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衛生是評判城市是否宜居的最基礎标準,其中又細分為空氣、水源及基礎設施等選項,比如奧地利的維也納,就以絕佳的空氣和環境質量連續兩年登頂最宜居城市。但要說各個選項都墊底的首都城市,那怎麼都離不開印度德裡。
德裡是座界限分明的城市,以德裡門為界劃分為(舊)德裡和新德裡,全球最髒的住宅區就在印度引以自豪的“古迹名城”德裡貧民窟内,位于恒河支流亞穆納河流域,髒到開發商看完直接掉頭就走,因為實際開發成本要高2-5倍。
2018年美國空氣質量監測網站AirVisual發布報告: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十個城市有七個在印度,位列全球之首的正是維卡南達貧民窟的所在地德裡,其污染被認為是“海陸空”立體式,從空氣、地表再到地下水都污染個“底朝天”。
德裡并不隻有一個貧民窟,從全球最大貧民窟(百萬人口)到土地争議最多的貧民窟,僅500戶以上的貧民窟就有120多個,全國貧民窟人口高達9000萬。這些大大小小的貧民窟幾乎清一色的見不到自來水管、下水道、廁所和垃圾箱。
在這些貧民窟中尋找并評選“全球最髒住宅區”,看似簡單卻并不輕松,因為每個看起來都一樣的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甚至連河道與排水渠都覆蓋一層厚厚的垃圾。
世界衛生組織對印度的衛生援助位列亞洲第一,先來看看世衛公布的數據。
2019年8月的世衛最新報告中指出:印度隻有1/3的人口能享受到公共衛生設施,數千萬印度人至今仍依靠一天一趟的運水車、排着2000米長的隊伍等待飲用水;800人才能平均到一個公廁、1100人一個洗澡房(女性2500人一個)。
印度缺水已經不是新鮮話題,印度民衆也早就習慣了抽取地下水來滿足用水需求,整個德裡2018年共用掉3.9億立方米地下水,比3.1億立方米的自然補給率高出約25%,這也導緻含德裡在内的20個印度城市都被世界衛生組織警告:“2020年可能達到零地下水位”。
世衛專家擔心的還有兩個極端:其一是德裡地下水位逐年下降,2000年時地下40米就有水,如今要挖到80米才有。更恐怖的是,哪怕是80米深的地下水也被污染了,其細菌超标量持續以每年60%的幅度上漲,貧民窟區域的年漲幅甚至高達300%。
與新德裡美國使館隻有一牆之隔的維卡南達貧民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0.21平方公裡面積共有5.3萬常住居民,人口密度和面積雖然遠遠低于達哈維貧民窟,但衛生狀況卻驚呆了世衛專家組:整個貧民窟都找不到一塊幹淨的地面,幾乎全部被惡臭熏天的垃圾覆蓋。
維卡南達之所以變成貧民窟,與印度德裡垃圾處理能力較差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原本是印度富豪買來建豪宅的地皮,被美國使館以“安全”為由禁止其開工,就這麼一直荒廢直至被拾破爛的貧民占領,導緻德裡被戲稱是“垃圾場城市”。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德裡大部分以“回收垃圾”維生的無住房貧民蜂擁湧入維卡南達占地,再從城市的各個角落把垃圾運到貧民窟内逐一挑選,其中不乏專門收集市場爛菜臭魚的貧民,以緻德裡市民對維卡南達的“香飄百裡”避之不及。
在此之前,貧民們會把挑選後的無價值垃圾直接焚毀,無法忍受劇毒氣體的美國使館介入後被強行禁止焚燒。 不斷增多的垃圾就這麼堆積如山,在貧民們不斷踩踏下變成路面,成為大家司空見慣的場景,就好像城市原本就該這樣一般。
挑選出的有價值垃圾含電子、塑料以及金屬等,印度企業很快将目光放在維卡南達,逐漸形成手工作坊式的一整條垃圾回收供應鍊。因此,維卡南達的環境污染程度就連開發商看過之後都不敢接,别說掘地三尺,十尺以下還是垃圾。
美國女作家Nicole在印度德裡旅行期間參觀了維卡南達貧民窟,目睹一群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笑着跟她打招呼,臨走前她流着淚說:“在我所有的旅途經曆中,從未見過讓我陷入絕望的場景,穿越印度首都中心地帶的維卡南達是第一個。”
在她的書中,生活在這個全球最髒住宅區内的孩子不僅沒有應得的教育和待遇,甚至早早就被規劃了人生,因為生在貧民窟的孩子,在多數印度人眼裡都不配得到正常的福利,尤其是女孩,生在貧民窟就隻能嫁在貧民窟,再死在貧民窟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