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一本《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目光随着字面有序移動,漸漸惺忪的眼睛時睜時合,思維的運轉已經不覺緩慢下來……這就是一位考生現在的讀書狀态。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一個幹勁十足的考生捧起書本就睡意襲來呢?這隻是一個個案的特殊狀況呢,還是有着普遍的心理根源呢?
睡眠本身和讀書活動無關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是一種條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習慣。睡眠本身是與讀書活動無關的人的本能行為,但由于與無關刺激建立了聯系,就形成了相應的條件反射。比如一個人在大腦疲勞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看書學習。而當拿起書時,又抵制不住疲勞的侵襲,便想抛書睡覺,但又覺得不學不看不行從而勉強支撐。
如此多次反複以後,學習與睡覺兩種本來并不相關的活動就聯系起來了。經過不斷地強化,這種聯系逐漸地固定下來,以至于以後看書便成了瞌睡的誘發因素,隻要拿起書便想睡覺。當然,有些人的瞌睡并不是因疲勞而引起的,可能對書不感興趣或對學習反感等,從而形成這種抑制性條件反射。所以,要克服這種毛病,就必須消除抑制性條件反射,建立興奮性條件反射。
這是心理學中對讀書犯困現象的定義。從中不難發現,原來這并不是發生在個别考生身上的個人現象,而是有着深層次的心理學意義的。深入地了解它,剖析它,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克服它。那麼,廣大考生怎樣才能有效地克服讀書犯困的障礙呢?
四種辦法消除抑制性條件發射
第一,量體裁衣,了解個人生物鐘,選擇科學而個性化的高效率讀書時間。普遍來講,有以下幾種時間段不适合高效率地讀書:
(一)疲勞困倦時不要看書。人體機能活動具有一定限度,活動超過限度,大腦皮層就會自動進入抑制狀态。這就是所謂的保護性抑制。因此,自己感到疲勞困倦時,就不要勉強支撐看書,尤其是不要“開夜車”看書,以避免形成不良習慣。
(二)睡覺前最好不要看書。有些人習慣躺在床上看書,把看書當作催眠,這種習慣最易形成抑制性條件反射。
(三)劇烈活動或情緒過于激動後不應馬上看書。因為大腦皮層神經的興奮和抑制的相互誘導規律告訴我們,大腦皮層出現興奮之後,随之就會産生抑制。如果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之後看書,就很容易與抑制反應建立聯系,并産生抑制性條件反射。
(四)飯後不要馬上看書。人進食後,消化系統的活動量加大,大腦血液流量相對減少,中樞神經主要控制消化系統,而對其他部位處于抑制狀态,如果此時看書,不僅效果差,而且易形成抑制性條件反射。
第二,精心經營,順應個人喜好,找一些令自己愉悅,有助于提高思維運轉能力的“小動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點與興奮點所在——無論是簡單聽聽音樂,還是獨具匠心地布置一個自己喜歡的小環境,往往都能起到提高注意力與激發動力的作用。
如果你喜歡聽音樂的話,可以選擇一些相對舒緩但又較有活力的音樂。比如巴赫、貝多芬的鋼琴曲等,都非常有助于激發思維的活力與觸發靈感。因此,嘗試着邊聽音樂邊讀書,也會收獲不錯的效果。
如果你喜歡運動的話,不妨在一天的開始、間歇與尾聲小小地舒展一下筋骨。比如早起之後晨練一會兒,跑跑步,或者做做操都是不錯的選擇。在一天之中,如果明顯地感覺到疲勞,也可以做些不是很劇烈的活動。除了早晨之外,恐怕晚上也是一個讀書犯困的高峰期。所以,在晚間給自己設置一個小小的課間,去外面慢跑兩圈,或者散散步,會有效地煥發清醒的思維。
如果你有一點“戀物癖”的話,那就把心愛的它們搬到你的書桌上吧!尤其對于女生,總有一些自己喜歡的“小可愛”,每當緊張、憂郁、壓抑時,和它們傾訴下,可能會使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舒緩。或者有些同學總喜歡把無論生活還是學習的地方,都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那麼不妨為自己的學習裝點一個更美的小平台。其實男生也不例外。大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或者一些勵志的話語,大家可以将這些詞句寫在易見的地方,每當讀書而瞌睡蟲爬來的時候,就起到“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效果。
第三,聚精會神,深入體味,發覺所讀書目的“魅力”所在。
一個人在讀一本不十分感興趣的書時,往往容易産生負面情緒,也就容易犯困。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可以說,當這個人沒有發掘出這本書的精髓抑或“吸引力”所在時,他可能會厭倦、疲倦,從而犯困。所以我們需要借得那雙慧眼去發現它的獨具匠心之處。
但是,考生在備考中所閱讀的書目通常都是理論性非常強的,當面對理論性著作時,興趣的提升就顯得略具難度。如果考生遲遲不能調動起興趣,那麼,恐怕需要反思一下了:自己是否真的對這個專業方向感興趣?如果與當初的預期南轅北轍,那隻能說明,你選錯了方向,不是麼?在這種狀況下,還是重新體問内心比較明智。而如果本人十分确定,這個專業就是自己的興趣所在,目前的倦怠與易犯困狀況隻是由于短期的挫敗感引起的——在讀書過程中遇到了瓶頸,有那麼一些點難以捕捉在思想的内在含義,那麼需要做的就是将其突破。
在此,十分想提醒考生,不要閉門造車,要注意與他人的交流。讀書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惑的地方,和别人溝通之後,可能會獲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之感;而當産生有益的想法時,去和别人分享,相互補充,如果發現自己掌握了比别人更多的知識,會産生一些優越感,這樣,讀書的興趣與信心就可以得到強化。在某些學習的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便不會那麼容易引起厭倦心理,從而使讀書的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味。所以,當讀書犯困或者産生不良情緒的時候,朋友之間互相鼓勵、互相攙扶是十分有益的。
第四,張弛有度,科學理性,考慮客觀性因素,切勿妄自菲薄。
讀書時犯困也可能是由于一些客觀的生理條件或者周圍環境狀況引起的,不要妄自菲薄,把問題都歸因于自身,從而造成氣餒的心理。
學習要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切勿拉緊精神的弦而不放松。有些考生時間觀念十分強烈,恨不能抓住所有醒着的時間,分分秒秒不錯過地暢遊書海。但是每個人大腦運轉都是有一定規律的。我們的注意力集中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效率降低,這時,如果還硬性地讓自己埋頭苦讀,恐怕隻能事倍功半了。對于學生,這可以算是一個常識,所以,請考生勿鑽牛角尖。
研究顯示,流通的空氣與相對開放的空間會更容易調動起大腦的興奮度。有些考生的學習環境過于封閉,空氣欠流通,也會導緻思維呆滞從而容易犯困。另外,若是處在春夏換季的當口,我們的身體功能系統還沒有完全适應,也會容易犯困的。
除此之外,美國近期的一個研究成果表明:一個人的睡眠有周期性,是淺度睡眠和深度睡眠交替變化的一個個周期。處于淺度睡眠的人大腦皮層還是興奮的,沒有完全休眠,所以你如果在淺度睡眠期間醒過來的話,會有一天的好精神;相反地,如果你在深度睡眠的時候醒過來,即使睡眠時間夠了還是會覺得困。所以美國有生産一種鬧鐘可以測你大腦波動程度,可以在最合适的時間提醒你起床。
如果你覺得犯困的現象可能是這些因素造成的,那就不必太過緊張,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