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華為,大家都說他執行力強,狼性文化,能打硬仗、勝仗。
他們之所以能有強大執行力,背後是由華為的組織管理模式決定的。在華為内部,一直強調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群體奮鬥,并且以團隊成功作為個體成功的基礎和依據,所以隻要華為人不偏離路線,必然會産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執行效果。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像華為一樣打造基于群體奮鬥的組織競争力,如何讓每一個人基于組織目标進行艱苦奮鬥呢?這就要靠制度了,畢竟企業最終拼的是組織層面的競争力,而不是某一個人的力量。華為有兩個制度特别值得我們學習,一個是流程管理,一個是目标管理。
靠譜的制度,才有靠譜的企業
流程對一個企業有多重要呢,麥當勞内部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三流的員工,二流的管理者,一流的流程。所謂“三流的員工”,不要求員工素質太高,高中畢業就可以了。什麼叫“一流的流程”?做任何事情都講流程。比如打掃廁所,有手冊規定操作流程分幾步;選店址,有操作流程一二三四怎麼做。在這樣的流程規範之下,高中文化程度的員工足夠用了,根本不需要所謂的一流人才。當然了,我們舉麥當勞這個例子,隻是證明流程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但不同性質的企業情況不一樣,并不是說所有的企業隻要把流程理順了,就不需要聘請高精尖的人才了,這是一個誤區,創新領域的企業尤其要注意。
面對如此重要的流程管理,華為是怎麼處理的呢?他們設計流程有一個根本出發點,一切從簡。用華為人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不産糧食的流程都要砍掉。華為覺得,隻有化繁為簡,通過流程優化,讓各個環節變得簡單樸實,任務完成時間才會大大減少,失誤率也會降低。這樣最後的利潤就會得到大幅度增長。
舉個例子,客戶資料管理一直是通訊行業的一個難題,華為對資料的制作和管理也經曆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從全到簡,從簡到精的螺旋式發展。2000年華為資料開發部剛成立的時候,全部資料隻有一個便攜機包,嚴重不滿足客戶的需求。資料部的同事一看不行啊,又是請求歐洲友商的技術指導,又是向服務部和市場部取經,最終用8年的時候搞了兩次資料清單升級,整理出了113本文檔。按理,這次資料是完善了,但是華為對客戶進行滿意度調查時發現,好多工程師反而反應資料規模太大了,查起來太費力,而且有些資料他們并不需要。
怎麼辦?資料部員工認為必須精簡資料。最終,他們确定了以結果為導向的工作方法:一是轉變視角,即為客戶寫資料而不是為産品寫資料;二是關注客戶體驗,即在考慮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信息體驗;三是走近客戶,即抓住一切機會去貼近用戶,了解用戶的需要,然後再寫資料。
通過努力,華為做到了“零”資料,當然這個“零”并非沒有資料,而是客戶感知不到資料的存在,意味着客戶相當滿意。
除了優化流程之外,華為還有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制度,就是目标管理。我們都知道,華為員工有全世界一流的執行力,但卻很少有人深思,為啥他們能指哪打哪?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華為所有員工的戰略目标,都是合理的。這個合理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難度合适,正好可以“跳起來摘桃”;二是執行過程可控,每個任務都做到可視化。
好多企業,特别是創業初期的企業,都豪情萬丈,有很多宏偉的大目标。雄心壯志當然是好事,但也不能不顧現實情況好高骛遠,否則定下目标也無法實現。在這一點上,華為的總裁任正非就特别清醒,他常常說,“我沒有思考什麼遠大的理想,我正在思考的不過是未來兩年我要做什麼,怎麼做……”
