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龍擡頭理發要求

龍擡頭理發要求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9 17:15:42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1

龍擡頭的由來

依照過往的農耕傳統,農曆的二月初二之後,陽氣生發,雨水增多,一年的春耕便由此正式開始。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照例這一天應該有個節日。根據典籍記載,唐朝有類似的節日名為“中和節”。在這一天皇帝要賜宴群臣,百官要獻農書,百姓之間要相互贈送谷物及瓜果種粒。不過這時候的二月二還與“龍擡頭”毫無關系。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2

“龍擡頭”正式出現在典籍上時是元朝。當時就有“吃龍食”的傳統,比如吃“龍須面”,吃烙餅作的“龍鱗”,吃餃子化做的“龍牙”等等,總之所吃的食物都要以龍體部位命名。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3

時間來到明朝,這時候關于“二月二”的民俗就增添了許多,比如撒灰引龍、扶龍、熏蟲避蠍、剃龍頭、忌針刺龍眼等節俗。有許多民俗一直流傳至今,比如在今天還有很多地方講究二月二這天婦女不能做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的眼睛。

到底擡得是什麼龍的頭

我們一直在說“二月二,龍擡頭“,那麼這條龍到底是什麼龍呢?

其實“龍擡頭”的說法,源自中國古老的星宿學說。

我國古代的天文學家把肉眼能見到的星星分成了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組成了“四象“,即”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4

其中的“東方蒼龍“便是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髒,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5

在農曆二月初的時候,形似龍角的“角宿”星在黃昏時分從地平線上升起,就像是巨龍蘇醒一樣。剛好這一天,陽氣生發,雨水增多,春耕開始,正是萬物複蘇,巨龍蘇醒的日子。因此古人便将“二月二“這天稱為”龍擡頭日“。

龍擡頭,我們吃些什麼

國人習慣在每個節日安排專門的吃食。

中秋的月餅,端午的粽子,清明的寒食……那麼龍擡頭要吃點什麼呢?

雖然地域不同,各地的龍擡頭習俗也不相同,但是大緻上都會吃同樣的東西:龍食。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6

龍食不是一種食物,而是一系列冠以“龍”名字的食物。龍擡頭這天吃的面條叫做“龍須面”,吃的水餃叫做“龍耳”(龍角),吃的米飯叫做“龍子”,還有把餅做成龍鱗形狀,稱作“龍鱗餅”。北方還會把面條和馄饨一塊煮叫做“龍拿珠”。此外各地還有吃薄餅、炒金豆、炸油糕、爆玉米花等民俗。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7

私以為龍擡頭的重頭戲是吃豬頭,也被稱作“食龍頭”。

小時候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會把吃豬頭叫做食龍頭。小小地疑問卻不影響小朋友對肉的向往。臘月裡殺的豬,正月裡人來人往,還沒過完一頭豬就隻剩些邊角餘料了。那些年肚子裡缺油水,豬頭、豬蹄子和豬尾巴是單獨留出來在龍擡頭這天吃得。這也是嘴肉的小朋友們,對過年吃肉最後的一點念想,因此印象分外深刻。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8

龍擡頭這天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

“二月二,拜村社;龍擡頭,祈豐收;八月二,祭村堂;龍收尾,送龍歸”

雖然地域不同,但是各地過龍擡頭節幾乎都是圍繞龍的信仰和崇拜而生。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二月二理發“剃龍頭”以外,還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龍擡頭,虎睜眼;誰做活,瞎了眼。”

如同這句話一般,民間有很多類似的禁忌。

比如這一天家中不宜動針線,怕傷到龍眼。忌諱擔水,人們認為這天龍會出來活動,不能免驚擾到龍的行動,招緻旱災之年;同時還忌諱蓋房打夯,以防傷“龍頭”,忌諱磨面,榨到龍頭。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9

“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

在傳統習俗中,二月二這天還會點上蠟燭,趕在驚蟄之前找出家裡的毒蟲消滅。這就是“熏床炕,曰熏蟲,為引龍蟲不出也”。講究一些的人還會在“二月二”到來後,在床頭、水缸角落裡開始,把灰一類的東西撒在地面上,一直綿延到屋外,叫做“引龍回”,期盼把毒蟲們和厄運“鎮住”。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10

其實無論是理發驅毒蟲,還是吃豬頭都是為了趨利避害。現如今大家肚子裡早已不缺少那麼點油水,自然不需要靠着過節滿足口腹之欲。

“吃龍食”與其說吃,倒不如說是吃得龍擡頭背後的老傳統和文化味。

龍擡頭理發要求(龍擡頭還有哪些)11

最後以一首龍擡頭的打油詩來收尾吧。

“二月二,龍擡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