋書畫詩酒花。
再精緻的花瓶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顔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讀過的書、寫過的字,都會逐漸積累在你的身體裡,變成你的财富。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以前從未注意過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鮮活,手機屏幕之外,自有一番萬水千山;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在無涯的知識海洋面前,再大的煩惱,也隻是滄海一粟。
就算最終你跌入繁瑣,洗盡鉛華,面對同樣的工作,你會有不一樣的心境;
面對同樣的家庭瑣事,你會有不一樣的情調;
培養同樣的後代,你會有不一樣的素養。
這,就是世界對努力學習、重視教育的人最大的獎勵。
努力很累,教育孩子很累,陪伴孩子成長很累。
但這一切一定是值得的。
别怕累,别怕時間多,别怕貴,也别怕麻煩。
每一種選擇都有代價,千萬别嘗試無知的代價,會很慘。
. End.
喜歡的朋友一定要點 好看 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