總裁都如此,整個企業的風氣自然也不會差。在華為,所有工作目标的設置不僅要考慮挑戰性,更要具有可實現性,上至管理層下至普通員工,每個人的目标可以是“跳起來摘桃”,但不能是“跳起來摘星星”。就是這樣的目标設置,讓每個華為人都幹勁十足。
除了難度合适,華為目标管理還有一個小妙招,叫做任務計劃卡。這是為了保證每個員工在實現目标的途中就不會偏航。
不知道你沒有過這樣的經曆,手頭的工作一多,自己就先亂了套,不知道先幹什麼好了,結果忙活了一天,快下班時才發現最重要最緊急的任務還沒有做。以忙碌著稱的華為這個問題更加突出,那他們是怎麼解決的呢?其實很簡單,華為設計了一個叫做任務計劃卡的小卡片,在開始任何有建樹的工作任務之前,員工先要通過任務記錄卡規劃工作,比如以按照重要和緊急程度将任務分為A、B、C、D不同等級,然後把卡片貼在工位的顯著位置。
借助這個小卡片,華為人不僅保持了流暢的工作節奏,也避免了工作中還要考慮應該做好哪些工作等問題,實現了全天候的高效工作狀态。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
不過,一個企業如果想崛起,優秀的制度固然是必不可少的基礎,但是人情激勵也很重要。
在華為,要想成為管理層,你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有責任、有擔當。任正非就曾感慨過,這個時代最崇高的是責任心,最可貴的是蠟燭精神,照亮了公司、消耗了自己。華為今天市場這麼好,是大批華為人用青春和心血鋪就的。
華為的管理層們,敬業到什麼程度?有一年,華為駐海外某地區的區域經理去整改和驗收,可是工作還沒開展多久,麻煩就來了:該區域大規模暴發了恐怖的埃博拉病毒,而他們所在的站點正好分布在疫區。國際衛生組織緊急通知,讓華為趕緊把項目組和客戶轉移到安全的區域。但是項目經理卻很猶豫,因為一旦轉移,就要重新調整交付計劃,也就意味着年底實現目标的計劃要泡湯了。最後,區域經理做了一個很冒險的決定,他說服客戶,堅持待在原地繼續進行整改和驗收工作。
那時候,項目組所在的地區已經嚴重缺水,衛生條件也極差,就連基本的電力供應都跟不上。在長達3個月的時間裡,區域經理和他的兄弟們根本吃不上新鮮蔬菜,每個人的身體嚴重缺乏水分,皮膚幹燥得都開裂了。但為了完成交付任務,大家互相鼓勵,團結一緻,每天都士氣高漲。一份付出一分收獲,最後這個區域所有的站點全部通過了預驗收,華為的口碑也再一次在海外得到了弘揚。
除了有責任有擔當,華為的管理層還特别重視員工指導。在華為,有一種古老的“師帶徒”制度,華為人稱為:導師制。說起這個制度的起源,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一年,華為的内部刊物《華為人》上,刊登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汽車廠生産的零件總有毛刺,于是一位工人就自己買了把锉刀,把問題零件的毛刺锉掉,這樣,零件就能夠100%合格了。可是,等到他退休以後,同樣的一批零件卻有大部分不合格,原來是他并沒有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别人。
這個故事在華為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也引起了華為管理者的重視。無論是員工還是管理者都意識到,為那些工作經驗不足的新員工找一位“導師”是非常有必要的。說幹就幹,華為幹脆建立了“一幫一,一對一”的全員導師制,每個新員工到崗之前,公司都會提前做好導師安排,以确保其入崗第一天就能夠接受到導師全方位的指導。
華為的導師職責不僅僅在于業務、技術上的“傳、幫、帶”,還有思想和生活上的指引,幫助員工解決思想和情感問題。而且隻要沒有特殊情況,這種“師徒”關系就不會輕易變動。通過這種有效的措施,華為新員工有更多的機會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而迅速成長為會“打槍”的人。
不僅是新人培訓,在平時的工作中,華為的高管們也能做到和員工無障礙溝通。任正非經常強調,管理者在與員工溝通時,要放下身段和架子,因為管理中唯有打破上下級之間的界限,才能從員工那裡聽到真話,才能讓員工心甘情願地做事。
關于放低身段去溝通這一點,華為的導師王麗雯深有體會。剛入職時,王麗雯曾在尼日利亞外派過一段時間,那裡的客戶十分苛刻,王麗雯在工作中經常受到投訴和斥責,每次她都強忍着淚水,微笑着與客戶交流,承諾整改方案。
後來,王麗雯轉型成為導師,帶一位剛入職的下屬。剛開始,王麗雯讓他獨立完成一個任務,并在3天内提交一份評估報告。可當王麗雯看到報告時,發現裡面竟沒有數據和信息。正準備責罵下屬時,王麗雯想到了自己以前被客戶責罵的經曆,意識到自己用錯了指導方法。
之後,王麗雯每次給下屬布置任務前,都先為他制定好明确的目标及要求,果然下屬的辦事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有一次,為了第二天的供應商大會,下屬主動要求留下來做最後一晚的籌備工作,并且說:“我是華為人,就應該像你平時教我的那樣做。”這讓王麗雯感到十分欣慰。
在華為,幾乎所有的管理層都跟王麗雯一樣,從不以居高臨下的姿态批評下屬,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幫助下屬不斷成長,讓下屬心甘情願地為華為奮鬥。
每個人都是管理者
華為人有很多優點,堅韌、負責、不服輸等等。不過這一切優點的來源,其實都源于一個認知,那就是每個人都把自己當做管理者。
在當下,有很多員工對自己的定位存在誤區,認為自己僅僅是一個執行者,對于工作中需要哪些資源漠不關心。結果,他們經常陷入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哪怕自身已經足夠努力,但仍然不能夠取得較好的工作業績。這種情況在華為就絕不可能發生,因為華為要求所有華為人不僅把自己定位成執行者,更要把自己定位成管理者,樹立資源管理意識。隻有當一個人學會對人、事、物等資源進行合理統籌時,他才可能成為高效的執行者。
一個真實的案例:2013年年初,華為人王豔被緊急派去阿聯酋出差,支持企業業務産品準入的文檔問題。當時有朋友對她說:“這個時候奔赴海外拓展企業業務,相當于去做‘炮灰’。”原來,當地的産品準入制度非常嚴格,沒有完成認證并注冊短名單的公司是不能參與項目投标的。更要命的是,這個短名單準入規則複雜、程序煩瑣,項目部好幾年都沒啃下這塊硬骨頭。
不過王豔覺得,既然自己選擇進入華為,就不應該懼怕挑戰。華為在阿聯酋的企業業務雖然起步晚,但機遇多,成長也快。于是,她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反對,毅然前行。
來到阿聯酋後,王豔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一份一份地查找合作夥伴的曆史項目信息,并将其整理、裝訂成文檔。期間的辛苦常人難以想象,但是王豔都一一咬牙堅持了下來。在她的努力之下,好多難題被逐一化解,華為終于進入了阿聯酋的項目短名單,成為客戶幾大項目的供應商。就這樣,困擾華為5年之久的投标準入問題竟然被一個普普通通的新人解決掉了。
除了不怕困難之外,華為員工的管理層心态還體現在注重團隊智慧的開發。任正非在《緻新員工書》一文中這樣說:“華為是集體,在華為要有團隊精神,公司不歡迎那些喜歡單打獨鬥的人。”
2006年,華為在吉林的維護組剛從開發部調來3名新員工,就接到了當地的網絡故障報告。客戶要求華為人立即前往。由于新員工陳路在業務上負責支路,于是項目組組長決定讓他去現場。
可是陳路作為一個新員工,并沒有任何現場維護經驗,當他聽說要到客戶機房現場定位時很沒自信。結果,他好幾天都沒能整理出清晰的思路來,不僅自己着急,客戶也非常失望。
組長看到這種情況,決定幫陳路把問題梳理一遍,随即召集了整個項目組員工。其他的團隊成員也沒有覺得這是跟自己無關的事情,大家積極參加,紛紛獻計獻策。大家一起對問題定位,最後形成了一個詳細的問題清單。後來,陳路僅僅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就圓滿完成了任務,一線還特意發來了表揚信。
在華為,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是所有華為人擰成一股繩,用團隊的智慧成就了華為光明的未來。
任何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兩個要素,戰略和執行力。要想做出一個好的戰略很簡單,管理層高瞻遠矚就可以了;可要想打造高效的執行力卻很難,需要整個團隊的努力和配合。
*文章部分資料引于《華為執行力》
管理十二闆斧訓練營
12項管理技巧,系統化提升管控能力
了解更多課程,請私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